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对于当地人才发展和创新水平提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为分析我国区域创新人才政策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究人才政策对区域创新的作用规律,本文选取深圳市、苏州市和沈阳市的创新人才政策文本,基于基本政策工具和“系统失灵”两个视角,通过系统化的内容分析和统计,获取“一手”的量化数据,并与三个城市的人才发展与区域创新现状进行对照分析,探索区域创新人才政策与人才发展、区域创新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创新人才政策的总量、政策工具的类别与组合、人才多样性、机构多样性以及系统互动度等指标与区域人才发展、区域创新绩效密切相关。本文为后续相关政策的完善与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政策建议。#$NL关键词:创新政策;人才政策;创新人才政策;政策工具;区域创新系统  相似文献   

2.
基于1978-2020年上海市380份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结果和276份科技人才问卷结果,以目标-工具-对象为框架,对比政策供给和人才需求两个层面评估上海科技人才政策效果。研究发现:尽管上海科技人才政策频发,政策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人才流动、交流和评价的目标关注不够;需求型工具、信息支持和住房保障政策不足;政策对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青年人才支持不足,过于重视外国人才而忽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基于以上供需差异问题,提出针对性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对大气污染防治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为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完善提供依据为目标。[方法/过程]引入内容分析方法,从政策工具、政策主题、政策利益相关者三个维度构建政策分析框架对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展开研究。[结果/结论]2001—2018年间强制性政策占据了政策的绝大部分;政策主题结构较为单一,以机制建立类政策为主,预警与技术支撑类政策发展不足;政府在大气污染防治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政策制定主体种类较少。维度协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对政府的约束力度最强且存在较多政策空白。今后湖北省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制定要坚持政策工具运用的多元化,注重政策执行的协同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协同为技术路径,对1995年以来上海市人才政策进行系统梳理,通过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设计政策量化手册与政策协同度的度量模型,对政策进行测量和统计分析,考察政策的协同性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市人才政策目标协同得到了大幅改善,但历史演变各有侧重;政策工具的协同差异较大,其中供给型最优;政策部门协同在逐步加强,但政策力度偏小。为此,需进一步提高人才政策目标的协同度,加强政策工具间的相互配合,同时整合部门力量,实现孤立型政策向协调型政策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使用内容分析法,通过构建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维分析框架,对我国LED产业政策进行计量分析,探讨其演进特征和存在问题。研究结果发现:我国LED产业的政策目标集中在产品开发上,政策工具使用环境面政策居多,政策力度不足且各维度间的匹配有待改善。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意义]探究我国现有政府数据开放政策文本的内容指向、任务重点以及存在的特点与不足。[方法/过程]从政策目标、政策工具和政策力度三个维度构建分析框架,对我国颁布的政府数据开放相关政策进行内容分析。[结果/结论]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存在以下问题:政策目标分配不均匀,缺乏协同性;政策工具结构失衡,缺乏需求型政策工具的使用;整体政策力度偏弱等。因此,仍需从提高政策目标协同性、优化政策工具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等方面完善我国政府数据开放政策体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Howlett和Ramesh政策工具分类方法,并结合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发展阶段研究构建X-Y二维分析框架,通过对2006年以来我国的13个关于科技人才评价的政策文本进行文本收集、筛选、编码和量化统计,分别从X维度、Y维度及两维度结合等三方面分析政策工具演进及组合使用情况,最终为优化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机制提供政策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科技人才评价政策工具的使用以政府决策为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程度相对较低;政策工具使用量呈阶段递增趋势。结论建议增强政策工具使用平衡性,持续推行分类评价政策,同时加大“四唯”现象清理力度。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试点-推广"已成为我国政策创新和扩散的典型范式.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以来,这一范式被广为应用,往往同一个地区同处不同政策的试点和推广区域,这为政策扩散理论研究提供新的实践案例.本研究基于政策扩散理论,初步构建了"既有试点推广其他政策"可行性分析模型,并以双创示范基地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为例展开分析.研究发现:双创政策和全面创新改革政策同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框架,两者的政策内容高度匹配;双创政策的实施为全面创新改革实验政策的推广提供了基本动力和创新基础;两者在政策目标、主体和工具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产生执行主体权不配责和既往目标的路径依赖等问题;总体上,双创示范基地有着良好的基础推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政策.  相似文献   

9.
创新政策研究是科技智库的重要职能,其政策研究需求主要涉及两个方面:面向政府的政策评估反馈和面向科技工作者的政策服务。结合创新链相关理论,提出以满足科技智库对创新政策研究为目标的政策内容分析框架。之后,提出该框架下开展政策内容分析的流程及方法。最后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分析框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该框架可以把握政策内容结构特点、政策结构的合理性、政策内容与政策目标的一致性,满足对政府的政策评估反馈;可以把握政策内容的侧重点,提供面向不同科技人员的有针对性的政策服务。  相似文献   

10.
吕晓  薛萍  牛善栋  彭文龙 《资源科学》2021,43(7):1307-1321
探索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机制是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优化城乡人地资源配置的重要举措。科学设定政策目标、合理配置政策工具是构建宅基地退出机制的关键内容。基于文本分析视角,以浙江义乌、湖北宜城、山东禹城、宁夏平罗4个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地区为案例区,展开县域宅基地退出的政策工具与实践比较分析,并结合地方特色探究案例区宅基地退出政策的适应性,总结其特征规律。结果表明:①不同地区的政策工具选择差异较大,义乌市以供给型政策工具为主,禹城市、宜城市和平罗县以环境型政策工具为主。②各地政策目标存在差异,义乌以经济目标为主,兼顾社会目标并适当考虑生态目标;禹城和平罗以社会目标为主,兼顾经济目标;宜城主要关注社会目标。③各地宅基地退出不同实践模式中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与政策文本中使用的主要政策工具类型不完全一致,除义乌外,其他三地的主要政策工具在实践中均有变化;不同实践模式中的主要政策目标与政策文本中体现的主要政策目标均保持一致。④经济发展水平、地方财政实力、第一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城镇化水平以及地域文化特色对宅基地退出政策工具和政策目标选择有较大影响。基于此,提出宅基地退出政策制定应考虑地方特色和现实需求科学设定宅基地退出政策工具,综合运用多种政策工具建立宅基地退出长效机制,依据宅基地功能价值论制定差异化的农民宅基地退出方案。  相似文献   

11.
基基于政策主体、工具与目标的分析框架,比较研究粤港澳大湾区2010年及以后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研究发现:广东产业政策主要由广东省政府颁布同时强调与港澳合作,香港产业政策主要由粤港两地政府共同颁布,澳门产业政策主要由澳门特区政府颁布且与粤港合作程度较低;粤港澳三地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阶段的变化不断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工具的使用,但均强调环境型工具的使用;大湾区在宏观层面上的产业政策战略目标较为一致,但在微观层面上呈现地方差异性。基于政策文本分析,明确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存在政策工具和目标关联模糊、产业补贴存在弱化市场机制的风险、产业政策导向的资源配置不均、产业政策与配套政策缺乏联动主要问题,并根据问题导向从政策工具的选择使用、政策体制的适应调整以及产业政策的协同性维度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典型制造业企业上汽集团为例并以其15个整车基地所在城市2014~2018年出台的共计443项人才政策作为研究样本,综合运用文本计量、文本挖掘、关键词社会网络、内容分析、调研访谈等多种方法,从政府-企业协同关系视角系统梳理回顾和反思地方人才政策体系并揭示其瓶颈问题。结果发现:(1)各地人才新政发布主体协同情况参差不齐,政策受益客体分布不均,大多数政策缺少前瞻性布局和考虑,重点关注高科技新兴产业领域,且高校毕业生和海外优质“塔尖”人才成为主要青睐对象;(2)政策工具主要集中于人才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放宽落户条件已是大势所趋,人才落户、购房补贴、生活补助、税收优惠等已成各地政府人才吸引主要手段,政策精准度有待提升、工具措施较为单一且同质化现象突出;(3)从政府-企业协同关系视角看,人才政策的政府-企业协同效应缺失,地方人才政策体系仍有待完善,企业用人单位也存在严重缺位。最后,从政府政策制定、企业政策使用及政府-企业协同合作等3个层面提出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3.
面向上海"十四五"科技人才工作要求,以当前上海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与人才发展需求的差距为落脚点,建构"政策目标—政策工具—政策对象"框架.基于1978—2020年上海市380份科技人才政策分析结果和276份科技人才问卷结果,从政策供需两个层面评估上海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尽管上海科技人才政策频发,但政策供给与人...  相似文献   

14.
政策工具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全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从企业获得感出发,通过248家民营企业的问卷调查,研究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性。研究发现,从政策工具分类来看,环境面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对民营企业创新发展重要性高于供给面政策工具;从政策类别来看,人才供给、营商环境类别政策的重要性最高;从政策内容来看,人才、资金政策在供给面政策工具中的重要性最高,营商环境政策在环境面政策工具中的重要性最高,市场开拓政策在需求面政策工具中的重要性最高。最后提出三点建议,包括从企业获得感出发提升技术创新政策工具的精准性、发挥技术创新政策工具动力作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注重培育优越的创新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过程的角度,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构建三维分析框架,以广东省2008—2016年间出台的96项涉及科技创新人才政策文本为样本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广东省已颁布的有关科技创新人才开发政策以规范性和约束性政策为主,可操作性政策相对缺乏;重视人才激励、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对人才评价、人才流动和人才保障的关注度不够;重视使用供给型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少使用需求型政策工具;科技创新人才政策在基础研究、共性技术开发和商业化的技术生命周期中的分布较为均衡。结合创新政策工具、技术生命周期提出优化科技创新人才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政策工具是连接政策目标与结果之间的桥梁,也是政策制定与执行的关键环节,开展公共政策工具选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建构“政策工具-创新价值链”二维分析框架,采用内容量化分析方法,对2018-2021年上半年中央政府出台的5G技术发展政策进行文本编码。结果发现:供给面政策工具被政府频繁使用,政府较多使用环境面政策工具,需求面政策工具使用的次数最少;5G技术研发环节和产业化环节选取的政策工具集中于供给面政策工具这一类别,商业化环节使用的政策工具主要是需求面政策工具和环境面政策工具两大类别。从政策目标、工具属性及其实施环境三个影响因素解释和归纳中央政府关于5G技术发展政策工具选择的缘由,认为政策目标是政策工具选择的首要前提;政策工具的特性影响政策工具优化配置;政策工具的选择与实施环境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17.
摘要:本文基于LDA主题建模和Logistic回归等文本量化分析方法,从政策主题、政策工具及创新价值链等三个维度对我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区块链政策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中央政府主要运用法规管制和技术基础设施两种政策工具,重点关注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环节,而地方政府主要运用试点示范与资金投入等政策工具,重点关注区块链产业应用环节。为更好地促进区块链技术协调发展,应当优化政策工具结构配比,强化人才建设和技术支持;完善环境型政策工具内部结构,提高需求型政策工具的应用比重,构建与创新价值链相应环节高度匹配的政策工具组合。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人才政策不断优化,已形成多层纵横联动的政策体系。科技人才教育与培养政策不断完备,使用与发展政策逐步改善,评价与激励政策更加丰富,有效保障了我国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不过,现有科技人才政策体系仍存在系统性不足、精准性不高、联动性不强,以及对青年科技人才和基础研究人才(以下简称“青基人才”)支持不够等问题,无法充分满足新时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下对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的迫切需求。在新形势下,要夯实科技人才建设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未来的科技人才政策需强化自主培养、服务国家战略与聚焦产业需求,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政策、基础研究人才政策、战略科学家和卓越工程师发展政策落地;深化科教融合,推进面向科技发展需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培养和发展的政策体系建设,建立遵循科研活动规律的研究生教育制度;系统思考优化科技人才评价与激励政策体系,推进科技人才生活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多部门协同推进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技人才机制,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