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习作评价应倡导多元结合,注重教师的评价、家长的评价、社会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从而构建立体的评价体系网络。"习作评价必须得建立多元评价体系,让学生、家长都参与到我们的习作评价中来,随时记录下学生习作成长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让学生的习作生长在健康的天地中。一、各抒己见,取长补短——生生  相似文献   

2.
习作成长记录袋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重要的评价方法。这种评价方法,有意识地将写作素材、初稿、修改稿、定稿和各方面的评价等有关习作过程的材料搜集起来,反映学生在习作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学生与老师、伙伴、家长在相互交流、多向互动的评价中进行反思、改进,激励学生习作水平不断提高。“小学高年级应用写作成长记录袋的研究”课题,旨在利用写作记录袋促进学生写作的兴趣与主动性,通过对作文的反省达到提高写作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习作指导课,就是教师在上习作课时,临场对学生进行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组成的练写过程的指引。习作指导课教案是指导引领学生习作的教学设想、备课的记录。编写好教案,是提高习作教学实效的基础、实现写作教学目标的前提。一份完整的习作指导教案一般由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初中英语写作评价能指导学生的习作,对写作技能的提升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写作评价方式还存在一些误区。须从写作教学的特点出发,明确高效评价的特征;与此同时,制订评价标准,提倡多元化评价、描述性评价。紧跟学生习作发展,利用"档案袋"对习作进行整理和跟踪,形成过程性评价。依托写作教学评价案例,从多个方面探析过程性写作评价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21,(42):31-32
在小学语文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明确在习作教学评价时的原则,关注于学生的写作教学过程,充分利用多样化的习作教学评价方式,明确习作教学评价时的内容,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增强学生的习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小学语文习作的水平,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习作的精准指导,这样才能有效提高习作教学质量,要注重精准定位习作教学目标,精心帮助学生选择习作素材,精准指导学生的习作过程,精心设计对学生习作的评价与修改过程,这样才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学生习作情况和写作指导教学现状考察,目前学生习作过程中有四个突出的问题:内容虚拟化,缺少生活的体验与感受;语言贫乏化,缺少童真童趣;思维固定化,缺少自由与个性;过程被动化,缺少自主选择和表达的欲望。这些问题反映了作文教学的四个相关问题:习作指导重技巧,轻过程的积累;习作指导模式化,缺少情境与活动的多样化;习作要求统一化,缺少应有的选择性和自由度;习作评价单一化,缺少多元互动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鼓励学生的习作、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与批改往往定位于教师和习作之间,是一种单向的评改活动。教师精批细改,耗时多,效率低,且不及时,每次作文要隔十天半月才讲评。教师的评价单一,导致学生的作  相似文献   

9.
习作评价对习作教学过程的实施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对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水平,改进习作教学方法及促进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习作评价注重终结性结论,忽视形成性评价,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学生的习作方法、习作习惯以及  相似文献   

10.
整个评价过程依托“家园专题学习网站”,学生习作上传到“学生习作展评”栏目中的“神话‘边城’——读沈从文”条。基本设想是:在完成《边城》专题之后,学生在“家园专题学习网站”上阅读、赏析自己的习作,相互评价、交流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讲的“习作评价”是指在习作教学活动中,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六年级习作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习作教学活动的过程和结果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仅仅从习作的训练形式和内容人手,很难让学生的习作兴趣、习作习惯、习作水平达到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小学生上进心强、求知欲盛;喜欢表扬,  相似文献   

12.
许洁 《湖北教育》2006,(3):57-57
习作评价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阶段性学习成果的一种认定,是习作指导的继续和深化。笔者在对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习作评价的具体操作存在着一些两难现象。  相似文献   

13.
习作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模块,是语文学科素养的综合体现.在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策略可以是:引导学生留心生活,唤醒经验,激活写作源泉,积累写作素材,让习作言之有物;拓展思维,丰富体验,引导学生学会选材构思、谋篇布局,多视角创造性表达,在习作中体验美,让习作言之有法;多元评价,关注过程,指导写法,完善表达,让习作言之有...  相似文献   

14.
郭伟 《文教资料》2010,(14):79-80
作文教学是一大难题,习作成为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鉴于此,本文作者认为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习积累、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先说后写,对学生习作评价的人文化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习作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的生命活动过程。习作是学生表达、交流的需要,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习作是一脉相连的。因此,应观察生活,积累习作素材;融入生活,点燃习作激情;实践生活,激发习作欲望。  相似文献   

16.
吴军玉 《学苑教育》2019,(12):26-26
在"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高段语文习作教学要善于走出传统单一化的误区,要基于高段学生心理,营造良好的习作氛围;紧扣高段语文特点,推进学生习作进程;开展多元化习作评价,丰富学生的习作思路,以此促进学生习作训练的高效化。  相似文献   

17.
即时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评价者对于评价对象的具体表现所做的即时的表扬或批评。新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的表现应采用激励性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在习作教学中,即时评价是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重要方法,更应坚持激励性原则。当然,充满关怀的批评、满怀希望的鼓励等,都是在接受学生的个体差异这个现实前提下的即时评价方法。习作教学中即时评价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作用和意义深远。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习作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8.
《考试周刊》2019,(A3):41-42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过程中,如果采用的方式方法不当,难以对学生习作水平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本文以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评价现状分析为切入点,反思现有评价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几点优化策略,主要从评价功能、评价内容、评价主体和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改善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9.
作文教学评价,不单纯是为了对学生某次或某个阶段的习作给出一个终结性的结论,而是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再次习作的欲望,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在作文评价中,通过调动学生对评价过程的全面参与,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反思、加强评价与教学相结合的过程,成为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整与自我教育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成为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和技能不断增强的过程. 因此,我们应在作文评价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建立起科学开放的评价体系,让评价既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又使学生能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蔡静 《小学语文》2023,(4):68-73
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习作编排贴近学生生活,循序渐进地呈现训练目标,凸显了真实的交际功能。记实类习作是习作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基于交际语境,采取适当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创设情境任务,明确交际目的;搭建适切支架,展开交际过程;创新评价方式,提升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