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教育科研写作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支持力量。新沂市教师发展中心通过加强教师写作培训,唤醒教师的教科研写作意识;鼓励教师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写自己熟悉的内容,拓宽教科研写作途径;通过开展专题写作、论文评比、征文、课题研究等活动,提升教师的教科研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著名特级教师的教科研经历,说明中小学教师从事教科研32作对教师的教育观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它也是教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获得与形成的过程。所以,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教科研工作具有课程的功能。将中小学的教科研工作课程化具有现实的可能性、必要性。作为课程的教科研工作有情感、自主、发展、全员的特征和表现形态。将中小学教科研工作课程化,必须确立相关的目标与标准、课程的类型,积极开发教科研课程的资源.促进教科研课程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教科研成果也不断涌现。学校教科研成果主要指教科研课题论文和教学、教研论文成果。学校在加强教科研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中,需要引进外面的一些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科研成果,但也需要将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予推广应用,来加强学校教科研气氛,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提升学校“科研兴校”的品位。本文就此问题谈一些做法和建议。一、召开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教师课题或论文成果学习研讨会,要每学期开一次,学校教科处在开此会之前,先收集本学期教师的教科研成果,并汇编成学习材料,提…  相似文献   

4.
集思广益     
搞教科研要从简单处入手 教育科学研究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根据概念、判断和推理的抽象性,教育科学研究至少有四种层次,即直觉观察水平、探索原因水平、迁移推广水平及理论研究水平。每一水平的教育科学研究成果,都能或多或少地从一个方面反映特定教育现象的真理性。广大中小学教师在从事教科研之始,完全可以从解答直觉观察水平的教育问题入手,例如,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一节课能识多少个字?男女学生识字方面有什么不同特点? 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和层次。中小学教师所写的学习心得或经验总结,以及很多中小学通过推广先…  相似文献   

5.
朱金欣 《师道》2005,(8):12-12
教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手段,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学校要走发展之路离不开教科研,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也离不开教科研。作为主体的教师在实际中如何认识教科研呢?据调查。大多数中小学教师并不愿搞教科研。教科研,正离一线教师越来越远。原因主要如下:  相似文献   

6.
侯耀先 《教育探索》2007,(10):100-101
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受社会因素、学校环境、家庭环境、自身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提高陕西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必须提高社会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学校环境条件,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消除家庭对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支持教师的专业发展;增强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7.
教科研工作是现阶段我国中小学各科任课教师应当承担的重要工作任务之一,全面梳理分析导致中小学教科研工作“异化”的主客观原因,并且制定和运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有助于支持和促进中小学教师教科研工作的科学健康有序开展。本文将围绕中小学教科研“异化”原因及对策,择取两个具体方面展开简要阐释。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是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产生了明显改革效益的教学方案或教育改革成果.通过对四川省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成果库建设需求调查,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素养普遍不高,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为教学经验总结,喜爱的成果仅三成为课题研究成果,检索教育科研成果时偏好的成果形态为成果内容,喜欢通过检索关键词和...  相似文献   

9.
教师作为研究者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时髦话语。不少人就教科研的地位、作用和方式作了大量的论证,但是,身处其中的广大中小学教师是如何看待教科研的?教师对教科研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如何?对此,尚未见到充分的调查分析。教师持什么样的教科研观将直接影响到教师采取什么样的教科研行动。鉴于此,笔者于2003年在北京、青岛和浙江等地教育硕士课程班中就“当你看到教育科研一词时想到了什么”和“对你来说,教育科研意味着什么”两个问题,对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观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的结果与一些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对教育科研…  相似文献   

10.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化,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开展教育科研,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教育科研的成败,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密切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是基于学校实际工作,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侧重于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与策略选择.郑金洲指出,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不仅包括课题研究,还包括学术报告、理论学习、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教育论坛、论文评比、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编辑文集、出版刊物等.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范围比较大,但是其规范性和学术标准是不能降低的,否则就是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庸俗化,进而失去了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是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素质。近年来我国有学者开始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核心素养问题,但采用规范的方法研究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成果还较少见到。本研究运用文献法、德尔菲法和统计法研讨了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并分析了品德修为、知识涵养和教学能力三维度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核心素养模型。该模型可以为中小学选聘教师、开展教师培训、评估教师绩效及中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利用具有良好信效度的《教师自主问卷》,对我国17个省份两千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发现,中小学教师自主整体上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教师自主四个维度上发展不平衡,表现为自主意愿强烈,自主体验和自主抉择次之,自主行动较低;整体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但在自主意愿维度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在自主行动维度上,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不同学段、地区、教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高职称的教师显著高于中级和初级职称的教师,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城市教师显著高于村镇教师,教龄为11~15年和26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5年以下的教师。基于调查结果,文章也提出了策略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自主水平,促进教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对113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问题及原因.研究发现,中小学教师实施课程标准有诸多优点,但存在以下问题:(1)男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可度低,教学中较少根据课程标准调整教学内容,课程实施反思不够、满意度低.(2)与26-40岁的教师相比,41-60岁教师对课程标准的熟悉程度和认知度较低,教学中对课程标准的重视度不够;41-50岁的教师对课程实施的反思及满意度较低.(3)与小学教师相比,中学教师对课程标准的认可度、使用度以及对课程实施的满意度都较低.本研究基于活动理论构建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活动系统,并借此框架,从性别比例失衡,男、女教师群体人格特征不同;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存在“群间差异”;中学教师“群体共性”:多压力源下工作压力增大;“为考而教”的传统惯性等方面分析上述问题存在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特点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1222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其教学自主性的特点。研究发现:(1)教学自主性的教龄和学校类型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有非常显著的交互作用。中学与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显著差异主要体现在目的性、自发性和责任性三个维度上,小学教师显著高于中学教师。教师教学自主性各维度上均有显著教龄差异,教龄6—10年小学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处于低谷期;(2)教学自主性的性别和学历主效应非常显著,两者之间交互作用非常显著。教学自主性各维度均表现为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本科教师显著高于专科教师;(3)小学教师教学自主性的职称主效应非常显著,而中学教师职称没有显著主效应。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对美国顺利的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美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所呈现的评价目标具体明确、评价模式层次清晰、评价组织多样化、评价注重教师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成果以及评价过程具有连续性和系统性等特点对我国开展中小学是专业发展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价值。本文以此为参照提出我国开展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评价应加大对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的重视程度、对教师专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注重评价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及完善教师专业发展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采用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对1 228名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安徽省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处于中上水平;性别、年龄、教龄、学历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个体因素;职务、学校属性是影响乡村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的工作因素。因此,有必要重点培养和提升女教师、青年教师、高中教师和高学历教师的心理资本水平,促进乡村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合作研究共同体是在顶岗支教实习基地建立由课程与教学论专家、基地学校在职教师、实习教师组成的合作研究团队,是适应教师教育改革趋势的一种新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践表明,这一模式对教师专业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实习教师的道德观念得到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得到提高,就业观念得到更新;在职教师的新课程理念转变成了教学行为,教学设计能力得到加强,教育科研能力得到提高,教育技术能力得到加强;课程与教学论专家的授课内容针对性加强,研究视野拓宽。  相似文献   

18.
谢华  赵雪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3):120-12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对四川省和重庆市的15所农村中小学调查分析后认为,"不研究、不合作、不反思"是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校本教研、教师合作、教学反思"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的重要举措,在教育均衡化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中小学教学名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对教学规律具有科学系统的认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其专业成长既需要外力助推,也需要内省式自我发展。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依然存在发展目标功利性较强、理论与教学实践脱节、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较弱、系统化的专业引领欠缺以及反思教学与行为转化意识欠佳等问题。原因在于名师的专业成长受社会历史文化、教师自我理解与身份认同、实践共同体的共建共享等多重因素共同制约。因此,新时代中小学教学名师培养需设定"以师为本"的培训设定、构建"需求为基"的培训内容、创新"多元参与"的培训方式、实施"行为导向"的培训评估。未来的中小学名师培养要实现四个转变,即培养目标由"外促"到"内生"、培养方式由"共性"到"个性"、培养内容由"反思"到"建构"、培养价值由"个体优秀"到"群体共生",进而促进中小学师资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Language teachers’ struggles for professional legitimacy have emerged as an area of interest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teaching research. Grounded in Wenger’s concept of ‘trajectories of learning’, the current study explored the fight for legitimate status of two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anguage teachers in Vietnam. Data for this article were collected through life-history interviews in which the two participating teachers were encouraged to tell stories about the early days of their teaching careers. The findings of the study reveal that the participants struggled for professional legitimacy during the early stage of their teaching careers. Beyond the school setting, the two teachers encountere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their teaching profession as teaching languages to young learners was not highly valued in society. Based on the findings, the study pointed to the issue of power relations which, although regarded as a barrier to teachers’ professional legitimacy, is not adequately addressed in the concept of ‘trajectories of learning’. The study also revealed some implications for legitimising langua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