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体育课中思想品德教育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党的教育方针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材,因而体育历来被认为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学体育的主要形式是体育教学,它所担负的任务,既要使学生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又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为此在体育教学中,把“育人”渗透到各个环节中去是体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体育教学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是培养合格人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成人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形式,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已经受到了社会的重视和公认,已成为国民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成人高校的体育教学,作为育人这一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迫切的.教育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社会责任感和献身精神,养成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顽强的精神和创造性.由此可见,体育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教学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结合从事成人高校体育教学、教研十多年的工作实际,现谈些粗浅的看法.1.成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思想品德教育成人院校与普通院校既有相似的地方,也有其自身特点.成人院校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学生在职,二是学生平均年龄较大,具有成人的心理特点.因此,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做好成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乃是深化改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合格人才的重要任务.毛泽东同志曾经指示,“学校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们不仅把育人视为体育教学的当然任务,也要处理好教学与育人的关系,把教学与育人当作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努力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教中有育,育中有教,两者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通过育人更好完成教学任务,通过教学  相似文献   

3.
本文着重探讨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可行性、意义及具体方法,还论述了在学校体育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与全面素质教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广场舞教学引进中学体育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增强学生体质、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给学校阳光体育和大课间带来勃勃生机,更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对学生的终身体育教育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低年级体育教学中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体育教学和高校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阐述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培养的重要性,努力探索体育教学对人才培养的途径,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创造全方位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6.
从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竞争意识与团队精神、坚强的意志品质、创新精神以及真、善、美的价值观等方面阐述了体育教学对塑造学生人格品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论体育游戏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体育游戏是以身体动作为基本内容,以游戏为形式,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团队精神为目的的特殊体育活动形式.体育游戏最大的特点是寓教于乐,因而为广大师生所喜爱,随着人们对游戏功能认识的不断提高,体育游戏被广泛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从体育游戏的特征、意义及创编和选择体育游戏应注意的问题,探讨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而当前学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重安全、轻育人”的现象。为此本文重点对体育教学中人文教育的理论依据和基本方式进行了探析,力求统一体育教学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强化体育教学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五育融合”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高校体育综合育人有利于加快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的整体进程,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科学养成。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的内在逻辑主要体现于:以体养德:落实高校体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体启智:致力理论知识与运动技能相促进;以体塑美:注重塑造外形与温润心灵相协调;以体促劳:注重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融合发展:立足学科融合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基于此,建议:立足学科立场,正确认识高校体育“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加强顶层设计,构建一体化的高校体育综合育人生态架构;提升师资素养,强化高校体育教师的跨学科综合育人能力;聚焦教学主题,基于真实运动场景进行“情境化”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访谈等研究方法,对赣南师范学院体育专业学生进行篮球教学比赛研究,通过建立不同区域分值的方法,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技术水平,培养团队精神,促进技能发展,加强战术意识。  相似文献   

11.
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受教育群体大多为独生子女这一现实国情,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体育精神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切入点:首先,切实做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其次,现代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再次,现代学校体育应以培养体育精神为出发点;从而,现代学校体育达到培养体育精神与弘扬健康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教学中体育精神培养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作为体育教师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教育,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大学生体育精神的探讨,认为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对大学生进行体育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增强学生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能力,起到陶冶人、美育人、塑造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人文精神是展现对人的生存意义和价值的终极关怀,回归以人为本的体育世界。体育人文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为了推动体育教学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4.
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体育高级人才,已成为塑造21世纪新型师资的一个重要方面.本课题针对目前我国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具体措施,为高等体育教育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体育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传统的体育教育重视技能和身体,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精神教育。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应挖掘体育精神元素,注重对学生的人格精神的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生态化影响因素及生态体育课程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学校体育教学生态化的人、物质和精神这三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体育课堂教学生态具有课堂情境的和谐自然、师生心态的自由开放、学生个性的充分张扬的特征,阐述了构建学校体育生态化课程的理念及内容,其内容包括目标的生态化、内容的生态化、课程实施生态化、课程评价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增强学生体质,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对社会责任感的教育。通过体育教学实践,探讨如何促进大学生体育精神、人文精神、思想品德、心理素质等校园体育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目前高校女生体育课程相对单一,不能有效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的现状,分析了花鼓灯健身舞引入高校女生课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理论依据,并认为它符合高校女生群体的特殊需要,与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精神相一致。为此文中对这一课程的具体设置与相关安排进行了构建与探索,并希望以此能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入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实施"应用型本科教育"模式中应该同时贯彻生命化教育理念,体育课与其他学科相比,是唯一能够在提升学生自然生命质量的基础上,兼顾发展学生精神生命及社会生命的课程。"应用型本科教育"中体育课程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应该坚持"生命第一"的教育理念,为追加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提升健康存量服务;为培育大学生的精神生命服务,为大学生创造体育休闲生活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服务。  相似文献   

20.
如何强化劳动教育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劳动观念、劳动态度、劳动精神、劳动价值等劳动观的形成,既需要劳动教育课的思想“灌输”和引导,也需要劳动教育课中适度“体力劳动”具体实践的陶冶和启发。与体力劳动相融合、具有“知行合一”特征的劳动教育课,是以技术性为主的专业实习实训无法代替的。融合适度体力劳动的劳动教育课不仅可以强化高职学生的劳动意识、就业意识,而且具有促进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