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琪 《甘肃教育》2000,(3):29-29
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复合应用题教学的关键和基础。要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首先要找出中间问题 ,这是解答两步应用题必不可少的条件。要找出中间问题 ,就必须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解答。这是两步应用题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如何突破这一难点 ,我的做法是 :一、由两个相关联的简单应用题改编为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找出中间问题将前后两个有联系的简单应用题通过组合改编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例1 粮店某天上午运来面粉37袋 ,下午运来面粉25袋 ,这天一共…  相似文献   

2.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导入方法,可以抓住题目的结构特征,针对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根据应用题教学的智能目标,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学习方法来确定。启发学生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因素,促发学生解题能力的正迁移,顺利掌握解题方法。一、插问法。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是敏捷地找出隐蔽的中间问题。插问法就是在两步计算应用题的问题前面插上中间问题。例如六年制教材五册40页例1,插入中间问题“又买来的大米有多少斤”,例1就变成: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两步应用题教学,从知识体系看,一步应用题是基础,两步应用题是关键,多步应用题是发展。学生掌握两步应用题解答过程是一次质的飞跃。因此学好两步应用题是学习简单应用题到多步应用题的过渡。可见两步应用在应用题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学生理解掌握两步应用题难点和关键是找出题中隐蔽的“中间问题”,所以教学过程中,要突出“中间问题”,还要适当穿插结构训练,移变“中间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学生正确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我们在教学工作中着重运用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为解两步计算的应用题“铺路架桥”,使学生在学习该类型应用题的过程中,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地掌握了解题方法,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认真审题,找准中间问题在教学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时,为了防止学生接触应用题后,只凭只言片语盲目做出判断,列出错误算式的现象,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心审题,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从而使问题得到了正确的解答。例如“食堂买了38筐萝卜,午饭吃了9筐,晚饭吃的萝卜和午饭吃的箩卜同样多,还…  相似文献   

5.
学生能否迅速解答好两步应用题,关键在于正确而迅速地找出题目中的“中间量”,即题目中的“中间问题”。如何使学生会找两步应用题的中间量呢? 1.让学生从基本数量关系入手找“中间量”。例如,  相似文献   

6.
两步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除了要有简单应用题的扎实基础外,还需找出题目中隐藏的中间问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教学中应做到“两抓两促”。   一、抓特点促迁移   要学好两步应用题,学会找中间问题,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中间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是怎么来的。为此,用简单应用题引入,把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明白它与一步应用题的关系,利于学生理解中间问题,将一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两步应用题中。   1.把一个条件…  相似文献   

7.
两步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从简单应用题到两步应用题 ,除了要有简单应用题的扎实基础外 ,还需找出题目中隐藏的中间问题 ,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 ,在教学中应做到“两抓两促”。一、抓特点 ,促迁移要学好两步应用题 ,学会找中间问题 ,首先必须让学生明白中间问题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怎么来的。为此 ,用简单应用题引入 ,就能把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展现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明白它与一步应用题的关系 ,以利于学生理解中间问题 ,将一步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迁移到两步应用题中。1 把一个条件扩充…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教材中两步应用题设置的量占有重要的比重。众多的应用题以不同表现形式贯穿在教材的始末,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低年级学生分析能力和解应用题的能力较低。两步应用题教学在小学应用题教学阶段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如果学生对两步应用题学得扎实,解题技巧熟练,以后学习复合应用题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围绕重点,引进新课。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找出“中间问题”。每一道两步应用题都是由两道相关联的一步应用题组成的,根据两步应用题和一步应用题的互相联系,教学时,我围绕教学重点,采用“拼题法”把两道一步…  相似文献   

9.
找“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怎样找中间问题呢?我们可以用“从两头人手想,找出中间问题”的方法去试一试。  相似文献   

10.
两步应用题是一步应用题的发展,又是解答多步应用题的准备和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基础,在小学数学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顾名思义,两步应用题由两个连续性一步应用题组成。其特点是第一个一步应用题的问题没有直接给出。因此,找出隐蔽的“中间问题”是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也是教学的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地找出“中间问题”的能力,可以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按适当分散、形式多样、由易到难、化繁为简等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11.
从解答简单应用题到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有一个质的飞跃 ,两步应用题同简单应用题比较 ,不仅条件的数量增加了 ,而且已知条件及已知条件同问题之间的数量关系复杂了。特别是已知条件与问题不像简单应用题那样明显对应着 ,学生要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 ,找出中间问题 ,才能解答。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怎样使学生顺利地掌握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下面谈一下具体作法和浅见。一、加强基础训练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可以让学生循着一步应用题的思路 ,通过议论进一步分析数量关系 ,找出中间问题 ,由于这种分析不是全新的 ,只是在分…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与教材简析 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材第6~8页),是在学生初步学习了“连续两问”的应用题之后进行教学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由一步计算的应用题复合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过程,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基本结构;知道有些不能通过一步计算直接求得结果的应用题,可以先求出“中间问题”的答案,用两步计算求得结果;初步学会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相似文献   

13.
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是由两个一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其中第一步要解答的中间问题没有表述出来。这个单元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分步解答比较容易的加、减法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教学重点是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明确先算什么,从而掌握基本的解题思路。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可设计以下程序来组织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只有应用题所要求的问题,而解题需要的两个条件,往往是一个已知,一个未知,也就是把解题必须其备的一个条件隐蔽起来,在题目里没有出现。而这个条件属于第一步计算解答的问题,必须由解题者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叫做中间过渡问题。这个中间问题是寻求解题途径的关键。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必须指导学生把脑筋用到想中间问题上去。怎样使学生学会揭示隐蔽的东西,找出中间问题呢?我们二年级三个班曾同时用几种教法进行试验,试验的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解答一步应用题过渡到解答两步应用题是数学教学的难点和关键,对学生来说既是一个新台阶,也是一次质的飞跃。在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较好地掌握与学会运用分析法和综合法找出"中间问题",从而较好地突破两步应用题的教学难点。  相似文献   

16.
两步计算加减征用题是学生初步接触的两步应用题,加强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训练和对比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一、结构训结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特点是:题目中只有一个直接已知条件,另一个条件没有直接给出,应该先算出这个直接条件(即中间问题)。能否正确地找到中间问题,是顺利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关键。熟悉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是熟练地找寻中间问题的基础。对此,可通过应用题的扩缩变换,帮助学生了解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特征。l、缩编训练。把两步计算应用题压缩成一步计算应用题。如:红星商店有食盐160…  相似文献   

17.
两步应用题,是在学生掌握了一步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两步应用题实际上是由两个有密切联系的简单应用题组合而成的,它实际上隐蔽了第一个题目要解答的问题,即中间问题。解答两步应用题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所以,教学两步应用题,  相似文献   

18.
有些教师在教学多步计算应用题之前如两步计算应用题,总是先出示两道一步计算应用题,让学生轻松解答后再拼成例题。持这种观点的老师认为,学生有了准备题作“桥”,于是能顺利地解答新的例题。殊不知,多步计算应用题并非是由几道相关联的一步计算应用题简单结合而成,因为其数量关系复杂了许多,在条件和问题之间多出了一个或几个“中间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中间问题”才能顺利解题。因此,学生只有具备了将多步应用题“拆”成多个一步计算应用题的本领,才能抓住“寻找中间问题”这一关键。如果老师用长期的“合”替代了学生自己“…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说,学生解答只有两个已知条件,又要先求出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再求和的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感到困难较大。现在,笔者想就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提出一个教学设想。一、揭示“变因”,沟通联系教学这种两步计算的加减应用题(下称“两步应用题”),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揭示一步应用题变化发展为两步应用题的“变因”,由此沟通两步应用题与一步应用题的联系。“变因”就是求出题目的所求问题的结果的一个隐伏着的条件。  相似文献   

20.
第四册教材中“两步计算的应用题”例1是加、减混合应用题,是学生学习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的开始。从解答一步应用题到解答两步应用题,不仅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转折点,也是解答多步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的关键是指导学生根据题里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恰当地提出中间问题。为了让学生过好这一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