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区域创新驿站建立的借鉴及应考虑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寿生 《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31(4):385-387,407
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活动,我国提出了创新驿站的建立问题,其中涉及如何建立区域性创新驿站。为了给区域创新驿站建立提供支持,文章对欧盟创新驿站和我国上海创新驿站的设立模式及运营管理进行了分析和借鉴;并提出在区域创新驿站设立时应注意创新驿站定位、网络框架、服务思路、实施主体、网络建设实施、网络兼容性和技术经纪人培养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何科方  许沛华 《情报杂志》2012,31(4):202-207,184
创新驿站网络正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现有文献仅限于创新驿站的案例分析、运行模式、评价方法、标杆管理、经纪人队伍建设等方面,创新驿站网络研究并不多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中国首批32个创新驿站形成的组织间网络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分析网络的密度、中心度和派系,揭示创新驿站网络的结构、属性与特征,总结中国创新驿站运行的经验与问题.  相似文献   

3.
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给予支持,国家建立了创新驿站。结合蚌埠创新驿站工作的实践经验,文章阐述了创新驿站的工作模式、工作特点、工作流程以及在创新驿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为更好地发挥创新驿站的作用,政府在给予政策、组织、经费的支持之外,还要加强对技术经纪人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从分销渠道和服务两个视角评述F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的成果,展望F2C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的研究趋势,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曹辉  卞艺杰  孙武军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731-1736
创新驿站作为当前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中实现科技成果应用转化的平台载体——即为实现技术创新和技术合作提供支持性服务,其在信息技术支撑下所体现出的创新技术资源跨区域的高效配置作用已得到欧美等国和我国的高度认可和应用。在深入分析现有国内外主流创新驿站运行模式与机制的基础上,探讨创新驿站的经济学特征,发现其参与主体的多方性与供需关系的互补性与依赖性特征已超出了经典经济学的解释范畴。进而,文章运用新型产业组织形式理论——双边市场理论,对创新驿站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创新驿站运行需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阐述。结论将为相关部门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和规制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创新驿站在推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创新驿站评价也成为国外科技政策、技术创新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笔者分别从创新驿站站点和网络两个方面对国外创新驿站评价研究进行评述,最后指出评价研究的启示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7.
施振佺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11):148-154
通过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和现状,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平台的结构、要素、特征,研究提出通过科技创新成果精准转化模式来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8.
中国创新驿站是在借鉴欧盟创新驿站的成功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建立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也是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创新支持系统。文章以创新驿站云南基层站点为例,结合省情和站点自身条件,在站点的功能定位、工作内容、服务模式和可持续发展路径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路,并对建设站点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的5点措施。  相似文献   

9.
信息技术对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中介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往学者和企业家重点关注创新驿站对技术转移的直接影响,却忽视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最终导致创新技术转移率较低.为弥补这个缺陷,本文在文献回顾基础上,将信息技术融入技术转移研究中,以北京、青岛、南京和上海四个城市科研组织、中介转移组织、创新驿站和企业为调查对象,通过对179份有效调查问卷研究发现,信息技术对创新驿站与技术转移之间有显著的、完全中介效应,即创新驿站对技术转移的影响是在信息技术中介作用下实现的.该结论对创新驿站和技术转移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创新模式与激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志兴  楼洪兴 《科技通报》2006,22(4):515-518
分析了现行体制下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存在的制约因素和关键问题。对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模式创新与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提出以组建股份制科技企业为纽带,技术、资金入股并参与经营;以共建研发中心为平台,技术依托、技术入股、资金投入三管齐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创建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农业新技术服务;以产业发展为前提,技术与资金参股,共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以建设农业园区为载体,整合相关科技资源等五种模式,加速推进农业科研院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欧盟创新驿站网络对中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的启示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是大力发展科技中介机构.通过对欧盟创新驿站的出现背景、资金来源、运作模式及运作绩效的研究,从科技中介机构促进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合作的角度,总结出可供中国科技中介机构发展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新驿站是一种新的技术转移范式。最近几年国外创新驿站的研究动态表明,在运作方式上,创新驿站已从"科层制"向"分布式治理"嬗变;在组织形态上,创新驿站正向创新驿站网络升级。可以预测,创新驿站的网络化与分布式治理将成为未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The Rhetorical Dynamics of Gender Harassment On-Lin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article compares two extended interactions that took place recently on the Internet, one from a recreational Internet Relay Chat (IRC)channel, and the other from an academic listserv discussion group. The two interactions exhibit similar gender dynamics, which can be characterized as harassment of female by male participants. This harassment takes different forms, in keeping with the possibilities inherent in the two modes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Whereas female participants on IRC are kicked off the channel, in the discussion group harassers must rely exclusively on language to intimidate and silence. This "rhetoric of harassment" crucially invokes libertarian principles of freedom of expression, constructing women's resistance as "censorship."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the two harassment episodes thus sheds light on the means used to construct and maintain asymmetrical gender and power dynamics in different modes of CMC.  相似文献   

14.
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资源整合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也带来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体制框架、技术创新模式和知识分配力四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创新体系的特点,并进而分析我国创新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2013-2018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创企业为样本,基于“双创”政策实施设计自然实验克服内生性问题,并按照企业规模分组来考察科创企业融资模式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股权融资模式对于科创企业来说最为重要,其余依次为内源融资、银行贷款, “双创”政策实施后企业股权融资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内源融资所占比重逐年下降,表明我国科创企业存在一定的过度投资现象;内源融资和银行贷款对科创企业的创新产出具有促进效应,而股权融资由于会使企业控制权分散、核心科技人员创新热情减弱等而抑制企业的创新产出,特别是对于规模较小的科创企业,企业创新产出受不同融资模式的影响更为显著;“双创”政策实施显著降低小型科创企业内源融资、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对企业创新产出的影响.研究得到主要启示如下:政府相关部门应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调整融资决策,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体系及相关制度,鼓励科创企业执行双重股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小型科创企业管理制度、提高企业规范化程度,并进一步改善企业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价值链横向和“实力—效力”创新价值链纵向构建了“三横二纵”的“国家创新力测度框架”,实现了考虑科学、技术和创新活动差异性及规模和效率差异性的国家创新系统的不同角度和不同维度的全视角分析,以支撑创新政策与战略的分类研究和差异性实施。文章基于笔者研究完成的《国家创新力测度与国际比较》报告,在对35个主要国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2006—2020年我国和10个典型国家的创新力演化趋势,刻画了35个主要国家的创新力竞争格局,揭示了我国国家创新力的竞争优势与劣势。研究发现,35个主要国家的创新力竞争格局稳中有变,我国创新力排名稳步上升,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对10个典型国家的比较分析发现,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韩国6个主要发达国家的创新实力排名稳定于上游,但创新效力排名近年从上游下降趋于中游,致使英国、法国等国家近年的创新力排名逐渐下降;南非、印度、巴西和俄罗斯4个金砖国家的创新实力排名处于中下游,创新效力排名普遍较低,制约着创新力排名提升。我国创新实力优势明显,在35个主要国家中处于上游;创新效力排名波动提升,趋向于中游,但仍显著滞后于创新实力排...  相似文献   

17.
基于政治锦标赛理论,指出当前中国进入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变法期",地方政府间正在展开一场以科技创新为导向的创新锦标赛。地方政府根据自身竞赛禀赋差异选择创新竞赛的参与方式,由于创新后果的不可预期,最具事前政绩显示度的投入项目往往成为地方政府的竞赛政治正确,表现为事前的科技创新投入越大,地方政府越有可能赢得锦标赛。在这一背景下,建设大科学装置所需的巨额投入及其科技创新价值迎合了地方政府的"锦标"选择偏好,进而获得了众多地方政府青睐。最后,指出要慎防因大科学装置建设"过热"而产生的重复投资、资源浪费、乃至"伪大科学装置"等后果,并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