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陈定  肖岳峰 《大众科技》2014,(10):207-209
伴随着科学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环境更加的复杂,要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则需要进行产品的创新设计。如何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进行产品设计则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质量功能展开技术(QFD)作为一种传统产品设计工具在产品设计中已有很高的地位,它是强调以顾客需求为导向,将顾客的需求贯穿于产品设计的始终。而价值工程(VE)理论作为一种产品功能的分析工具,能将功能需求进行合理的转化为产品的零部件要求。两者的基础都以功能需求导向,能更好的将顾客的需求体现在产品设计中。二者有机的结合能消除产品质量的隐患,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依据Verganti提出的设计驱动创新理论,选取我国6家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案例分析,采用DHGF算法测度企业对设计驱动的认可度,从设计驱动的角度把企业分为三类:设计主导型企业、技术与设计耦合型企业和设计辅助型企业。案例探讨的结果表明:在设计主导型企业中,设计是创新的驱动因素,企业的技术(包括产品和工艺)创新始于产品设计;在技术与设计耦合型企业中,技术与设计相互影响、相互依赖,两者处于同等重要的战略地位;设计辅助型企业的创新战略是由技术主导的,企业关注产品设计,但创新的主流体系仍然是技术。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人工智能领域的"缺省逻辑"、翻译领域的"文化缺省和缺省翻译"、认知语境领域的"缺省推理"提取出"信息缺省"的概念,再将其置于产品设计领域进行研究。产品设计领域潜在的研究模块有模糊设计和模糊评价。本论文以产品三大环节关系者企业、设计师和用户的系统化架构,再结合相关理论展开信息缺省的应用探讨,由企业销售策略的确定,到设计师设计模型的确定,再到用户的需求和认知心理研究。该概念的介入拟拓宽产品领域中决策和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主导设计演进的创新集群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导设计的演进,给产业中的企业能带来持续创新机会。企业沿着产业技术轨道创新,企业自己抓住技术轨道,形成产品族创新,从而形成创新集群。一方面因为主导设计要求的技术复杂性及市场需求的复杂性也促进了技术集群的发展,以及环境的不确定性,使得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一种复杂性活动,单个企业不可能独自完成越来越复杂的创新活动,因而必然寻求技术集成。另一方面,一个成熟的技术创新群总是以突破型技术创新为核心,开辟一个全新的产品设计,围绕这个设计展开的是若干个平台型创新。最后,通过实证来证明理论推演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绿色技术创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准确识别绿色技术创新绩效传导路径是促进创新的重要前提。为此,需要理清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的路径及路径上的关键因素;在所有可能的传导路径中,路径的重要性是否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绿色技术创新向经济绩效传导是否具有同质性;不同特质企业在经济绩效传导的过程是否存在差异。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理论框架模型,并以实地问卷调查获得的642家工业企业信息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传导路径及企业自身特质和绿色技术创新类型对传导路径的影响。结果表明:(1)市场竞争力和环境绩效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行为向经济绩效转化的重要中介变量;相对于后者而言,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的作用更为显著。(2)企业末端治理技术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不能直接产生经济绩效,仅能通过间接路径产生经济绩效;绿色工艺创新可以通过直接路径和间接路径向经济绩效进行传导,其中,直接路径的贡献比间接路径的贡献更大。(3)从绩效传导路径优化角度来看,改善末端治理技术创新的环境绩效、提升绿色工艺创新和绿色产品创新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是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重要的着力点。(4)从企业内在特质的影响来看,大规模企业、私营企业、技术密集型企业、东部省份企业和建立时间较长的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更容易产生经济绩效。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产品设计中引入计算机技术,不仅能够大大提升产品功效,而且其开发周期也得以大幅缩减。在产品设计的各环节,包括调查、分析、定位等由于有了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更加便捷,而且计算机技术也在产品设计的草图、效果图、模型制作等各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是产品设计的前期市场调研、还是工厂加工等方面,都可以通过计算机展开科学的组织与运营。本文重点就计算机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展开论述,包括产品设计的前期调研、设计定位,产品的外形设计、动力学仿真以及展示设计多个方面,同时还对产品设计中常用的计算机虚拟现实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内燃机制造企业已越来越重视产品的自主开发.产品的自主开发对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研发积累、研发投入、研发产出与价值实现的活动过程中.基于AIOV( Accumulate - Investment - Output - Value)制造业企业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内燃机行业为对象,系统地进行了内燃机行业上市公司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AIOV以产品现代设计理论与技术创新理论为理论基础,评价方法采用AHP方法计算.定量指标通过比较评分法计算,定性指标通过专家评判法打分.一个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综合得分反映了该内燃机制造企业的产品设计与技术创新能力.通过评价结果分析,从技术层面反映了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差异与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从消费者角度,将Lancaster产品特征模型引入到破坏性创新企业市场进入的研究中,对破坏性创新企业的市场进入进行分析,基于消费者的偏好特点,分析最优消费行为,并据此研究破坏性创新企业能否成功进入的问题,然后从产品设计、定价策略、广告策略三方面对破坏性创新产品可能颠覆市场的企业策略行为进行分析,对直接从企业角度探讨破坏性创新的现有理论进行补充,加深对破坏性创新作用机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知识投入是影响企业合作创新动态变化的关键因素。为此,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基于动态演化博弈理论思想构建企业合作创新的演化博弈模型,探讨知识投入因素对企业合作创新策略选择的影响以及策略选择的演化路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看,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策略选择演化轨迹,最终稳定于合作策略和不合作策略两种均衡状态;企业合作创新过程中选择合作策略受知识收益系数、合作成本系数以及知识投入风险系数等初始参数设置的影响,并且与模型构建的支付矩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演化博弈的企业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模式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企业创新模式的相关概念和介绍演化博弈的一般理论基础上,通过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探讨企业创新模式选择的内在机理。指出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具有路径依赖性,为企业进行创新模式的选择和政府制定创新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避免产业集群企业之间盲目、无序的竞争以及产品同质化,完善产品布局设计格局,促进产业集群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为此,本文从产品结构性能、创新能力、价格以及空间创新密度四大维度构建一种数据驱动的产品布局设计方法。以产业集群数据资源为基础,运用聚类算法和文本挖掘技术构建产品设计决策模型,为产业集群产品的布局设计提供相应的辅助决策。以宁波注塑机产业集群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设计创新是企业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因素,是企业生机与活力的源泉,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武器。设计所成就的价值是企业品牌和产品销售最显性的价值,优秀的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必经之路。本文论述设计创新在企业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分析企业如何进行设计创新以及设计创新的保障机制,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李越 《科技与管理》2009,11(5):82-84
从影响企业经营的产品创新和企业品牌形象的建立来阐释设计管理的主导作用,并根据设计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解析设计管理在促进企业产品创新、整合人力资源以及保障产品质量中的应用,同时指出了设计管理是企业品牌形象持续发展和子产品形象设计的主要执行手段和规范机制。  相似文献   

14.
产品创新的网络化使企业的创新路径不必再覆盖所有的创新环节,后发企业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合适的创新路径与市场中的领先企业进行竞争。但模仿领先企业取得成功的创新路径并随之而演化却不是后发企业的必然选择。基于PC产业中外成功厂商的对比可以发现,合适的企业创新路径是在一定限制条件下初始创新路径与产业创新网络共同演化的结果。条件不同,其结果可以截然相反。  相似文献   

15.
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勘察设计企业的持续技术创新进行了界定,讨论了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勘察设计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理,建立了适合勘察设计企业持续技术创新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新产品开发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项战略性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化为新产品开发赋予的内在的动力。集成创新是中国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主要形式。基于我国民营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地研究解析民营企业知识转化、集成创新、新产品开发之间的相关性,发现知识转化的优化路径,揭示集成创新的优化机理,提出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的改进策略。研究结论为中国民营企业新产品开发机制的完善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产品创新战略的动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品创新战略是企业在市场条件下,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及可取得的资源,依靠企业的技术能力,为求得企业生存和长期稳定的发展,围绕新产品开发所进行的总体谋划.由于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技术变革等因素,企业必须制定动态的战略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在探讨产品创新战略的基础上,从动态的视角对其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构建动态产品创新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郑帅  王海军 《科研管理》2021,42(1):33-46
制造企业生态化创新战略转型中,枢纽企业为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如何伴随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而做出技术、商业决策?依据“情境-结构-机制”的研究框架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从模块化视角探索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演化机制与路径特征。研究表明:(1)情境主导了技术创新的可实现性,技术标准、用户需求和政策支持3个情境因素驱动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交互演进。(2)发现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结构的3个重要特征,即创新架构模块化、交互界面开放性、网络治理嵌入性。海尔模块化生态圈战略转型历经的开拓布网期、扩展织网期和颠覆融网期3个发展阶段,以 “产品、生产模块化-组织模块化-超模块化”的架构创新驱动了海尔集团创新生态系统 “以内部研发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产业链协同为中心的创新体系-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生态系统”的演化路径。(3)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创新实现机制突出表现在杠杆、协同和互利机制上,通过揭示系统的结构特征与实现机制的作用逻辑,提出杠杆机制呈现出重用“模块资源-平台资源-场景资源”的演化路径,协同机制使枢纽企业在系统中的角色沿着 “分解者-平台领导者-创新集成商”演化,互利机制呈现出“企业主导-开放市场机制”的演化路径。研究结论丰富和发展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为传统制造企业的创新生态系统战略转型提供方案设计启示。  相似文献   

19.
新产品开发是现代企业竞争的核心目标之一。集成创新是我国企业新产品开发的常规性策略。集成创新是在知识管理的平台上展开的。基于国有企业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经验性地研究检验了知识转化、集成创新和新产品竞争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集成创新模式下知识转化对新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机理,发现优势路径和不足之处,提出新产品研发的具体改进策略,为新产品研发能力的培育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发现,知识组合化的促进功能较为完备,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和知识内隐化的功能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