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针对我国制造企业在生产绿色产品方面的制约,考虑市场竞争下企业绿色产品生产行为的复杂性,运用计算实验方法构建了多主体参与的企业绿色产品生产行为的计算实验模型。通过多主体建模的计算机实现,探究政府不同的引导和规制策略下企业绿色产品生产行为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企业绿色产品生产行为需要政府的引导和规制;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需要将多种引导和规制策略相结合并充分考虑市场竞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专利权滥用是指专利权人在行使专利权过程中,违背了专利权创制的社会目的或精神,不正当地损害或可能损害他人或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专利权滥用包括超越专利权范围的滥用和在专利权范围内的滥用。美国对专利权滥用采用反垄断法和专利法共同规制的混合规制模式;欧盟对专利权滥用采用竞争法规制模式。我国法律应采用混合规制模式:在专利权的滥用产生非法垄断情形下,适用反垄断法进行规制,而其他滥用情形则应由专利法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3.
从理论上分析了环境规制对于企业创新的"遵循成本"效应和"创新补偿"效应,在这两种效应的共同作用下,环境规制对于创新的影响依赖于环境规制本身的累积程度,会表现出非线性的U型关系,并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企业产品创新呈现U型关系,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中国现阶段环境规制强度还未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仍处于U型曲线的下降阶段。此外,依据企业污染程度分行业来看,重度污染行业U型曲线的拐点位于轻度污染行业的右侧,即重度污染的企业需要更高的环境规制强度才能达到U型曲线的拐点,实现环境规制促进企业进行产品创新。因此,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环境规制与创新的关系,加强环境规制强度,并且在制定环境政策时对不同行业企业实施差别政策,使环境规制成为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相似文献   

4.
原研药企对原始专利修改并策略性提交专利申请的专利常青行为日益引起关注,这种对专利权滥用的行为究竟应通过专利法的内在矫正实现自我完善,还是通过竞争法的外在介入予以规制在各国有不同看法。本文对印度、美国、欧盟及加拿大规制专利常青行为予以介绍,得出结论,即应在我国还未明显出现专利常青现象时就采取预防措施,考虑制药产业收回研发成本和关乎公共卫生的属性而采取宽严适度的药品可专利性标准,并审慎将竞争法用于专利常青。  相似文献   

5.
在揭示绿色产品协同创新中供应商公平感知与创新贡献之间关系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上述关系在供应商依赖/不依赖两种情境下的差异.基于多群组模型的比较研究发现,无论供应商是否依赖制造企业,公平感知均能正向影响供应商的信任和承诺,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供应商优先配置绿色资源,继而对供应商的绿色创新贡献产生正向影响,但在分配公平感知与关系承诺、信任与优先配置绿色创新资源、信任与关系承诺以及关系承诺与优先配置绿色创新资源4条路径上仍存在不同形式的差异.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制造企业在推行供应商参与绿色产品创新的实践中应设法提升供应商公平感知,重点关注绿色产品协同创新项目中所缺资源类型以及供应商依赖形式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复杂产品的创新及其管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复杂产品及系统与规模化生产的产品相比,在产品特征、生产特征、创新过程、市场特征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之处,无法用传统的技术创新理论加以解释。复杂产品的这些特征给企业的创新管理和政府政策的制定带来了一些特定含义,基于项目的组织是进行复杂产品生产和创新的理想组织形式,通过组织学习实现项目能力的提高、强化与客户(运营商)的合作创新是企业获得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政府的规制对国家层次产业竞争地位的形成有重要的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7.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能客观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反映产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制药和生物科技高研发投入企业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7个国家的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依然被美国、日本和欧盟所统治,中国高研发投入企业在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覆盖率非常低,在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上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在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印度。为了解我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现状,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产品责任法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行为、促使企业改进技术和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法律部门.一部具有国际化水平的产品责任法将是我国市场经济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保证.本文从我国产品责任立法现状入手,探讨了应从产品责任的主体范围、产品范围、损害赔偿的范围几方面对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9.
企业合营由于其形态的多样性、行为的隐蔽性以及反竞争效果,许多国家对其进行反垄断法规制。本文对企业合营的限制竞争行为进行分析,以欧盟竞争法为视角,介绍欧盟的反垄断法规制企业合营行为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国目前的企业合营的反垄断规制上的缺陷,提出一些改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品创新是中国工业企业创新升级的一个"自觉"的适应性的策略选择和路径取向。实证分析表明,产品创新、固定资产投资与工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产品创新已经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成为工业增长的一个更有效率的动力因素。国家和地方政府还需要在重点产品研发和企业产品创新方面,给予更多的投入、支持和激励,使得以产品创新来带动投资、刺激消费和增加出口的增长机制加快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机制。  相似文献   

11.
企业互搏意愿与产品创新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浩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11,29(7):1113-1120
 近年来,产品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和区域产业升级的关键,企业虽能认识到原始性创新的重大意义,但具体落实到行为却很少,导致企业原始性创新不力的根本问题是企业互搏意愿不足。而目前研究尚未明确互搏意愿的内在结构,从而无法解决企业创新实践中的存在认知与行为差异的“知行悖论”。本文以互搏意愿为起点,剖析其内在结构维度,构建“互搏意愿→产品创新绩效”关系模型,并以产品支持作为调节变量,得出企业互搏意愿与产品创新绩效直接相关联。研究结论为企业产品创新或升级决策和提升产品创新绩效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2.
复杂产品系统的创新是由自组织网络完成的,其技术能力成长的道路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技术能力成长过程的回顾,阐明了不同技术来源的企业技术能力成长的路径依赖现象,指出正是由于这种路径依赖造成了目前合资企业与国内企业在技术能力上的差异。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下。这种路径依赖造成的技术能力差异也给后来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创造了有利机会。  相似文献   

13.
产业升级的路径由其比较优势演化路径所决定,而产品空间结构能够反映并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比较优势、核心竞争力等经济元素的变化。为了明确产业升级的方向路径,文章基于Hausmann等学者提出的产品空间与比较优势演化理论,结合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构建了显示性比较优势、产品邻近度、产品空间密度等指标,深入研究了产品空间结构对比较优势的影响。研究发现,产品邻近度、产品空间密度等指标都能够对显示性比较优势产生影响,即产品空间结构的变化会促使比较优势发生改变,这为确定产业升级方向路径提供了新的视角。最后,文章根据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产品空间结构的状况,提出了如何改变产品空间结构以促进比较优势演化进而实现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化综合分析了新产品开发研究领域关于新产品绩效的80项独立实证研究的结果.通过双变量相关性分析和调节影响分析发现,市场导向对产品创新和产品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对产品竞争优势、产品创新对新产品绩效以及产品竞争优势对新产品绩效都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但它们间的关系受国家文化、行业和技术基础的显著影响;路径分析则证实了市场导向通过产品创新和产品竞争优势,对新产品绩效产生影响的路径.最后针对不同国家文化、行业和技术条件情况下的企业如何进行产品创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专利间接侵权的概念是在保护专利权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有些行为人为了避免直接侵权,其行为并未完全覆盖专利权利要求中所限定的全部技术特征,但却对直接侵权的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虽然我国专利法没有明确规定专利间接侵权制度,但在专利司法实践中已审理了多起专利间接侵权纠纷案件。本文即从我国农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看农药产品间接侵权的认定。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产品责任纠纷中,制造商在避免产品责任上最重大的疏忽都是与缺少警示或警示不充分有关。本文即针对由于产品警示缺陷所发生的一些真实案例,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警示缺陷的防范必要性、法律概念、警示信息和条款的设计要求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以达到预防产品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建立双寡头Bertrand序贯博弈模型,比较均衡时四种环境规制手段的厂商RD激励大小。认为排污税和拍卖RD激励最高,在异质产品市场上,使用简单排放标准比排污权交易更能激励企业从事环境研发投资,获得动态效率提升。在环境治理方式选择上,切忌政策"一刀切",要充分考虑市场结构、规制目标和需求函数等诸多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我国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发展理念的重要变革,是“两山”理论的实践抓手,对高质量发展战略也具有重大意义。通过扎根理论方法,依托自然资源部发布的19个典型案例的陈述材料,归纳出我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逻辑,提炼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3条主要路径——产业化、生态化、金融化,并识别了驱动各路径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行动的前因和中介条件,生成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论,能够为政府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制定政策与组织实践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甘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完善,地理标志已经成为一项国际公认的知识产权而受到保护。甘肃省现拥有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17种,均为农产品。论文介绍了我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概况与甘肃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现状,并从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国家质量标准、地理标志商标、中药材GAP认证等方面,分析该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提出了几点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苏敬勤  高昕 《科研管理》2019,40(2):86-96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等新技术情境的纵深嵌入,拓展并延伸了后发国家企业的低端突破方向与路径。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发现,当前分析多从宏观层面进行理论推演,识别出“低端锁定”的影响因素或低端突破的潜在路径,并辅以部分产业或代工企业的实证检验,但对于诠释后发情境下中国企业怎样摆脱被“俘获”、“锁定”于低端环节,缺乏对微观层面突破机理的深入系统探析。本研究未局限于全球价值链(GVC)情境下代工企业的低端突破研究范畴,而是从微观层面的简单产品和复杂产品两种不同产品类型的视角切入,对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的汽车零部件代表企业万向集团和作为机车行业国内价值链(NVC)中链主企业的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进行了纵贯式案例分析。研究发现,以简单产品和复杂产品为起点的两类企业,虽因不同嵌入情境下价值链治理结构与产品定位差异导致二者低端突破过程各有侧重,但均在“接受定义→合作定义→主动定义”的定义延伸演化规律下,通过向垂直链条与水平链条两个方向交替进行定位跃升,从而摆脱低附加值与低端技术的锁定风险。可以说,双重维度下的复合路径选择是中国制造企业实现低端突破的关键所在。本文的研究结论从机理层面析出企业实现低端突破的路径选择与演化规律,对于复杂转型情境下产品类型各异的后发国家制造企业更具普适性与解释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