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把教育学中的“隐性课程“的相关理论引介到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发掘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隐性课程因素,并对如何开发、利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进行初步探讨,此次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它对学生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结合广西民族大学校园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实践,阐述了隐性课程的内涵和特征及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功能,并对如何更好发挥隐性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多途径的课程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3.
纪晗清  李丽 《黑河教育》2012,(5):46+3-46
新课程改革对地理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一时代需要,地理教师应充分挖掘隐性课程资源。地理隐性课程开发需要尊重地理课程的特殊学科属性与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文结合课堂教学案例,从问题、评价、反思和师生互动四方面探讨课堂隐性课程的开发途径。  相似文献   

4.
学校课程是由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共同构成的,但在学历社会和功利价值的影响下,学校教育中更多的是关注显性课程对学生的作用,片面的强调显性课程的重要性,而忽视了隐性课程的教育功能。本文尝试通过开发校园文化和班集体这两个重要环节探索学校隐性课程开发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三个主要问题:过多注重物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而忽视文化、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亚文化”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在互动层面隐性课程资源开发上,忽视学生与学生这一互动层面的隐性课程资源开发。这些问题阻碍了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7.
对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施隐性课程是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大学生的必要条件。当前高校隐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还处在“粗放型”水平,缺乏对实际情况的考虑。深刻认识、反思当前高校隐性课程开发的现状,进而提出在隐性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校隐性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然而人们关注的主要还是显性课程的有效教学,忽视了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对隐性课程与有效教学的关系研究甚少。本文就开发信息技术隐性课程,促进信息技术的有效教学,谈谈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隐性课程是课程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种种原因,成人教育中的隐性课程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忽视。鉴于此,本文试就成人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意义及开发实施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课程项目化已成为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在实施项目化教学中,重视显性课程建设的同时,更要关注隐性课程的开发,本文就《农用化学品品质检验》课程项目化教学中隐性课程的开发实践,提出加强多种方式开发项目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以充分发挥隐性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等职业院校在课程的开发和建设中,应充分重视隐性课程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使受教育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以迎接未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介绍隐性课程和教学机智的内涵和作用,阐述如何在课堂中开发积极的隐性课程,发掘教师的教学机智,实现隐性课程和教学机智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是化学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隐性教育素材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教学中的隐性课程分为三个层面:化学教材层面、化学课堂教学层面以及化学课外活动层面。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利用和开发隐性资源,有时可以发挥令人意想不到的作用。因此,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如何开发、利用课程中的“隐性”资源成了当前教学中必须深入研究和思考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阐述国内外学者较为关注的有关隐性课程的概念及特点,探讨了隐性音乐课程的资源及其在成人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就如何在成人音乐教育中开发和利用隐性音乐课程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兰 《教师》2009,(15)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隐性课程意识是教师时课堂中隐性课程的认识、产生效应的反思和对其各影响因素的调整、控制,包括物质环境、教师自身、人际关系以及价值观等很多的因素.加强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隐性课程意识的培养和转化是使课堂教学有效发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基础教育的教育者要理解隐性课程的内涵,在明确校本课程中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的关系后,从隐性校本课程的内容出发来对其进行开发,以充分发挥其功能。  相似文献   

18.
“隐性课程”并非从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课程”的概念,从这一名称出现之日开始就是一种无奈的代指,不等同于一种课程类型。因此隐性课程的“开发”也不同于常规意义上课程的开发。在我们对隐性课程进行“开发”时,要明确其中“开发”的特有内涵,注意“隐性”本身特有的价值,切勿将“开发”异化为“控制”。  相似文献   

19.
如何在电大学生中推进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目前,在课程设置中,显性课程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是知识与技能教育,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与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除在显性课程中的人生观、心理学等课程中有理论学习外,更多的锻炼与实践环节便是由隐性课程的潜移默化作用来完成的,所以隐性课程的开设对推进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生命教育逐步成为教育新热点,在我国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为能有效实现生命教育培养全人的教育目标,开发与之相符的隐性课程是不可或缺的。隐性课程的开发有利于生命教育更全面、持久的展开;有利于生命教育在情感,意志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因此,可以从学科教学层面、课外活动层面、物质层面与行为层面开发,发挥隐性课程在生命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