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内,从及物性、情态动词和转换方面探讨政治语篇的话语功能,以便更好地掌握批评性话语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及物性、转换和情态三方面对英美五大主要报纸对于上海世博会报道的新闻标题进行分析,指出新闻标题反映媒体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3.
以批评性话语分析理论为基础,以美国12岁少女伊阿娜.怀克斯勒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演说为语料,从语篇的及物性、情态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语言是为意识形态服务的,语篇中的及物性过程、情态和人称代词的选择是演说者的语言使用技巧和政治意图的强有力表现。  相似文献   

4.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赵秋红 《双语学习》2007,(6M):135-136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以揭示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潜在关系为目的,新闻作为一种大众传播语篇,是批评性话语分析的主要对象之一。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理论在批评性话语分析中被视为揭示新闻中隐藏的意识形态的有效工具。本文运用及物性理论对选取的新闻语料进行量化分析以实现批评性话语分析揭示意识形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王玉静  苏花青 《海外英语》2010,(2X):155-156
该文运用功能语法理论分别从情态、及物性、转换和分类四个方面对英语精读课文A Drink in The Passage进行了批评性话语分析,旨在揭示语言形式和结构所具有的隐含意思,为提高英语专业学生精读课学习能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批评性话语分析是一种新兴的话语分析方法,旨在用来揭示在语言当中隐藏的权力、意识形态和霸权。本文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从转换、分类、及物性和情态四个方面分析了大众传媒语言中对女性的性别歧视现象,目的是帮助语言使用者注意语言形式的选择,为人们提供有效的阅读分析方法,唤醒人们的意识,提高他们的批评性阅读意识,增强性别差异意识,进而消除语言使用中的性别偏见。  相似文献   

8.
批评性话语分析主要探讨语言、权利和意识形态的关系.新闻报道的本质在于客观、公正地呈现事实,然而新闻报道者在报到时添加了很多主观意图的内容,从而误导读者的判断力.本文论述了国内一些学者对新闻语篇的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研究;并对《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上的几篇新闻报道从系统功能语法人际功能下的分类,及物性,情态三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试图揭露新闻语篇中隐藏的意识形态和操纵意图,从而提高读者对新闻报道的正确评价.  相似文献   

9.
批评性话语分析试图揭示话语、权力及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公众语篇的常用方法。运用批评性话语分析方法从分类系统、情态系统和及物系统对2014年米歇尔北京大学演讲词进行分析可以挖掘出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批评性语篇分析主要分析大众语篇,以揭示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意识形态意义、语篇的及物性、转换、情态、谈话描述等的选择体现作者的立场、观点、交际意图和社会语境的影响和制约。本文阐述批评话语分析的概念和在实际语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及物性和情态分析成为了批评性语篇分析在文本分析层面所采用的主要方法和手段,这有助于批评性语篇分析者从整体上了解语篇的交际目的和可能产生的意识形态,从而进一步阐释语言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以2000年布什总统胜选演说为语料,通过对语料文本语言层面的及物性和情态动词分析来探究布什在演说过程中隐含在语篇间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批评话语分析为理论基础,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从及物性、情态、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对2013年1月2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连任就职演讲进行分析,探讨政治语篇作者如何利用语言策略及技巧达到自己的目的,并试图揭示其隐含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批评语篇分析(CDA)是通过分析语篇的语言结构特点及其生成的社会历史背景来揭示语篇中含而不露的意识形态意义,并进而揭示语言、权力和意识形态之间复杂的关系。文章从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及存在过程,情态系统,转换系统等角度,运用批评语篇分析的方法——及物性、情态以及转换等对罗斯福的《珍珠港演讲》进行分析,进而揭示其演讲语篇中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况新华  徐佳 《海外英语》2012,(17):13-16
该文运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对2009年奥巴马在亚利桑那大学毕业典礼上所作的一篇演讲进行了语篇分析。文章以语言具有的三大纯理功能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演讲的及物性系统、情态系统和主位系统的运作情况,试图从词语、句子结构以及语篇等不同层面探究奥巴马在演讲中是如何表明立场、鼓舞听众以及连贯全文的。该文认为系统功能语法框架既可以用来揭示语篇的深层含义,又可以用来理解和解释语篇语义和文体特点,是十分有力的语篇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5.
语篇分析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系统功能语法对及物性理论的研究为语篇分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从过程类型选择和小句的及物性两个方面对一则BBC广播新闻进行了详细分析,旨在揭示广播新闻语篇在过程类型分布上的规律性及其语类特点。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美国驻华大使普理赫就撞机事件于2001年4月11日递交给中国外长唐家璇的信件为语料,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的方法,从及物性,情态和名物化三个方面讨论了该语篇所反映的意识形态,进而证明了意识形态与语言之间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以及运用批评性语篇分析模式来分析大众语篇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experiential function in systemic functional grammar proposed by M.A.K Halliday,transitivity is a major tool of describing and analyzing clause or discourse.The paper will mainly make a detailed analysis to news discourse based on transitivity.By discussing the features of new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itivity in news discourse,the paper aims to reveal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news discourse on the distribution of process types and provide a new functional perspective for analysis of news discourse.  相似文献   

18.
批评话语分析(CDA)的方法论主要建立在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元功能理论基础上。从词汇选择、及物性、情态、图象使用等方面对两则在线新闻进行的对比性分析上看,新闻语篇中作者使用的不同话语形式隐含着不同的意识形态,从而影响读者对新闻的判断力。  相似文献   

19.
Taking the answer of Foreign Ministry Spokesman as material,the essay intends to study the metafunctions in diplomatic dis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atic-Functional Grammar. According to the study of transitivity,mood,modality and thematic progression patterns in the material,it is found that the metafunctions are achieved in diplomatic discourse appropriately,and help to strengthen the preciseness, reliability and systematicness of spokesman's words.  相似文献   

20.
陈石磊 《培训与研究》2009,26(4):27-29,35
本文以批评语篇分析理论为基础,应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及物性、情态、引语、分类等方面对中俄英美格五国主流媒体中关于俄宣布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独立新闻报道进行批评性分析,揭示出新闻所反映的意识形态和立场差异。读者应批判地从媒体中获取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