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最值定理的研究性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中数学的《不等式》一章有这样一个最值定理:已知a、b是正数,(1)如果和a b是定值s,那么当a=b时,积ab有最大值1/4s^2.(2)如果积ab是定值p,那么当a=b时,和a b有最小值2b.  相似文献   

2.
下午第三节课,初一(1)班数学兴趣小组的活动开始了.小芳心直口快,抢先说:“最近,我发现件趣事:你看,普普通通的数字1、2、3、6能够组成等积式1×6=2×3.”  相似文献   

3.
姜洋 《数学教学》2009,(12):20-21
我们先来看一个基本的等积变化的例子:如图1,AA’//BC,AABC、△A’BC同底等高,则SAABC=S△A'BC.  相似文献   

4.
形如y=m√g(x)+n√f(x),其中g(x)+,f(x)=c(常数)类型无理函数值域的一般性结论.本文将通过构造向量数量积给出一般性解法:  相似文献   

5.
机械能     
廖学华 《广东教育》2008,(10):55-57
知识梳理 1.功和功率. (1)功{慨念: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该力和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之积 公式:W=F·S·cos a{a〈90°,F做正功, a=90°F不做负功,F a〉90°,F做负功 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  相似文献   

6.
两个向量夹角的定义:已知非零向量a与b,作^→OA=a,^→OB=b,则∠AOB=θ(0°≤θ≤180°)叫做向量a与b的夹角.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定义:两个非零向量a与b的夹角为θ,我们把|a|b|cosθ叫做a与b的数量积,记作a·b=|a|b|cosθ.  相似文献   

7.
相似形中等积式“ad=bc”(或a^2=bc)的证明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掌握好等积式的证明对后续学习也非常重要.本从相关试题中撷选几例,谈谈它的证明策略.  相似文献   

8.
一、学习要点1.圆柱(1)圆柱的认识:圆柱各部分的名称。(2)圆柱侧面积的计算:侧面积=底面周长×高;圆柱表面积的计算:表面积=侧面积 两个底面的面积。(3)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及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V=Sh。2.圆锥  相似文献   

9.
两个图G1和G2的笛卡尔积图G1×G2定义为如下的图:V(G1×G2)=V(G1)×V(G2),E(G1×G2)={(u1,u2)(v1,v2)|u1=v1且u2v2∈E(G2),或者u2=v2且u1v1∈E(G1)}.图的交叉数是图论中的一个重要拓扑参数,而确定图的交叉数是一个完全胛一问题.本文确定了若干树Tn(n≤4)与圈Cm的笛卡尔积图的交叉数.  相似文献   

10.
1.定义: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表示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如:3xy2z、p+2等等都是单项式.  相似文献   

11.
基本不等式(√a^2+b^2)/2≥(a+b)/2≥√ab(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的应用要注意两个问题:(1)“一正二定三等”.一正,即a,b两个数为正数;二定,即两个正数的乘积为定值;三等,即等号成立的等价条件是“a=b”.(2)规律是: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本文谈谈基本不等式在解析几何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
指出《科学通报》1998年第1《Riccati微分方程一个新的可积条件》中的错误并给出正确结论,即方程y’=P(x)y^n+Q(x)y+R(x)的可积条件不是R=K’Pe^n∫ (Q-βD)dx(K'β为常数),而是[Q-1-n(R'/R-P'/P)]^n/PR^n-1=r(r为常数).给出了满足这一条件的方程的通积分;推广了该方程原有的可积条件R=KPe^n∫Qdx(K为常数).  相似文献   

13.
形如x^2+(p+q)x+pq的二次三项式,常用分组分解法分解:x^2+(p+q)x+pq=x^2+(p+q)x+pq=(x^2+px)+(qx+pq)=x(x+p)+g(x+p)=(x+p)(x+q).当p=q时,这个二次三项式相当于完全平方式x^2+2px+p^2或x^2+2qx+q^2通过观察可知,二次项的系数是1,常数项是两个数之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的两个因数之和.一次项系数的规律是:常数项是正数时.  相似文献   

14.
平方差公式(a+b)(a-b)=a^2-b^2用语言可叙述为: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积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差.在解题过程中,若能灵活运用平方差公式,可使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复杂问题迎刃而解,现举例解析如下,供同学们参考:  相似文献   

15.
于真灵 《高中生》2010,(11):22-23
一、深挖细查,突破解题的瓶颈 例1已知函数y=f(x)有反函数,定义:若对给定的实数a(a≠0),函数y=f(x+a)与y=f^-1(x+a)互为反函数,则称y=f(x)满足"a和性质";若函数y=f(ax)与y=f-1(ax)互为反函数,则称y=f(x)满足“a积性质”.  相似文献   

16.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写、广西出版总社重印、现行《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九册》第3页,在介绍怎样求出例3、例4的积[例 3:0.056×0.15=0.0084,例 4:18.5×2.4=44.4(吨)],提出比较例3、例4中的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后,写了一句结论性的话:“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建议应在这句话的前面加上“被乘数大于零”。即:“被乘数大于零,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因为,当被乘数为零时,不管乘数…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估算有关的内容很多,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科学的估算方法,还要善于诱发学生的估算情趣,使学生理解估算的实质,从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一、估算用于小数乘法在计算小数乘法时,学生最容易疏忽的是积的小数位数,教学时要特别提醒学生注意。例如:0.31×0.08积的末尾是1×8,不会出现“0”,所以积应该是四位小数。又如:0.35×0.08积的末尾是5×8,出现了“0”,所以积可能是三位小数。同样估算积的大概范围,如:3.78×5.9,3.78≈4、5.9≈6,积应该小于4×6=24。这样…  相似文献   

18.
邢彦君  邢星 《物理教师》2009,30(1):60-61
功是表示力在空间的累积作用的物理量,被定义为力、物体的位移、力的方向与物体位移方向间夹角余弦三者的积.用公式表示就是:W=Fseosa.在中学阶段,由于数学知识的限制,运用此式只能计算恒力(力的大小、方向均保持不变)的功.那么,中学阶段,如何计算变力的功呢?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向量的数量积与抛物线的焦点弦及焦点三角形面积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两个新定理:定理1,若|AB|是过抛物线y^2=2px(p〉0)焦点F的弦长,且^→BF-^→FA=λ,则|AB|=2λ/p;定理2,若AB是过抛物线y^2=2px的焦点弦,O为坐标原点,且^→BF-^→FA=λ,则SΔOAB=P/2√λ.  相似文献   

20.
分析:本题是考查线性规划的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可行域的画法和目标函数最值问题的求法,命题者巧妙设计,用向量的数量积的形式代替常规的目标函数,可谓设计新颖,给解答者留下宽泛的解题空间,解决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将z=^→OM·^→OA化为目标函数z=ax+bv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