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推进医药科技成果的有效转移转化,需要科学准确地评估医药科技成果价值,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尤为重要。以创新价值链为视角探索医药产出全环节,总结传统评估方法在面对医药科技成果的独特性中存在的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现有医药科技成果价值评估的3条思路:(1)充分考虑医药产出周期长、高风险的特点;(2)衡量好医药创新活动中决策的变动作用;(3)多结果综合分析医药产出价值 。最后,总结3种新评估手段在医药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上的适用性:(1)风险修正型现值收益法将医药产出的研发和上市风险拆解,科学地修正了医药科技成果转化的风险因素;(2)实物期权法把医药创新活动中各阶段决策的影响纳入价值衡量中,更关注于医药科技成果的期权价值;(3)情景分析法分别评估不同转化结果下医药科技成果的价值及其发生概率,多情景综合判断医药科技成果总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云南输电线路塔基边坡工程实例,建立导致边坡失稳的主要风险因素的事故树模型。通过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边坡失稳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得出边坡失稳事故的发生概率以及事故树底事件的重要度。对评估方法进行了改进,评估底事件发生概率的模糊性上采用专家判断法结合模糊集理论的方法,该方法为输电线路塔基边坡的风险控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首先,对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分类与识别。其次,建立动态定量模型,发现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环节,这两个流程环节中风险因素可解释变动百分比分别为35.75%和21.75%,相对而言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环节的风险较小,这两个流程环节中风险因素的可解释变动百分比分别为11.49%和6.43%。最后,对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给出具体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首先,对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进行分类与识别。其次,建立动态定量模型,发现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主要集中在知识产权创造和运用环节,这两个流程环节中风险因素可解释变动百分比分别为35.75%和21.75%,相对而言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环节的风险较小,这两个流程环节中风险因素的可解释变动百分比分别为11.49%和6.43%。最后,对广东自主创新型企业的知识产权风险给出具体可操作的风险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文献回顾和医药流通企业的特点,建立了医药分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功能要素、企业供需协调性以及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针对120家医药分销企业调研,运用通径分析的方法测度了信息获取和挖掘、信息共享和整合、信息自动化处理和监控这三个关键功能要素对医药分销企业绩效的现实作用.研究得出信息获取和挖掘能力对财务绩效有正向影响作用,信息自动化处理和监控能力对财务绩效却表现出负向的影响作用,而信息共享和整合是通过企业的供需协调计划间接对企业绩效产生正向影响.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中国医药分销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和尚待优化的环节,对于如何提升医药分销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分销绩效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地铁人流集中,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应对地铁火灾的风险进行评估。通过建立引起地铁火灾主要风险因素的故障树模型,运用模糊故障树分析方法 (Fuzzy Fault Tree Analysis)对地铁火灾的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地铁火灾事故发生的概率和故障树底事件的概率重要度和临界重要度,并对重要度的大小进行排序,为地铁火灾风险的有效控制提供应对措施,保证地铁系统的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在竞争发展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测评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估模型,为企业的风险决策及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专利等知识产权已被运用为市场竞争的主要手段。由于各种不同因素所致,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专利法律风险存在于产品的研发、专利申请、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等各环节,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市场竞争产生重要影响。企业要防范和化解专利法律风险,在经营管理的关键时点需要建立有效的专利预警机制,这一机制包括:专利预警信息的监测和采集、专利信息数据分析和预警论证、专利预警信息发布和预警对策建议(采取应急措施)等四个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冷链物流产业形成机理及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估方法,分析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冷链物流产业的解释结构模型,阐述冷链物流产业的形成机理,提出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评估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冷链物流产业形成机理及其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的评估方法,分析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立冷链物流产业的解释结构模型,阐述冷链物流产业的形成机理,提出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潜力评估模型和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该理论模型和方法的科学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系统梳理农产品加工企业主导型、零售企业主导型、批发市场主导型、第三方物流型、平台型、租赁型、中央厨房型、全链条型冷链物流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大数据技术构建现代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一种“城市大库”与“个人微库”通过大数据串接的“网络化、严标准、可追溯、高效率”的全链条式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药品作为一种关系百姓生命安全的特殊商品,保证药品质量成为医药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除GSP认证外,连锁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常规化成为确保销售药品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旨在分析如何确保GSP认证后不出现质量管理滑坡,确保连锁零售药店质量管理常规化。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冷链物流配送影响因素,提高企业配送效率,从冷链企业、冷鲜产品及客户三方面分析冷链物流配送影响因素及相互关系,据此构建冷链配送系统及其子系统因果关系图;以冷鲜肉配送为例,将实载率、流通损失率、准时交货率等作为配送效率量化指标,同时特别考虑车辆调度、装车以及运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构建配送效率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模型。利用该模型对系统进行投资分析、供需分析、载货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配送效率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   

14.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是电子商务发展的中心环节,我国的供应链发展这几年非常迅速,我们也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加快我国的供应链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系统解决冷链物流生态系统中出现的供需不平衡、信息资源整合障碍、用户碎片化需求等问题,构建冷链物流平台生态系统的演化博弈和系统动力学模型,探究冷链物流平台生态系统主体间动态合作关系对系统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链物流平台生态系统建设中:(1)政府监管部门保持一定的积极参与概率可使整个系统处于最优状态;(2)适当降低政府监管部门积极参与的成本可刺激平台企业高效发展;(3)着重提高平台用户入驻率可促进整个系统发展;(4)政府监管部门对平台企业高效发展的成本及平台用户进行基础交易的成本反应敏感;(5)消费者因素对平台用户入驻速率的影响最大。基于此,提出减少平台企业高效运行成本、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等建议,以促进冷链物流平台生态系统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浪费严重,不仅白白消耗了大量劳动力,也白白浪费了土地、水、肥料等自然资源,同时也降低了国内、国际竞争力。本文从冷链库存量、冷链保管、运输与配送时间、冷链投资、温度控制等角度梳理分析了冷链农产品变质损耗的影响因素,并指出了控制变质损耗的发展趋向。最后,以新旧动能转化视角,进一步揭示生鲜品变质损耗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为冷链物流实践提供支撑;利用大数据和运筹学技术,对生鲜品需求和库存配送做出科学预测和优化决策;加大仓储保鲜和冷链配送投入,延长保鲜期并减缓腐损率;采用专业的仓储配送中心,在联盟合作中实现节能降耗和互利共赢四个方面,提出了控制农产品变质损耗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印度第二大制药企业雷迪博士实验室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的转型升级路径,总结其在转型过程中的经验和策略。最终,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转型的不同阶段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为提高我国仿制药质量、促进我国仿制药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孟炯  郭春霞 《软科学》2012,26(6):88-91
运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在分析我国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的现状的基础上,对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是我国生物制药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当务之急;从设计生物制药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专业化的生物制药第三方物流运营模式和药品安全责任防控协调体系入手,开发基于供应链管理出的生物制药公共物流平台运营模式,可有效降低生物制药企业的物流成本和确保在流通环节的药品安全责任。  相似文献   

19.
The food industry is composed of a complex network of processing food and supply to the market. Supplying the food product to the market requires logistics with its operations. Nowadays the management of the food supply chain plays a vital role. In the food industry, supplying food with high quality and minimizing cost is required throughout the implementation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 quality of food is an essential thing for tracing the issues in food safety. Due to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quality food products by consumers IoT-based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FCM) is required for satisfying the consumer's needs. The IoT-based FCM helps the suppliers in the aspects of managing food safety procedures and tackling the issues in food safety, monitoring the lifespan of food on the manufacturing side, analyzing the process of reproduction or farming of raw material, warehousing, transporting the food product, sales in wholesaler etc. The main aim of using IoT is to receive sensor signals for monitoring the proper growth of crops in good quality soil, weather status, and so on. Also, in the transporting of food products, the sensors, and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tags transmit the information to the server for monitoring the food safety parameters like temperature level, frozen level, etc. The issues are unsafe, ambiguous, the cost is high, low quality, and inaccurate. To overcome these issues, this paper proposed Internet of Things (IoT) based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is implemented. This paper proposes Tree-Augmented Naïve Bayes (TANB)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TANB-PSO). This proposed work uses IoT which track, trace and manages the operations of foo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ANB-PSO handles optimized chronological data with IoT. The accuracy rate of three models in the FSCM of our proposed work TANB-PSO produces a higher accuracy rate of 95.02%. TANB got 92.44%, and PSO got 93.68%. The error rate of root mean square error (RMSE) and mean error (MAE) for the proposed work TANB-PSO is 0.017 and 0.03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