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4 毫秒
1.
2012年国家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其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的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本文阐述了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了分析,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成果转化需要同时具有科研、工程、产业思维的多层次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国内缺乏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第二产业大学”多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为该类人才提供了协同培养的应用场景,其依托于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链,将技术研发、工程设计、设备安装、中试试验、市场推广等实践场景整合在一起,形成创新培养体系。研究生、技校生等各层次人才通过在该培养体系中开展项目实践,进行合作互补,最终实现同一场景内的复合型人才协同培养。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数字经济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产业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这对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质量和培养模式改革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培养具有活跃创新思维、扎实专业知识以及突出实践能力的全方面综合发展的复合创新型人才,成为新时代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点方向。同时,由于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实践教学不足、专业间学科壁垒难以打破、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不深、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产业经济学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亟需发展创新,高校应充分发挥团队制培养模式的优势和作用,有机整合多元化培养主体的协同优势,以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高校存在大数据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脱节的问题,通过对大数据产业专班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建设进行探索,完善现有的基地建设方案、持续稳定扩大专班规模、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为培育符合大数据产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提供思路。福州大学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大数据产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实践经验可为高校开设相关产业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王兵  赵相瑜  方重秋 《科技风》2024,(10):26-28
根据电类专业相关产业的特征和人才需求,探讨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职业能力的电类专业高级专门人才的内涵和定位,并从该类人才知识、能力与素质的构成、课程设置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本科电类人才培养体系。通过构建“3+X”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层次”应用能力培养平台、构建“三对接”产教融合协同培养机制、创建“三全”育人导师机制等举措进行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实践表明:地方应用型高校电类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对于加快地方院校自身的发展和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新发展格局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柱,正面临严峻的“卡脖子”问题。中国“缺芯”之痛本质上始于人才之痛,产业总体层面发展不均等结构性问题导致人才聚集扩散效应更加难以有效形成。实现产业高水平自立自强要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不仅要关注集成电路核心技术创新,更要关注集成电路的人才供给体系。文章从我国集成电路人才培养阶段、流通阶段和结构性问题等维度,系统性剖析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培养与发展体系的痛点,并提出形成分层次、多梯队和“需求—供给—流通”环节横纵协同的新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理论模型,为构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分层次、多梯队、应用性复合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发展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作为培养新工科产业硬件基础支撑人才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因其重要性受到企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为了达到新工科人才培养标准,为企业培养高素质工科技术人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离不开企业的支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现代工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改革成效,教学评价体系要适应新工科产业的发展,通...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提出基于职业认证和“校企行”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高校—企业—营销国际协会SMEI”模式联合培养营销人才,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认证教育的有机融合;建设双师型结构的教学团队,构建多元化、开放式、职业认证导向的实践教学平台,着力培养兼具通用营销管理能力和营销数据分析核心能力的“三有四化”营销人才。为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付美珍 《科教文汇》2024,(2):148-151
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对我国未来养老战略至关重要。然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存在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不对接、实践教学环节薄弱、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该文提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旨在构建新业态下“护理+服务+管理”人才培养结构,建立“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综合生产实践+创业实践”实践教学体系,优化“基础+实践+综合+特色”多进阶课程体系,打造“学校+行业+企业”协同育人平台,培养“双流动+跨学科”“双师型”师资队伍,完善“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双评价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培养高质量的养老服务人才,满足养老服务行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哲  伍世英  许昌 《科技风》2023,(13):62-64+113
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注重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工程项目实践能力,需要具备多学科交叉的创新能力。对轨道交通类专业人才多学科交叉、跨专业、跨学科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模式和途径进行改进,定位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需求发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如何全面融入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环节,凸显轨道交通的学科优势和特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轨道交通专业为例,就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协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也能为其他高职院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从协同创新视角下,构建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系统结构,对创业型人才培养机制展开系统动力学分析,协同创新视角下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是由国家政策保障层面子系统、高校创业教育层面子系统以及产业协同培养层面子系统有机耦合形成的复杂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为了实现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有效运行,创业型人才培养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要有机配合,最终形成稳定的创业型人才协同创新培养系统,实现对创业型人才的有效培养。  相似文献   

12.
陈亮  戴孝林 《科技风》2023,(32):166-169
职业教育需要自觉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构建专业发展新格局,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本文提出了职业教育“专业建设地方化”“课程体系企业化”“教学过程岗位化”的校企协同育人的思路。“专业建设地方化”就是专业要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发展而发展,既要提供人才资源,更要提供科技服务;“课程体系企业化”就是课程体系要与地方产业和合作企业紧密相连,协同发展;“教学过程岗位化”就是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和岗位胜任力。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我国启动实施了"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的"2011计划",开启了协同创新政策的国家意志。知名高校由于其各方面资源优势突出,已经形成了较好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而作为高等教育中流砥柱的地方高校由于实力问题,始终都没有形成适合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人才的培养质量、制约了地方的发展。阐述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转型发展的客观性与迫切性,基于普适计算与信息链理论对该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与其它模式进行对比分析,为我国地方高校协同创新人才培养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政 《科技风》2023,(18):91-93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一带一路”倡议以及自由贸易试验区的稳步推进,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发展迅猛,社会对财经商贸类人才需求大增。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管理、生产、建设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阵地,应主动发挥专业特色和优势,构建财经商贸类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人才培养策略,校企合作协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5.
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是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迫切需求,也是当前各行业创新型人才智力支撑不足的现实需要。本研究对协同理论进行修正和优化,引入人才培养的要素单元,建立了“要素识别、模式建立、组织机制、协同路径”动态分析曲线,从协同效应和互补效应视角对人才培养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然后,采用案例分析法,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创型”人才培养模式和“OBE”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提出知识异质化条件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组织特点和内在规律,提出了产学研融合过程中创新型人才知识学习过程模型。本研究结论对于揭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在规律及实施路径具有较好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6.
《科技风》2016,(21)
本文主要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河北省信息产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研,特别对于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的现状及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明确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是信息产业能够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基石,提出了河北省高层次信息服务人才培养的五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培养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是应用型大学的主要任务。结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产学研协同育人实践,分析应用型本科机电专业开展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发展的必要性,探析协同育人视角下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提高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途径,在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李政 《科技风》2023,(14):96-98
为培养适应和引领区域经济社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升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度,发挥高职院校人才优势和企业资源优势,校企联合成立现代产业学院,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全链条产教融合校企命运共同体。持续完善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需求侧和教育供给侧要素全方位融合,在人才培养、双师型师资培养、社会服务、就业创业等方面深度合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赋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尹华丁  李红莉 《科教文汇》2023,(12):163-166
高职院校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协同管理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的必然要求,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不对接、学生发展与培养模式不协同、职业能力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开发高职“招生—培养—就业”智能指导系统,能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增强产教融合的系统性、提升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大数据平台开发、大数据获取与分析、智能指导和预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闫小磊 《科教文汇》2014,(26):205-206
培养和塑造个人核心竞争力是“项目实训”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实战型、紧缺型、速效性是其典型特征,这和高校新生班团干部培养目标及要求不谋而合。新生班团干部培养应借鉴“项目实训”培养模式科学的人才培养理念和高效的培养机制,破解新生班团干部培养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