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3 毫秒
1.
谚语和俗语是文化的载体,是一个民族语言的精髓,更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从俄语谚语俗语中可以了解到俄罗斯民族的饮食文化、动物意象、宗教思想观念,同时还体现出了浓厚的民族特点。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跨文化交际中的俄汉语谚语和俗语的民族文化差异,总结课程设计的优缺点,以完善今后的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一个民族的谚语,是这个民族世世代代经验、观察和思想、信念的记录。因此,民族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及其沿革,必然会在该民族的谚语中留下自己的印迹。这种印迹,我们称之为民族社会文化在谚语中的投影。本文所探讨的,是维吾尔族社会文化在本族谚语中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汉、英谚语来源的分析来对比谚语的文化含义,对谚语在反映宗教思想、反映道德观念、反映对自然的认识和反映生产经验等方面的情况加以研究,从中发现,不同民族的一些文化因素蕴涵在谚语中,在谚语中认识民族文化,比较文化异同,不仅是研究语言的方法,也是研究民族文化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4.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 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 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金明华 《文教资料》2010,(23):48-49
谚语是人民群众长期生产和生活经验的总结,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反映深刻的道理。学习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本文通过对中韩女性谚语的比较,希望读者更清楚地了解中韩女性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谚语是语言中的精品。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试图对英汉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中的谚语进行对比,把谚语当作窥探文化的窗口,使学生更深入地领会两种语言的奥秘,帮助他们从新的角度了解两个民族文化的异同。本文试图借助语用学的观点,对英汉谚语的翻译方法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一个民族生产、生活经验和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的生动体现。文章试图从文化语言学的视角,对比分析在汉维谚语中的六畜所反映出来的两个民族间的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9.
谚语是文化的载体,反映了本民族的文化特色,谚语的翻译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影响谚语的翻译因素有很多,译者不仅要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更要学会综合考虑影响其含义的因素,灵活运用多种翻译策略和方法,使读者从译文中欣赏到异国风情和异域文化。  相似文献   

10.
英语习语和谚语当中含有动物词汇的语句很丰富。翻译这些习语和谚语时,我们不仅要注意它们的字面意思,更要留心它们含义深广的象征意义。因为它的象征意义是一种永久性的文化沉淀现象,是由于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审美心理的不同而产生的。本文对于动物词汇习语和谚语的翻译做了初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1.
英格兰是英语的发祥地,流传于英格兰民族的谚语极为丰富,这些谚语反映出英格兰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的特征,其中,反映英格兰民族性格特征的谚语很多。了解英格兰谚语进而研究英格兰民族性格是跨文化交际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一、崇尚美德、爱...  相似文献   

1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汉英谚语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标准,道德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很多英汉谚语反映了中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道德观念,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谚语中所反映的不同道德观念,可以加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提高正确理解、翻译和使用英语谚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谚语是英语文化中的瑰宝。本文从盎格鲁·撒克逊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特定历史、自然环境等角度对英语谚语进行了探析 ,揭示了英语谚语的民族性。  相似文献   

14.
谚语具有文化特殊性,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文化背景。其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地理、历史、社会结构、社会观念和态度。本文旨在透过中西文化差异视角探讨谚语翻译的几种方法,为进一步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及跨文化交际铺设更广阔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谚语作为口头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经过千年的口传心授,以口传性、活态性、俚俗性、精炼性为四大表征。谚语是一部集传统文化、科技文化、民族文化等于一身的"百科全书",涉猎之广,无任一部书籍所能及。谚语是大众思想的主要文化载体,有着巨大的历史惯性,其通过对传统文化进行俚俗性和民族性的转化,构建普遍的文化认同,让传统文化在民间流传千年。当代对谚语的研究工作核心是扬弃继承,转化创新,把握民间谚语的整体走向,搜集、整理并推广那些体现时代特征和民族优秀文化的最新民间谚语,构建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6.
英汉谚语与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汉谚语是英汉民间文学艺苑中的两朵奇葩,它们不仅凝聚着民族的经验和智慧、表现了英汉民族创造语言财富的艺术才华,而且由于谚语依存于民族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的特定历史、生活习惯、信仰,自然环境等密切相关,因而英汉谚语还形象地反映了各自民族独特的文化。本文从宗教、动物、农业与航海、酒和龙凤文化几个方面对英汉谚语所反映的英汉民族文化作了比较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英汉谚语的文化分类及其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汉谚语包含着各自民族的丰富的文化意蕴。从文化的角度来给英汉谚语分类更能体现英汉文化间的异同,也为英汉谚语的互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谚语翻译中文化因素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翻译的成功与否。译者应从文化的角度考虑,恰当地采用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刘丹 《林区教学》2015,(1):43-44
谚语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传承并应用至今的语言精华,是纷繁复杂人类生活图景的完美再现,是人类智慧的百科全书。就其特征而言,谚语是价值坐标中朴素的世界图景,基于种族禀赋和历史传统,是一个国家文明、一个民族心智的砥柱中流,是一个民族生存地域、精神空间的重要装备。谚语中的女性形象成为近年来语言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对象,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积极探索。基于此,对俄谚中的女性形象原型进行管窥,以期帮助读者更深刻地了解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谚语是一个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语言的精华。学习和研究谚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中国和韩国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但由于两国所处环境、历史、文化、生活习惯以及思维方式的不同,使谚语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本文试图通过对中韩谚语的比较,希望能对增进中韩两国文化的了解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雏吾尔和哈萨克两个民族自古生活于同一个文化区,同属突厥语民族,由于经济结构相同和文化之间的交流,构成共同或相似的文化特质,其中谚语就是显著一例.谚语产生年代久远,内容包罗万象,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和知识宝库.运用民族语言学及其研究方法,例举维吾尔和哈萨克两个民族三个“水平级模式”的古老谚语,不仅指出两个民族谚语的共性、交流和演变,而且揭示和探讨了两个民族共同或相似的传统精神特征和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