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多元化重写文学史的倡导下,文学史写作与研究仍需遵循一定的规范。文学史写作应遵循求"真"精神。所谓"真"的精神,即对文学历史抱以真诚而非凌虐、同情而非苛责的态度。"真"是文学史写作者保持文学史独立性的根本前提和最高原则。  相似文献   

2.
王佳 《现代语文》2010,(4):143-144
在语文教学改革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写作教学的改革。倡导新理念,树立新导向是近十年在写作教学改革方面的主要努力。而新理念、新导向的核心则是提倡写"真情实感"。[1]最终归结为"真实"二字。这同时也是新课标作重要的课程目标之一。这种“真”不仪体现在学生作文当中,  相似文献   

3.
习作教学"十步法"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激活情趣、准确审题、启迪拓宽、体验生活、感言自如、写作吐真、风采展示、开放点评、创新批改、反思提升等步骤。  相似文献   

4.
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教学亦是如此。“我”“真”“美”是本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指导中总结出的三字“经”。“我”字体现的是以我为主体的写作理念;“真”的情感是写作的动力;“美”的语言则彰显出个性。  相似文献   

5.
王国维《人间词话》之"境界说",是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继承和发扬,又是对西方美学哲学思想的批判吸收,其标举的"境界说"所体现的基本情致在于"真"之表达。凡"有境界"之词,在于境界之"真",带有赤子之天然本真,其景其情真切直观,不为雕琢,浑然天成。"境界"之所谓真景真情,是能够令人有"不隔"无碍之感,直至其中景而能深感其中情,故言真贵于美。因此,"真"作为王国维"境界说"的内核质,乃是王氏《人间词话》的中心要义。  相似文献   

6.
金雪芬 《考试周刊》2011,(54):67-69
"言"和"意"的矛盾统一关系是言语的基本矛盾,是语文学最基本的范畴之一。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言"和"意"存在一定的动态转化关系。"意"是个性化"激情"阅读的根本,它既是阅读的前期准备,又是阅读的主要目的,还为写作的蓄"意"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同样,"意"是写作的"催情剂",没有"意",谈不上"言"。只重视"言"而忽视"意",无异于舍本逐末。个性化"激情"阅读与"催情"写作两者并举,方能实现"言"和"意"的高度统一,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相似文献   

7.
面对全球性的现代化大潮,牟宗三致力于为儒学"开出"以科学和民主为主要内容的"新外王"。他认为,就特征来讲,西方哲学是"理性的架构表现",而中国哲学是"理性的运用表现"。为了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形上层面由"理性的运用表现"通过"曲通""转出""理性的架构表现",而此"曲通"即是"良知的自我坎陷"。进而,为了在现实层面促进科学与民主,牟宗三提出了"三统并建说",主张通过"肯定""道统"以稳住儒学之传统慧命,"开出""学统"以建立科学知识,"继续""政统"以确立民主政治。在这"三统"当中,面对现时代之需要应以"学统"和"政统"为主,但"学统"和"政统"的根本还在于"道统"之"肯定"。  相似文献   

8.
陈洁 《考试周刊》2012,(34):80-81
副助词"は"和格助词"が"在日语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正确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难度,是日语学习当中及教学当中的一个难题。本文主要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分析对比"は"和"が"的使用方法,来进一步解释说明"は"和"が"之间的关系,由此达到为日语学习者特别是初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张群 《文教资料》2010,(21):29-31
法国"原样派"领袖菲利普·索莱尔斯超越了"新小说"的创作方式,其创作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对传统文学进行了更加彻底的反叛,传统文学文本中的组成元素在他的"文本写作"中都不再出现;虽然其后期的创作看似对传统文学有所"回归",但事实上其中仍充满着后现代文本的色彩。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生诗歌写作还能开展起来吗?"当人们对此疑问的时候,我们通过几年的课题探索和教学实践,回答道:只要做好"四助""五导",中小学生诗歌写作是完全可以持续而有效地开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1.
林远程 《考试周刊》2011,(27):62-62
生活至真、至善、至美,作文亦是如此。一切哗众取宠或无病呻吟都不是好文章。作者从教十多载,在"真"字下功夫,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觉得"真"要来自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真"要抒发真情实感,表达个性化的独特感受;"真"要说自己想说的话。  相似文献   

12.
曹魏赋论在经学式微与玄学兴起的哲学背景下,突显出其尚"丽"、重"本"、崇"理"的理论要义和创新调、守复调、开别调的理论批评视阀。在赋论史上,曹魏赋论以创新大于继承的特质开启了中古赋论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活"是变革的前提,是创新的基础。广大教师正在不断地学习新的理念,尝试新的方法,努力构建一个活生生的语文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做法值得一试。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中的"真语言"有助于学生提升话语实践能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构建完整人格。对"真语言"进行本体追问和价值体认,是为了深化其理论建构,以便更有效地指导课堂实践。研究"真语言"的产生之缘、理论之源和实际之效,既是对"真语言"的元理论研究,又是课堂教学发展之道的实践研究,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真"与"美"相得益彰是纪录片最高审美境界,也是纪录片的美学要求和审美追求归属。怎样创作才能实现它的要求和归属,实践界和理论界在长期的探索与研究中,总结出了"跟拍"、"抓拍"、"抢拍"、"偷拍"、"长镜头"等多种创作技法理论。但是,"隐拍"这种最重要的方法,却未得到学术理论归结,诚然,也就导致了这种方法仅掌握在少数有创作经验的实践者手里,使很多没有实践经验的纪录片创作者,特别是初学纪录片创作的初学者,用尽了其它技法也始终创作不出"真"与"美"相得益彰的纪录片来。因此,为探讨与完善纪录片创作技法理论,本文对纪...  相似文献   

16.
习作教学"十步法"是培养和提高小学生习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主要包括激活情趣、准确审题、启迪拓宽、体验生活、感言自如、写作吐真、风采展示、开放点评、创新批改、反思提升等步骤。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商务英语书面表达方式的特殊性以及目前高职高专"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务英语写作"课程教学的改革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壮族评论家、作家,石一宁的写作中有鲜明的少数民族意识。这表现在他对"边缘性"题材的选择,以及拒绝盲目信从中心话语,从文本细读入手坚持对历史和文本进行"真实的追问"上。此外,从石一宁的写作总体面貌来看,他是一位"作家型"的评论家。  相似文献   

19.
“微”时代创新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是当今蕴含生活方式、文化心理与价值认知的时代命题。在"微"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下,"无微不至"成为时代氛围,同时,与之相关的"微"话语、"微"元素、"微"体系也应运而生,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微"文化为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服务,进一步开拓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阵地,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20.
明代晚期著名短篇小说集"三言"当中所塑造的商人形象比过去有了许多新特点:作品通过对商人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经商道路,重义逐利、利欲并重的经营理念,诚信善良、公平厚道的商业道德,知情识趣、恩爱敬重的婚恋观念,真诚友善、同舟共济的友朋关系等的讲述,为文学史塑造了正面的、全新的商人形象。"三言"当中全新商人形象的出现,有多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