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2篇
教育   7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2014—2017年沪深A股244家资源型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创新价值链分解并测度综合创新效率和两阶段创新效率,利用面板Tobit模型检验高管团队激励方式对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资源型上市公司综合创新效率总体不高,呈逐年下降态势,其高管团队的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对综合和各阶段创新效率呈抑制作用,市场竞争激励和声誉激励为促进作用,而晋升激励无显著影响;对于国有上市公司,薪酬激励抑制创新研发效率,但市场竞争激励和声誉激励则能显著推动综合和各阶段创新效率提升,而非国有上市公司则主要表现为薪酬激励和控制权激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是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技术本身具有复杂性,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复杂性科学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管理应从企业系统、工作氛围、自律意识、运行差异及动态管理机制等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3.
构筑知识经济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使企业的竞争和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管理已经上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从而使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在知识经济下凸显。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必须构筑知识经济下的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即:实施全面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过程的匹配性和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整合以及人力资源职能重组。  相似文献   
4.
5.
本文主要试图对两个问题作出回答:一、艺术可不可以致富?二、艺术如何致富?讨论的目的是:让潜规则公开化,增强艺术市场操作的透明度,提倡竞争的公开化、公平性和多样化,减低以外在条件(如官本位)加入市场竞争的成分。  相似文献   
6.
凡对中国当代油画发展感兴趣的读者,都会从《当代油画现状》一书中获得收益。它能帮助以获得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读者了解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概貌,能帮助那些意欲经营和购买中国当代油画作品的读者建立一个有序的衡量和评估系统,而对于美术史或绘画专业的读者更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读者在书中近120位画家的介绍中会看到自己熟悉的油画家的名字,同时也会了解那些自己还不太熟悉而又十分重要的油画家。书后所附中国油画大事年表(1977—1992)和近150位油画家小传,更是两份难得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绿色技术创新是提质增效与保护环境的关键所在。本文基于技术创新理论,选取我国30个省2000-2011年面板数据,研究政府质量、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直接影响及交互效应。通过运用Stata12.0实证研究得出:地方政府质量与环境规制均显著影响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地方政府质量正向调节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和绿色工艺创新的影响。研究表明提高地方政府质量与制订合理的环境政策,对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同等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低碳"经济时代,技术创新已成为资源型企业应对环境规制的必然选择。以资源型企业为研究样本,开发了环境规制与技术创新绩效的量表,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了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命令—控制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的正向影响都不显著,而激励性环境规制和自愿性环境规制对技术创新经济绩效和生态绩...  相似文献   
9.
利用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主题形式检索,对50年来,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来看,1959-2008年间,国际技术创新研究文献呈递增趋势,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从学科与期刊分布来看,国际技术创新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学与经济学方面,并且已由经济学视角的研究而转向管理学视角的研究;机构与国家或地区分布显示,北美洲与欧洲的若干国家与大学,是国际技术创新研究的强势所在.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形态正经历着深刻的变化,需要重新调整其产品定义管理模式,以适应变化了的市场形态,动态新产品定义的概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它是一种管理观念的突破,预示着管理重心的转移。它强调对未来市场需求与技术的识别而非对现实产品需求的详细把握,强调对产品结构框架的明确而非过早地明确产品构成细节,强调管理变化本身而非定义本身;它强调对定义过程中风险的控制和尽可能推迟产品定义冻结的时间而非越早确定产品定义越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