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每堂课都有一定的新知识,要使学生从旧的知识很快转过来,肯定有个过渡。再加上学生一下子从自由活动进入学习状态也要有个过渡,这就需要教师运用精心的导入语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并使他们沿着我们引导的思路进入学习状态。导入,就是运用导入语或一定的情景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情境的方法。有效地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我们必须要把“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 ,在英语教学中 ,首先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培养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兴趣 ,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一、以新颖的方式方法导入新课 ,使学生在课的开端就具有积极的学习兴趣。1.复习过渡 ,导入新课。知识是连贯的、系统的 ,新的知识是在旧有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前先复习旧的知识 ,以旧带新 ,自然过渡 ,学生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并使之…  相似文献   

3.
一、导入要新,以兴趣引发思维所谓导入新,就是要在一节课的起始阶段努力寻找一个新的着眼点,从一个新的角度,采用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或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心理与思维在短时间内兴奋起来。1.由现有知识导入,手法要新。任何新知识都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旧知识导入新课的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人入胜的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有趣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能调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将新旧知识有效地结合起来,更可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课前可以将课文当中精彩内容提取出来呈现学生眼前,通过课文内容将学生吸引住,也可以向学生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注意,可采用复习旧知识导入,无论是采取什么的导入方式,都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学取  相似文献   

5.
吕金仙 《学子》2013,(9):34-3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导入的火花点燃新知的火焰呢?一、以旧引新,促进迁移由于数学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应该以旧知识作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吕金仙 《学子》2013,(11):34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如果设计得好,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参与学习,又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收到先声夺人的效果。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借导入的火花点燃新知的火焰呢?一、以旧引新,促进迁移由于数学教材是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因此每一个新知识都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的,新知识的学习应该以旧知识作为基础。因此,当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比较紧密的时候,我们可以把与新知识中有关的旧知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一、设计认知结合点,使学生会学课堂教学一定要在“认知结合点”上做文章,要把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结构紧密相连,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教学内容。1.创设旧知结合点。任何知识都是整体认知结构上的一个点或一个结,离开了认知结构,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基础。知识只有在整体联系当中才能真正被理解、被掌握。也就是说,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伸和发展起来的,要么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成的,所以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最…  相似文献   

8.
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学生在心理和知识上做好学习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课堂就像磁石一样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绪也和教师相互交融,从而使教师所讲知识融于学生的思维之中. 1.温故知新导入法.这是常用的、传统的导入法,它利用教材知识结构循序渐进的关系,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以加强知识结构的纵横联系,比如在讲述定语从句时,教师可先从学生学过的动词不定式作定语的句型导入.如:This is a nice room to live in./ This is a nice room which we can live in.把句中的动词不定式改为定语从句,学生从这种句型的变化中悟出一个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动词不定式的作用相当于定语从句,教师接下去讲述定语从句也就不显得突兀.这种由复习旧知识导入新知识的方法,符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排除学生理解新语言知识时的障碍,为新语言知识的教学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9.
新课的导入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新课导入的技巧,运用丰富多样的导入方法开展新课学习,从而达到引人入胜效果,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与兴趣,让学生乐于接受语文新知识.一、以讲故事法进行新课导入故事导入法,即把教授的新知识融于故事中,使教学更为生动而形象,从而让学生于不知不觉中融入最佳学习情境界.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往往喜欢听故事,在故事中展开思维、想象.因此,教师在新课导入时,可以引入相关故事.如教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教师可导入:有一个这样的传说,女娲造人后,低头一看,她的子女们生活在一片白色海洋之中,她觉得色彩单调,缺少生机.于是,就用补天剩下的五彩石磨成粉末,撒于人间,从此之后,大自然中便有了姹紫嫣红、绚丽多姿的花朵.当然,这仅仅是个传说,花朵的万紫千红有其科学解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说明这个原理的课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样,将学生从故事引入到新课的教学,能更好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起学生学习与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0.
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新的教学活动开始时,利用各种教学媒体,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其主动学习新知的一种教学行为方式。随着教师素质的提高,理念的革新,教学媒体的发展,导入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1以旧拓新承前启后这是一种常用的简单的导入方法,是从旧知识入手,复习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学习目标。以旧知识为基础发展深化,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明确探索目标,从而进入新教学内容的学习。它以回忆、提问、练习等方式复习旧的教学内容,从旧教材的连接点上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可见,课堂教学的开头是多么的重要。一节高质量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其导入必须要十分精彩,精彩的开头就像磁铁,牢牢地吸引着学生思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论述了悬疑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时政导入、联系实际导入等常见的导入方式。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无论是授新课,还是讲习题课,都要注意如何导入的问题。如果新课导入设计得体,就能牵引整个教学过程,收到先声夺人、一举成功的效果。一、设疑导入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关键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为此,可采用布疑阵、设矛盾等方法,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识。随着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会感到学习的乐趣。二、温故导入法数学知识是系统化、循序渐进的。教师只有从复习已有的知识出发,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旧引新,以旧探新,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与共同点上充分展开思维…  相似文献   

13.
教学导入:师范生应具备的课堂教学技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入技能的方法 1.复习导入法.科学知识是系统连贯的,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接受新知识,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忘记了,或淡漠不清,接受新知识就会发生困难.  相似文献   

14.
易容春 《考试周刊》2014,(66):64-64
<正>"万事开头难",这一关把握得好,课堂教学就成功了一半。为此我认为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好的导入能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有一种想听下去的欲望。所以,好的导入可以起到桥梁作用,能巧妙地把旧知识和新知识紧密联系起来。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教学伊始的导入,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二十年来,我一直努力探索和试验,总结出了数学课的几种导入方法.一、温固知新导入法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例如,在讲切割定理  相似文献   

16.
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导入非常重要,其不但能够让学生快速地参与到数学学习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还能让数学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的学习观。一、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导入方法,也是"温故而知新"的一种教学导入方法。在通过复习导入法来进行教学导入时,教师不但要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紧密联系起来,还要注重教学导入的联系点、问题情境的设置,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营造气氛。例如,在  相似文献   

17.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同化的过程,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旧知作基础,学生学习新知就无从谈起.在讲新课时,导入的方法很多,但它一般上接"基本训练",下延"新知讲授",无疑要起"承旧启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组织导入新课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旧引新、推陈出新,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准备."以旧引新,推陈出新"往往容易使人误认为导入新课就是罗列一下与新知学习相关的旧知;其实不然,因为认知结构中有无可利用的旧知是问题的一方面,旧知是否已进入准备接受新知的状态是问题的另一方面.所以,导入新课要取得理想效果,就应致力于显露、突出旧知中蕴含着新知内核,设法使它"活"起来,对新知充满着强烈的吸附性、摄取性,增添同化新知的活力;而不应不管旧知和新知间切合性、交融性到底如何,仅简单地呈现新知.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英语的新授课教师都很重视,但复习课很多情况下只是对旧知识进行机械操练,这样就很容易使课堂变得枯燥乏味,从而降低复习效率。作者思考了如何在复习课上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英语复习课的效率。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听故事是他们的本性,以故事导入课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能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情境中,提高复习效率,激活复习课堂。  相似文献   

19.
在讲新课之前,有一个好的导入,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就新知识的导入而言,要合乎学生的认识规律,能和学生的旧知识有比较好的衔接.导入,其实也就是提出问题,也就是设问.导入也好,提出问题也罢,设问也罢,都应该是学生能够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以加以推广应用的.适当的导入,要真正实现人人开动脑筋,积极思考,也就是学习活动应成为学生真正地、积极地、主动地建构,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看似联系的汇集.从这样的角度分析,笔者认为,现行高中教材中,在正弦定理的编排中,就存在突出的导入不自然、不合理的问题.教材中,讲正弦定理时,首先由Rt△ABC(如图所示),已知BC=a,AC=b,AB=c,则有sinA=ac,sinB=bc,sinC=1,即c=asinA,c=bsinB,c=csinC,得出asinA=bsinB=csinC.(*)于是,“那么,在任意三角形中,这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呢?下面我们用向量来研究这个问题.”用向量方法,证明当三角形ABC为钝角三角形时,也有(*)式成立,同理也可证,当三角形ABC为锐角三角形时,同样也有(*)式成立.所以对于任意的三角形ABC,(*)都成立[1].但,对于三...  相似文献   

20.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同化的过程,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如果没有旧知作基础,学生学习新知就无从谈起。在讲新课时,导入的方法很多,但它一般上接“基本训练”,下延“新知讲授”,无疑要起“承旧启新”的“桥梁”作用;也就是说,组织导入新课必须要考虑怎样以旧引新、推陈出新,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准备。“以旧引新,推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