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个诗的国度。灿若群星的一代代的诗人们,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心血.他们的生命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珍宝,灌溉着我们的心田,陶冶着我们的情操,丰富着我们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困生是英语教师感到最头疼的一件事,也是我们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因此我们要相信他们,鼓励他们,耐心地教导他们,用真诚的爱心去唤醒他们,实现他们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思维活动的主体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只有在民主、和谐、宽松、安全的氛围里,人才能体验丰富,情绪饱满,思维活跃。因此,我们应该热爱学生,关注他们的差异,宽容他们的失误,尊重他们的个性,相信他们的潜能,用爱心减轻学生紧张的情绪反应,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心理体验环境,保证学生思维的流畅变通。  相似文献   

4.
庞加勒说过:"逻辑能告诉我们走这一条路保证不会遇到任何障碍;但是它不会告诉我们那一条路能达到目的.为此,必须从远处了望目标,教导我们了望的能力是直觉." "没有直觉,年轻人在理解数学时便无从着手;他们不可能学会热爱它,他们从中看到的只是空洞的玩弄词藻的争论;尤其是,没有直觉,他们永远也不会有应用数学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特别是对中职学生,我们更应契合他们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不断培养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指导他们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境教学能够很好地将学生置于情境中,激活他们的认知主体意识,从而优化文言文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孩子们的兴趣,让他们"快乐的参与,快乐的学习"是我们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课堂上模式陈旧,提不起学生的兴致,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老师教的没劲,学生学的无趣,因此要把"快乐"带进我们的课堂以及我们的教学中,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他们从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愉悦;还可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他们自身的特点,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7.
语文教学方法是多样的,我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正是教学方法多样化的生动写照。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哪些方法可供我们使用呢?新时期下的语文课堂又该如何进行呢?本文就此略作探讨,以起抛砖引玉之用。一、几种常规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研究者与教学实践者都在探索教学的方法,他们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沿着他们的足迹我们少走了许多歪路。我们来看看他们为我们提供了哪些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孩子们的世界,本是简简单单、快快乐乐的生活,而我们却常常让他们忽视了身边的很多美好。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牢记"学生第一",珍视他们的一点一滴感悟,站在他们的高度陪伴他们去用心体会。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认为,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机能。学生所处的年龄段,会有很多毛病和缺点暴露在我们的面前,这个时期也是他们心理素质和心理状态成熟的时期,他们在心理层面的稚嫩和一些不合理的行为举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我们面临最大的课题就是,如何因人而异地指导孩子们,促成孩子们心理素质的提高,进一步也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严志华 《文教资料》2005,(34):156-157
案例教学是市场营销课程教学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培养和造就掌握现代营销理论与技能的营销管理人才,就要注重他们的能力培养。由于他们将来从事的营销活动具有实践性、动态性、权变性等特点,经常会面对和解决营销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的教学活动就是要考虑让他们参与到这样的活动中来,在课堂上就受到营销活动的基本训练。  相似文献   

11.
学困生和后进生的缺点是学习方法不好,学习基础不好,我们应该着重关心这类学生。我们要给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对于他们的疑难点要耐心讲解。  相似文献   

12.
在作文中,我们常常会习惯把人物写得很完美。但我们的老师、我们的亲朋好友难道就没有缺点吗?难道他们都是完人吗?显然不是!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面对“学困生”,我们老师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但却收获甚微。其实,我们不妨走走偏门,向他们“拍马屁”,“贿赂”他们,以达到“笼络人心”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天上的星星     
贾平凹 《良师》2011,(9):12-13
大人们快活了,对我们就亲近,虽然那是为了使他们更快活,但我们也乐意;他们烦恼了,却要随意骂我们讨厌,似乎一切烦恼都要我们负担,这便是我们做孩子的千思万想,也不曾明白的。天擦黑,我们才在家捉起迷藏,他们又来烦了,大声呵斥。我们只好蹑蹑地出来,在门前树下的竹席上,躺下去,纳凉是了。  相似文献   

15.
王美  任友群 《上海教育》2013,(16):60-63
毫无疑问,每个设计出来的学习环境本质上都是希望促进学习的,但我们要学会分析和辨别:它支持的是哪种学习形式?这种学习形式是我们期望和倡导的吗?要使学习者能够适应未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为他们创设怎样的学习环境从而可以支持他们的创新、协作和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16.
肖莹 《考试周刊》2012,(53):45-46
过往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过分地关注了教材,关注了自己,关注了教学任务,关注了圆满的教学过程,却忽略了存在于课堂之上的活生生的学生们,我们总希望学生能够像我们一样地思考,但实际上那是不可能的。就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也变得势利了、功利了,他们不再动脑筋,却学会了察言观色,老师怎样高兴,他们就怎样回答,完全看老师的脸色行事。这哪里是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质是在充分发挥老师“指挥  相似文献   

17.
教学思想是教学行为的旗帜与方向。新课程改革中,语文教学中出现了许多新思想,我们在教学时不可能把他们都融进一堂课中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我们对教学思想进行有效取  相似文献   

18.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育人。繁重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去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长此以往,就很容易“画地为牢”。教师工作的最大弊端就是“画地为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教师如何才能跳出教育看教育,这就需要反思我们的教育行为,转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事实上,当我们经常对一些教育专家和优秀教师的成功事例进行分析时,便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结论:作为教育工作者,他们之所以出色,固然因为他们有着执著的追求、高尚的师德和精湛的教育艺术,但我认为,他们的成功更是因为他们有着比普通教育工作者更为…  相似文献   

19.
每天,我们都可以看到湛蓝的天、雪白的云、鲜艳的花,多数时候,我们都让它们在身边悄悄地溜走,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可以天天拥有。可是你是否想过,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失去感受色彩能力的朋友.他们是盲童.他们怎样去体会阳光、山水、花草……  相似文献   

20.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芬芳、灿烂;教师是花朵下的绿叶,平凡而谦逊。在对待孩子时,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方法。他们需要激励,他们渴望成为老师眼里的明星,他们离不开老师的"阳光"和"雨露",老师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也许改变的就是孩子的一生,让我们用爱去绽放幸福之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