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的中学体育教学是以多项运动技术教学为主体,以竞技体育或体质教育为目的的教学体系。如何使体育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并成为他们自己所理解、所热爱的体育,这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日女子大众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人类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领域的作用正日趋显著,妇女的体质问题愈加受到关注。因此,增强妇女体质、增加妇女体育人口数量,对实施和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促进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中日两国妇女大众体育现状,包括运动目的、运动项目和体育人口等作比较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全民健身计划的基础是农民体育达川地区体委杨正本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目的是增强人民体质。制定和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又是党和政府维护和保障公民参与体育的权利,切实为人民谋利益的具...  相似文献   

5.
肖英 《体育教学》2005,(4):25-25
体育课程教学具有健身、娱乐、教育、自我实现等多种价值功能。但是自从有了体育课之后,人们就一直期待着“它能成为健身和培养健身能力的一门学科”(引自毛振明、赖天德教授撰写的《论体育课与促进学生健康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论关系》)。人们似乎认为你运动了你就健康,把体育运动与健康简单地划上等号,甚至认为运动技术好就意味着身体好,体质好。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我国学校体育课程做出了重大的改革,将使用长达50余年的“体育课”改为“《体育与健康》课”,并出台了新的体育课程标准和体质健康标准,形成“健康体育”的教育思想。即通过体育活动、练习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但是由于体育课时少、任务重、目标多,许多教师把体育与健康课上成了健康教育课,把健康教育的知识传授当作促进学生健康的途径,而忽视和淡化了体育课中身体活动与运动技能的学习。《论关系》一文认为健康教育课不能替代体育课,  相似文献   

6.
吴键  向静文 《体育教学》2011,31(5):55-56
2011年3月,“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学生锻炼要政府予以“保证”,这是前所未有的。是何原因呢?很显然,近二十年以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与健康水平持续下降是症结所在。而导致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直接原因是什么?毫无疑问,是运动不足。又是什么原因造成青少年运动不足的呢?从目前调查的情况看,学业负担重、看电视上网时间长、场地器材条件差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就学校而言,全国大中城市及条件好的县(市)、镇学校,运动空间狭小、运动场地不足是制约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前体弱、残疾、慢性疾病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一个弱势群体,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制约着学生的体质发展。因此在高校建立体育健康咨询站,有助于指导这部分学生科学合理地进行体育健身,促进他们体质发展,同时也可以对其他正常学生进行体格、运动能力、运动疲劳恢复、心肺功能,心血功能等方面检查,来评价高校体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论全民健身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全民健身计划在我国具有时代性全民健身计划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就是由毛主席在建国初期提出的,我国宪法明文规定“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增强人民体质”,再加上最近通过的“体育法”为我们建立和提倡全民健身运动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建国40年来,无论是50年代的  相似文献   

9.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基本实现青少年熟练掌握一项以上运动技能”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25%以上”的目标任务,但中小学生的运动发展却面临着“上了12年体育课什么都没学会”,而中小学生的健康促进则面临着“体质连续40年下降”的局面。科学运动和健康促进的主要途径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新时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历史责任。但运动发展与健康促进之关系素有争论,甚至有“技术与健康之争”的极端观点。研究认为,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是相互促进和融合发展的关系,在当前新课改形势下,体育“大单元教学”对有效提高运动能力具有方向性意义,“可选择性的专项化体育教学”即“体育走班制”教学更是代表着未来科学运动课程的教改方向。大幅度大面积地提升体质是青少年健康促进的前提,有效提升体质要求着“三精准”的新策略与新工作。在“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下,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改革必将科学运动与健康促进相融合发展,其融合发展的主要途径体现课程教学目标的融合、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及教学方法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军事院校作为新世纪高素质国防人才的培养基地,必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员的整体素质水平,培养学员具有“打赢”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整体能力。体育教育活动是军事院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又要以适应高技术战争对军人体质的要求为出发点。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体育知识技能,增强学员的体质,提高学员的体能水平,使学员具有强健的体魄,又要培养学员具有较高的心理素质,提高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体育教学的“双育”实验表明,通过“育体”和“育心”相结合的体育教学,不仅使学员掌握了体育的…  相似文献   

11.
"快乐"和"传统"的学校体育碰撞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快乐体育追求克服困难、战胜自我所获得的成功体验,而传统的学校体育重点强调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战胜困难的思想意志品质等方面的教育。这两种学校体育观念发生碰撞的起因,源于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传统的学校体育存在着弊端,这也是学校体育改革之处。  相似文献   

12.
《体育科研》2003,24(1)
现在许多国家把学校体育作为国民福利的一环来进行推动 ,其中英国“学校体育协调官制度”是受到公认的好措施之一。  而在 80年代受政府削减教育预算影响 ,英国的学校运动部一度陷入运转危机 ,为了扭转局面 ,同时加强竞技体育的国际竞争力 ,90年代以来政府提出重振青少年学校体育计划 ,包括体育课教育和运动部活动两方面。 1996年苏格兰开始试行《学校体育协调官制度》 ,英格兰布莱尔政府也于 2 0 0 0年 3月发表了体育振兴计划———《大众体育的未来》 ,2 0 0 0年 9月开始任命“学校体育协调官”。“学校体育协调官”制度的目标有以下 3…  相似文献   

13.
体育作为一门科学被人们所重视,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但近十多年来,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具有相当规模的综合性科学。现代体育科学主要是朝两个方向上发展:一个方向是增强体质。研究体育与各种年令的人体发育与体质变化的关系;研究体育与劳动、工作能力的关系;以及研究体育与保持健康、防止哀老和延长寿命的关系。也就是目前世界上所普遍重视的“大众体育”。另一个方向是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研究科学的训练制度、计划和方法;研究先进的运动技术和通向世界纪录的道路,以登攀世界运动技术高峰。总之,目前体育科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加强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科学性,代替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体质与健身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9月23日在太原正式成立了.这是中国体育进步里程中的一件有纪念意义的大事.太原工业大学是体质与健身专业委员会的发源地,这也要铭记于中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史册.体质与健身的科学研究,必将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开拓前进,大大加速我国体育科学化进程.体质是研究健身问题的基础,如何增强体质是体育科学化先决条件.体育的科学化,应首先着重研究和解决对体质的认识和如何增强体质的问题,若不解决这个问题,仅是就体育论体育,则体育的科学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以往,体育主要以运动技艺为业,没有重视如何增强人民体质这一实际问题的研究.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了增强体质的教育(体育)跟运动文化娱乐(sports)二者目标方向以及内容形式方法的差别.运动文化娱乐方面要继续进一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真义体育(增强体质的教育)方面必须以增强体质为主业.  相似文献   

15.
美国SPARK项目对我国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启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重点介绍美国开展范围广泛、时间持久、成效显著、对学生和社会均产生深远影响的全国性的体育教育运动——SPARK项目。该项目的特点是教学内容新颖、强调终身体育、学生自主选择体育项目和实施综合性学校体育计划。SPARK项目对我国学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有积极借鉴作用。“阳光体育运动”重点要协调和解决的问题:运动能力早期性与持续性、整体性与个体性的关系;传统教学内容和现代教学内容的结合;体育课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协调促进;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相辅相成;运动竞技性与健身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6.
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东西。而现代人缺少的正是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运动。在国家大力推广全民健身,迈向21世纪的健康之路的时候,发展家庭体育必将成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阐述开展家庭体育的紧迫性、社会因素、其作用、形式、以及发展趋势,构建了一个城市居民开展家庭体育的模式,希望可以为增强中华民族的体质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体育发展的方向性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和《全民健身计划》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体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同时也给广大体育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如何改进原有的体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发展高校体育的机制,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提高自我运动能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新体系是今后体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启蒙环节,甚至对于终身教育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始终贯穿在体育教学之中。优化幼儿体育课程,促进幼儿体质健康发展,是一名幼儿教师的职责所在。幼儿体育教育是体育教育的起点,可激发运动兴趣和培养运动习惯。目前针对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的研究相对较少且没有较为科学的评价体系,建立相对科学系统的幼儿教师体育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幼儿教师的发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9.
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的特点及趋势--"社会体育"政策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着手发展大众体育。日本发展大众体育经历了发展社会体育和发展终身体育两个阶段。在发展社会体育阶段,主要通过推动增强体力的国民运动和实施发展社会体育的中长期计划发展社会体育。在这一阶段,日本致力于完善国民参加日常体育活动的环境,特别是完善公共体育设施。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体质健康关乎人民幸福、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中小学体育是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全面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促进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基于场域—资本—惯习分析框架,对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小学体育中孕育“强体、立德、增智、育美、尚劳”功能,具有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价值意蕴。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现实困境体现在:学校分层体育位置边缘化,学校体育开展的资本保障供给不足,“唯分数论”传统惯习固化,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发展。基于此,提出“双减”政策下中小学体育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纾解路径:以提升学校体育场域位置为关键,不断提高青少年运动技能;以不断完善学校体育资本供给为保障,提高中小学生课后体育服务质量;以破除“唯分数论”传统惯习为导向,促进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