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深刻地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习惯是一种学习动力定型,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小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的学习语文的特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预习、阅读、习作等习惯的养成。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严格要求,逐步培养。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促进学生学习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自学能力的形成和人才的成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会使学生受益终生。低年级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因此,必须重视他们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良好学习习惯的教育和养成对于英语初学者而言,其意义重大。作者就良好的英语语言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出了新的观点和思路。论述了英语学习者良好学习习惯养成历经习惯选择、接受和模仿阶段;习惯强化和巩固阶段;习惯自动化、习惯迁移和习惯发展阶段。探索英语初学者良好学习习惯养成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4.
习惯是人在长时问里逐惭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行为、倾向,具有相对稳定的特征。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人一旦形成某种习惯,其行为举止就趋于该习惯所产生的结果。良好的习惯可使人做事找到捷径,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学生的学习也是如此,必须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一学生是从小学向初中转轨时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对今后的学习会产生长久的影响,故培养初一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李凯 《林区教学》2014,(11):111-112
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令其终身受益,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其不仅需要学生自身的领悟和实践,更加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和计划的正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班主任如何发挥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方面的指导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之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6.
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贯穿于整个语文学习过程。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关键在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7.
教育就是养成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学习、锻炼身体的习惯等等。儿童时代是一个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其中学习习惯决定学习成绩,是学习品质的行为基础,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巩固并升华,就成为一种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小学阶段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掌握合理的学习方法,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是学生获得良好学习成绩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我国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在小学阶段强化养成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达到培养其良好道德素质的目的,这是小学教育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叶圣陶先生认为教育从简单方面说,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数学而言,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也极为重要。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能有效地克服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不良的学习习惯,会引起学生隋绪低落,学习意志消沉,以至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0.
学习习惯对学习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提高学习质量,更会影响个体的成长发展,对其行为的养成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习惯注重从小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处于接触知识的初期阶段,教师、家长等在此时对他们进行习惯养成的相关介入,能够帮助他们更为有效地获得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将结合个人教学经验,以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的学习习惯养成为研究对象,从听、讲、想、看四方面谈学习习惯之养成策略,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是一生的重要财富。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而1、2、3年级又是关键期的初始期。所以能否从小学低年级开始重视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影响其性格、能力、身体等各项素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学好语文重在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关键。语文学习同样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根据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可以从诵读、留心、积累、思考、阅读、练笔、书写等方面人手培养。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可以提高其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文玉珍 《广西教育》2013,(28):63-63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才能集中精力,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健康成长。反之,坏习一瞬不仅降低学习效率,而且有损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4.
古人云:“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就是说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对学习将会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但是如果形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对学习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因为积重难返,印经过长时同形成的思想、作风、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心理学研究表明:尽早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终身发展是极其重要的,那种忽视学习习惯的倾向相当错误也相当危险。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明确哪些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每个人都不同,有百条千条。根据起始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整理归纳出目前起始年级学生必须特别重视的十条优秀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5.
一、以目标为导向,以具体目的去牵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以长远的学习目标为导向,使学生明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道理。要达到长远目标,首先要从近期的具体目的开始,要从眼前的学习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有可能达到近期目的和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16.
王海新 《考试周刊》2012,(16):76-76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机,努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李正起 《成才之路》2009,(11):68-68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自动化了的行动方式,习惯属于行为系统。要想养成良好的习惯,就要先确立正确的学习规范,再严格按照规范去做。良好的学习习惯与科学的学习方法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给人的行为以巨大的力量,就会摸索一套适宜自己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情不稳定,自觉性较差,可塑性较强,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数学学习的规范,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8.
金霞 《甘肃教育》2011,(20):84-84
所渭“学习习惯”是指学生的主体在较长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养成的一时不易改变的学习行为。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相似文献   

19.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成功的喜悦这里的“习惯”指的是Pascal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养成的习惯,包括思维习惯、代码书写习惯等。良好的习惯是形成编程素养的前提和基础,不良的学习习惯则会阻碍学生养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20.
当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并非朝夕之事,它需要长期引导,不断培养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不例外。针对不少学生课前不能主动预习,课堂学习不自主,课后又不能及时独立地巩固所学知识问题,我经常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