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草与大树     
女儿从课本上结识了列宁、达尔文、爱迪生,后来又在课本里结识了伟人毛泽东。她问我:“妈妈,外国人知道我们中国有个毛泽东吗?”“知道,就像你知道列宁一样。他们都是世界名人,好似参天大树。”“哦。”女儿沉思一会儿问我,爸爸在世界范围内算什么?我说,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在中国呢?”女儿追问。“小草。”在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和鲁迅都是时代的巨人。他们在漫长、曲折的革命斗争中,都为中国的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伟大的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虽然,他们生前没有见过面,也不曾有过个人的书信往来,但他们的心始终是息息相通的。毛泽东自己就说过:“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一九六六年七月八日)。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八日,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同志在给毛泽东的信中写道:“我在一九七一  相似文献   

3.
东台县时埝公社的教师们,两年来,由于坚特了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形成了一个朝气勃勃,洋溢政治热情的教师集体,走进公社的每一所小学,你就会看到,老师们不光是认真工作,而且在积极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毛泽东著作。在他们的办公室里,在他们的宿舍里,在他们的案头手边,都有毛泽东同志的著作,你可以随手挑到你所需要的书籍。在莫庄初级中学和时埝农业中学,还辟有八个毛泽东著作阅览室,阅览室里,时常可以看到十几岁的还带着红领巾的少年们,在那儿聚精会神的阅读毛主席的文章或有关毛泽东同志的故事。当然,如果你逗留的时间长一些,你还得准备应付老师们和同学们向你提出的学习毛泽东著作中的有关问题,长期以来,他们不但建立了认真读书的风气,而且养成了不懂就问,刻苦钻研的良好习惯。假如你提到最近新华书店到了一批毛泽东著作,那么,他们就会奔走相告,要不了一天半天,毛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2002年春天,由“英雄中队”发起的“红领巾积分行动”在毛泽东同志的故乡韶山正式启动。在2003年里,“积分行动”在“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的推动和支持下,逐步掀起高潮。从长城内外到大江南北,从东海之滨到西北边陲,许多学校都出现了“红领巾积分箱”。数以万计的队员们把积攒下的零钱纷纷投入箱内,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共建韶山冲小学教育楼。  相似文献   

5.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从家庭走进学校,老师成为他们最亲近的人,每个学生都想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使自己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从事班主任的十一年里,我用普通而深沉的爱哺育着一棵棵小苗.十余年的艰辛喜悦,酸甜苦辣,留下了学生们成长的印记.  相似文献   

6.
在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即将到来的日子里,人们用各种方式缅怀这位伟人。也许是出于职业的习惯吧,我想到了他老人家关于学习语言方面的教导。本文想就教学语言的锤炼问题,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以就教于方家。重视学习和锤炼语言,是毛泽东同志伟大革命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他曾说:“为什么语言要学,并且要用很大的气力去学呢?因为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非下苦功不可。”他所提倡的著名“十大教授法”。涉及到锤炼语言的就有六条:由近及远,由浅入深,说话通俗化,说话要明白,说话有趣味,以姿势助说话。毛泽东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  相似文献   

7.
柳絮飞     
又是一年柳絮飞,就让它带着我们共同的回忆飞到你身边……一小时侯我总是为自己叫柳素而苦恼。任何一个小同学都可以在大叫一声我的名字后无辜地说,我不是叫你,我是在叫那棵柳树--天晓得柳树会不会答应他们!而且我们的小学校园里真的有很多柳树!我被他们柳树、柳素地叫得昏了头  相似文献   

8.
今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纪念日.全国各族人民都以无限崇敬的心情,纪念这个伟大的节日.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中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是各簇人民十分爱戴的革命领(?).他对各族人民关心备至,认真地解决民族问题,制定民族政策,指引民族工作的发展,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和共同发展,立下了丰功伟绩,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的日子里,进一步学习他的教导,对加速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过设和各各民族共同繁荣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五十六周年的欢庆日子里,院党委召开了学习《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经验交流会.师生员工的代表怀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交流了他们如饥如渴地学习选集第五卷的生动事迹,介绍了他们运用毛泽东思想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经验.有的同志介绍了如何以选集第五卷为武器,深入揭发批判“四人帮”;有的同志介绍了如何以选集第五卷为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开展无产阶级教育革命,教师为革命刻苦而教,学生为革命刻苦而学,努力做到又红又专;有的同志介绍了如何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与工农结合的道路上,改造世界观的体会.这次经验交流会,是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大治之年里召开的.它是我院师生员工扎扎实实地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著作的一次大检阅,  相似文献   

10.
三百六十五里路,风雨无阻,走过春夏与秋冬。我深爱着这方热土,深爱着一棵棵天真烂漫的苗苗。我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忧伤着他们的忧伤,感受着他们的感受。如果他们是红花,我愿是那片映衬的绿叶;如果他们是伸向远方的路,我愿是他们脚下的一块块泥石。我坚信,我选择了他们,就等于选择了自己。我选择,我无悔。  相似文献   

11.
“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的三项伟大革命运动”。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对我国建国以来所进行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同志在五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上遵照毛泽东同志的教导,又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把阶级斗争、生产斗争和科  相似文献   

12.
捉蜗牛     
我开始在菜地里搜寻起来,从这棵找到那棵,从这头找到那头,从这行找到那行,奇怪,蜗牛都上哪儿去了?怎么一只都没有了?我拍着脑袋站在菜地里不知所措。这时,奶  相似文献   

13.
王公子 《新作文》2014,(12):16-17
小时候我住在老院子里,这个院子曾经住过很多人,后来我们都离开过一段时间。现在奶奶住在那里,她的孩子与孙辈们经常来看她。孙辈中我是对这个院子感情最深的一个。在这里我度过了大部分童年时光,我熟悉它的每一个角落,无论走到哪里都有我层层叠叠的回忆。印象中院子里总是绿绿的,有几棵树一直都在:离大门比较近的地方是一棵大的苹果树,在院子里呈直角分布的是三棵枣树,在靠墙那边的,是一棵瘦瘦的梨树。似乎在很早的时候,我就知道了三棵枣树的故  相似文献   

14.
<正> 我国著名科学家高士其同志,是一位科普工作的老前辈,他常常以无限感激之情,赋诗著文,缅怀陶行知先生对他的鼓励和教导。《怀念陶行知先生》这首诗,表达了高士其同志对陶先生的真诚谢意:“你鼓励我从事科普创作,今天我能有这样的收获,都是受你的影响,都是来自你的教导。”(《人民日报》1980年12月18日)  相似文献   

15.
遍地紫苏     
我的鼻子闻到了一股清香。
  那是邻居家的菜地里的紫苏。邻居说紫苏用处多多,所以就在菜地里种满了紫苏。我看着紫苏慢慢地生长着,从一小棵,生长到一大棵;从一大棵变成一棵棵,一丛丛。不久,遍地都是紫苏。我上学从邻居家门口经过,总是伫立凝望。偶尔轻轻地弯下腰,凑近一闻,好清香!  相似文献   

16.
骗人的后果     
自从上次狐狸把乌鸦嘴里的肉骗到手后,很是得意洋洋,一直盼着再有这样的机会。有一天,乌鸦嘴里叼着一块肉在一棵大树上休息时,正好又被狡猾的狐狸看见了。狐狸跑到那棵大树下,对乌鸦说“:亲爱的乌鸦大哥,你怎么有空来这里玩呀?”乌鸦看了一眼狐狸,没有吱声。可狐狸并没有放弃,假装高兴地说道“:乌鸦大哥,你以为我会吃你的肉吗?我再也不会的啦!自从上次吃了你那块肉以后,我每天都追悔不已啊!”乌鸦拍了拍翅膀仍没有作声。忽然,狐狸大声说“:乌鸦大哥啊!我爷爷奶奶都卧病在床,这一次我是为他们才出来寻找食物的,如果没有食物给他们吃,他们会饿…  相似文献   

17.
第一次粤海饮茶1926年春天,毛泽东同志在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当时柳亚子先生也在广州,他们两人结识了。柳亚子对毛泽东同志关于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主张十分钦服,这位年轻的共产党人给南国诗人留下深刻印象。1941年柳亚子写诗呈毛泽东同志,其中提到“云天倘许同忧国,粤海难忘共品茶。”毛泽东后来写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中也有“饮茶粤海未能忘”句,可见,这段初交的情景,彼此都清晰记得。  相似文献   

18.
怪枇杷先生     
我老家宅子是一个庭院,紧挨着我们庭院住的,是一个性格有些怪异的老爷爷。老爷爷在自家院子里种了两棵枇杷树,于是我叫他枇杷爷爷。"枇杷爷爷,您更喜欢哪一棵枇杷树呢?"年仅5岁的我曾这样问。"我不叫他们树,我叫他们先生。"枇杷爷爷用他那像枯叶一般沙哑的声音说:"左边这棵叫枇杷先生,右边这棵模样比较奇特,我叫他怪枇杷先生。你更喜欢哪一棵呀?""当然是枇杷先生。爷爷您呢?"我凑近看了看说。  相似文献   

19.
正一天早读课后,我路过校园操场边的花坛,无意中发现一棵树在"冒烟"。这真是一件稀罕事!我忍不住大喊起来:"大家快来看,这里有棵会冒烟的树!"这一喊不打紧,好多同学都跑了过来。他们里  相似文献   

20.
让“高山岩石之松”长青○王元运“我要做高山岩石之松,不愿做温室里的花草。”雷锋同志这句话60年代在祖国大地广为流传,深入人心,成为大家做人的警世箴言。当时的王杰、欧阳海、麦贤得,还有70年代华山抢险的大学生张华等,都是在雷锋精神鼓舞下成长起来的一棵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