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金玉 《东南传播》2014,(7):118-120
进入web2.0时代,网民数量急剧增加,网络成为多元声音的集结地。中国进入转型期后,突发公共事件爆发频率的增加使得网络舆情纷繁复杂。网络新闻评论专题作为一种新生的网络新闻报道方式,在网络舆论引导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本文以H7N9禽流感事件为例,结合媒介素养理论、两级传播理论等传播学理论,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网络新闻评论专题在危机事件中的特殊作用,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浅谈网络新闻专题的提升空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搜狐网"成都公交燃烧事件"专题,归纳总结当今网络新闻专题的强势和不足,反思新媒体竞争激烈的时代,网络新闻专题应走的差异化竞争之路,以及如何迎接3G时代手机媒体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3.
网络新闻专题实时性报道、汇集性与拓展性并存、强互动性、多种媒体手段融合的特性使其在舆论引导中有着独特优势,应从精心设置议程、主导舆论导向,加大"互动"力度,讲求评论技巧,培养舆论领袖和多媒体联动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新闻专题实时性报道、汇集性与拓展性并存、强互动性、多种媒体手段融合的特性使其在舆论引导中有着独特优势,应从精心设置议程、主导舆论导向,加大"互动"力度,讲求评论技巧,培养舆论领袖和多媒体联动几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提升网络新闻专题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5.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话语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网络舆论引导成为传播学研究的重点.文章以网络舆论的定义和特点为切入点,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的必要性,探索网络舆论引导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闻奖从第16届开始,将网络新闻纳入评选范围。作为网络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专题成为人们评选关注的重点。中国新闻奖在网络专题评选上有着比较一致的固定衡量标准,然而国外的网络新闻奖评选标准更加多元化,二者的不同也为中国今后新闻奖网络专题部分的发展和评选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孙秀丽 《新闻战线》2015,(7):142-143
网络新闻是当前社会新闻传播的主要途径,是新媒体时代最具特色、最具影响力的新闻形式。网络新闻对舆论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从政治到经济、从国情到民生,从中文到英文,网络新闻涉及很多方面的内容。网络新闻不仅帮助读者获得信息、了解世界、阐明内涵,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着舆论发展方向,对实现社会稳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人人都拥有麦克风的时代"。但网络舆论也是泥沙俱下,良莠难辨,如果任其自然发展,不仅对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不利,甚至会危害到社会和谐,因此必须要站在时代的高度,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牢牢地把握住网络舆论的引导权。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引导问题凸显"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民规模突破5亿,达到5.13亿人。"而大连的网民数量也超过3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9.
我们正处于网络迅猛发展的时代。网络已经成为新闻传播新兴崛起、担当大任的重要传媒。网络新闻专题作为网络媒体的一种重要表现方式,亮点频现,备受关注。网络专题报道形式和军事报道似乎有着血缘一般的联系。学界普遍认为的世界上首个网络专题——1995年《俄克拉荷马州爆炸案》(美国)就和军事有着种种联系。而我国的网络新闻专题的雏形——1999年人民日报网络版《北约空袭南联盟》也是在战争中浴火而生。  相似文献   

10.
众多杂乱无章的单体新闻“集中”和“聚合”起来,形成具有传播强势的网络新闻专题正成为许多网站采用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网络新闻专题发展的时间只有短短的几年,却呈现出许多迥异于传统媒介新闻专题的特性,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链接性: 网络新闻专题利用超文本链接,把有关标题、关键词、重要术语、作者和主要参考文献以及相关音频、视频等信息用指针标记起来,指向有关网络  相似文献   

11.
王会  罗伟 《新闻前哨》2013,(10):29-31
互联网传播环境中,信息传播过载、无序、庞杂、真假难辨。,对此,网络新闻专题则正好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网络新闻专题一方面能够对新闻资源进行全面深度的报道与呈现,另一方面又能体现编辑的态度和思想.对于实现媒体间的差异化竞争及舆论引导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对于“河南幼儿园火灾”这一颇受关注和争议的事件,四大门户网站都制作了新闻专题。本文以此为例.以“议程设置”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网络新闻专题如何整合新闻资源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2.
在新媒体环境下,新闻媒体在网络舆论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新闻媒体在针对新闻事件开展报道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立场以及价值倾向等,直接影响着社会大众对新闻事件所产生的认知,而这也决定了确保网络新闻舆论的规范化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为此,作者作为一名普通的新闻工作者有必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强化展开探究。本文通过对新媒体环境、舆论监督等内容的概述,就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选题与语言的媚俗化倾向、媒介审判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两个方面做出了重点论述,并从媒体自律、法律完善以及社会监督三个层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舆论监督的强化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希望借助以下研究和探讨,对进一步促进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新闻舆论督导的强化,促进网络新闻的良好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融媒体时代,传统的传播模式受到重大冲击,新闻生产和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革,网站想要制作出精品网络新闻专题,就应该顺应趋势,创新策划理念和流程,让新闻专题富有新意.然而,万变不离其宗,优秀的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仍然需要遵循一定原则,包括选题富有特色,善于跨界合作,整体把握内容,创新媒体形式,注重用户体验等.  相似文献   

14.
赵燕 《今传媒》2013,(11):31-32
随着网络新闻影响力的日益扩大,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时,网络新闻更是由于其快速及时、交互性强而发挥着重要作用,新媒体催生新舆情,对网络新闻舆论的良性引导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将着重探讨在突发事件的背景下,如何发挥网络媒体优势,尊重新闻规律,有效引导舆论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叶宽 《新闻前哨》2013,(10):40-41
在web2.0时代,网络新闻媒体不仅是新闻信息的主要生产者,更应成为公共舆论的引导者。本文以网络新闻评论为观察对象,从网民的即时评论、微博对评论的影响、媒体的议程设置这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新闻评论在新媒体语境下面临的问题和日益发挥对舆情的引导作用,进而更清晰地认识网络新闻媒体的定位。  相似文献   

16.
王婕琛 《新闻世界》2012,(9):118-119
网络新闻专题是网络新闻媒体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本文从强化网络新闻专题新闻性、滚动性、互动性和新颖性等角度,探讨了如何适应网络受众不断变化的信息需求,进一步创新网络新闻专题的策划制作,扩大网络新闻传播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周海英  徐晓红 《东南传播》2010,(12):116-119
本文以人民网、新浪网禽流感专题为研究对象,运用框架分析理论,从网络专题栏目设置、架构和内容三大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网络媒体整体能较为客观、完整地报道了新闻事件进程,体现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同时,由于受政府"危机公关传播"策略影响,人民网等以传统媒体为背景的新闻网站,在网络新闻专题的编辑过程中,发挥网络了网络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实现了官方严肃性。新浪网等商业性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在网络专题的编辑过程中更多的是站在受众的角度去报道新闻,以一种民生视角,平视社会和民众。但新浪网受采编权的限制,导致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教化功能尚显不足,且缺乏问题追究意识。  相似文献   

18.
2005年4月初,浙江省记协网络工委组织进行了浙江省第四届网络新闻好作品评选(获奖作品上报浙江新闻奖),浙江在线、杭州网、中国宁波网、温州新闻网、湖州在线、舟山网、萧山网、德清新闻网、宁海新闻网等省内数十家新闻网站(网页)共报送了62件网络新闻作品参评,体裁涉及原创新闻、网络频道、网络新闻专题、互动论坛、传播创新、网页设计等各种网络新闻形式。经评委会认真评选,评出一等奖作品6件,二等奖作品8件,三等奖作品11件。 随着网络新闻在信息传播和舆论宣传中的作用不断增强,新闻网站的主流媒体地位也越来越得到传播业界和广大受众的认可。从浙江省第四届网络新闻评选的获奖作品看,网络媒体在凸现网络新闻特色、发挥网络传播优势、打造网络媒体新闻品牌、形成网络媒体的舆论强势等方面,不仅作出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也实实在在地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可以说,突破三大传统媒体的制约,  相似文献   

19.
首先分析地方政府网络新闻在网络舆论引导中的角色,然后分析当前地方政府网络新闻通过"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以及"二级传播"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实现了正确的引导,最后提出对策建议以更好地提升地方政府网络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20.
何婧 《采.写.编》2022,(7):113-115
本文首先分析了网络新闻评论的舆论导向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于欢案”探索基于热点新闻的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困境,最后从基于热点新闻发展开展连续性评价、利用网络评论交互性开展舆论引导、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舆论引导作用等方面,提出发挥网络新闻评论舆论引导作用的策略,以此使舆论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