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更好的认识中国足球与世界强队技战术水平的差距,提高我国男子足球运动训练水平,通过研究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与国外对手的相关技术参数,提取、分析8项原指标,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提取影响中国男子国家足球队技战术水平的原指标的4个共性因子,解释其含义,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球队胜率与共性因子的回归模型及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讨论。结果显示:共性因子可以为足球技战术训练提出新的参考意义,实践性较强;在共性因子基础上的回归方程与观测值之间的拟合优度良好,实用性、可操作性较强,极具复制性,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因子回归模型的建立可以为足球比赛赛前技战术的训练控制和比赛成绩的预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足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对2012、2013赛季中国足球超级联赛16支参赛队伍在射门、进球等15项原参数指标进行分析,通过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原参数指标的共性因子,建立影响中超球队成绩的共性因子得分标准化变量线性组合式,为球队实力建立评价体系。研究结果:2012、2013赛季中超联赛球队的积分排名与因子分析法所得出球队实力排名有差异,积分排名并不是各球队真实的实力体现,因子分析法对球队实力评价更客观、准确,其得分排名更能体现出球队的实力,对球队延续性的相关研究,所得出的研究成果更准确性、客观。  相似文献   

3.
应用资料查询、录像统计、因子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第19届2010南非世界杯足球赛32支参赛队中反映球队综合能力的18项攻防技战术指标和总积分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传球射门能力因子、控球进球能力因子、被动性与压迫性因子、前场任意球能力因子、抢断因子和越位因子这6个共性因子可基本反映球队的综合能力,其中,控球进球能力因子与参赛队的总积分相关程度最高(r=0.613)、传球射门能力因子位居第二(r=0.419),前场任意球能力因子(r=0.275)、被动性与压迫性因子(r=0.196)、越位因子(r=0.166)、抢断因子(r=0.060)分列其后。该研究对我国男子足球的训练与提高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把2006年第15届世界女排锦标赛的24支参赛队按比赛成绩分为三个组,通过对各组运动员的年龄、身高、体重、克托莱指数、扣球高度、拦网高度6项非技术因素指标运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相关回归分析,找出各组运动员之间在非技术因素上的差距,揭示落后队伍处在世界女排排名下位的原因,为落后的队伍提供运动员选材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TRMP评估足球训练的负荷,简化足球训练中的负荷评价及控制过程。方法:采用芬兰产RS300X POLAR表对鲁能足球学校的U17梯队不同位置队员进行了TRIMP(Stagno算法)的采集,并将获得的数据进行分析,与通过现场采访和标准心里量表调查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所得分训练手段和分时间段指标,与队员训练和比赛的实际吻合;球员在比赛中体能状况以及训练和比赛负荷的差距也可以通过对TRIMP的分析得到概括;可以利用TRIMP评价负荷及判断过度训练和疲劳等。结论:TRIMP的采集快速而简单,可以计算累积负荷量,并且指标可以有效指导训练计划的安排和调整,包括对长期训练计划的制定和临场技战术的调整。为教练的训练监控和计划安排提供理论支持,并期望该探索能在足球训练和比赛中得到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08奥运会女排前四强运动员非技术性指标分布特点及6项技术性指标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本届奥运会女排四强球队运动员的扣球、拦网高度与其比赛排名成负相关,世界强队之间空中优势的比拼与发展已经接近极限,各支球队开始更加注重技战术水平等其他比赛制胜因素的挖掘。这将成为排球运动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现代女子篮球的技战术特点,运用相关分析、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从球队各项技术统计数据的各方面,对12支女子篮球队在北京奥运会女子篮球的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攻防技术指标的高低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较大。并根据研究结果对中国女篮运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2010年南非世界杯足球联赛决赛阶段的32支参赛队以及全部64场比赛中各支球队运用犯规战术的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以期寻求当今世界足坛高水平球队运用犯规战术的特征,为指导今后足球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录像观察等研究方法,对少年男子削球打法技战术的训练方法进行优化,并通过近一年对广东少年男子削球打法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进行跟踪调查,得出结论:优化后的削球打法技战术训练方法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运用多元化训练形式的多球训练法,限制技术条件和赋予比赛任务的比赛训练法及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分解与完整训练法三种优化重组后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有利于削球打法三种核心战术的掌握及特长的形成;赋予任务的指标训练法可提高稳削战术的命中率;加难助力训练法、加难比赛训练法可提高削中反攻战术的成功率;比赛训练法中的以赛带练、以赛促练有利于全面提升核心战术运用能力与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0.
通过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结合现代篮球理论知识,对雅典奥运会中国男篮各技战术指标影响比赛得失分率的关联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中国男篮比赛胜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2分中、3分命中率、2分命中率、抢断、失误、罚球数。建议中国男篮应以内线为主,同时提高外线队员的得分能力,达到内外平衡;加强防守技战术环节的训练,有效地限制对手的得分,达到攻守平衡,是中国男篮制胜的要诀。  相似文献   

11.
对2010-2011赛季欧洲冠军杯32强11项比赛指标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反映技术的共性因子,根据线性方程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在此基础上做分层聚类分析,比较不同类别足球队攻防差异。结果:(1)决定球队技术能力综合因素为攻防效率和攻击性防守两个因子;(2)聚成控制球打法、攻击性防守型、直接式、破坏性防守型战术占优势;(3)控制球打法比直接式打法攻防效率有优势,攻击性防守优于被动防守。结论:本届欧洲冠军杯足球联赛各队攻防效率与攻击性防守因子呈现非均衡化,稳固防守向攻击性防守发展,直接式踢法格局被控制球型打法所打破。  相似文献   

12.
统计分析北京、伦敦两届奥运会男篮比赛相关攻防技术指标,伦敦奥运会男篮整体攻防质量较北京奥运会有了提高,中国男篮下滑明显。运用因子与聚类分析法检验分析所得数据,把相关技术指标分为:进攻因子、反应因子、心理因子和身体因子四个因子,得出这四个因子是决定球队成绩主要因子的结论。聚类分析结果:美国队独归为一类;其他队伍两届奥运会归类有所变化;中国队与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欧洲强队归为一类,相似特征明显。加强与欧洲强队学习交流,提高队员力量素质及在强对抗条件下自身的技战术发挥能力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2011年代表中超联赛参加亚冠联赛的四支俱乐部球队为研究对象,选取16项统计指标,运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对不同战线的技战术加权处理,建立多层级评价系统,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与检验。结果表明:各队为争夺联赛冠军,比赛激烈,而亚冠比赛中,则表现消极,表明中超球队亚冠联赛技战术水平发挥逊于中超比赛,多线作战能力差;各支球队在不同战线表现为:中超联赛〉亚冠客场〉亚冠主场,与比赛实际有较好的一致性;不同聚类数别的权重二级评价系统检验分析表,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数据统计计算结果与比赛实际达到了相互印证的目的,该评价体系对于足球专项技战术评定有一定的价值与意义,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不同比赛情景因素影响下,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过程的技战术表现特征,把握高水平女子排球竞技规律。采用文献资料法和数理统计法,对2018-2019赛季中国女排超级联赛参赛球队的比赛技战术表现进行定量分析和研究。得出结论:1)上游球队体现出较强的主动得分能力,在进攻保障环节也占有明显优势。当球队实力接近时,后排的防守能力往往成为决定球队成绩的关键因素;2)对阵不同实力球队时:越是强劲的对手,本方的扣球成功率和发球得分率越低,对手的自身失误越少;3)主场优势只在实力不均衡的对阵中出现;4)扣球成功率是取得比赛胜利最为关键的制胜要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2004年欧洲杯足球赛16支球队的进球、射门、射门命中率、角球、控球、成功传球、抢断、被抢断、犯规、越位和失球等11项攻防技术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球队技战术能力评价的综合指标。引入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了基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的球队分类方法,该方法在无指导的情况下,通过对自组织学习,实现了合理、科学的球队分类。分类结果客观反映了2004年欧洲杯各队技战术的综合实力,揭示了世界足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并探索出一种合理评价球队技战术水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全国男子篮球甲 A联赛 (CBA ) ,是目前中国国内篮球最高级别的比赛。首钢男篮作为一支老牌甲级劲旅 ,本赛季队伍有所调整 ,新老队员交替后 ,主力阵容重新组合 ,技战术风格随之改变。采用临场技术统计、跟综调研、数据分析和归纳整理等方法 ,对首钢男篮主场比赛进行综述 ,针对主要技战术指标加以分析。旨在为包括首钢队在内的所有男篮队伍及篮球爱好者提供有价值和可借鉴比较的素材 ,使他们从一个侧面了解我国男篮甲级队伍的一般情况 ,以便于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自身的水平。本文分析结果是 :首钢队主场进攻以内为主、内外结合 ;防守以针对性半场扩大盯人为主。全队主力队员特点突出 ,但打球人数过于集中 ,导致技战术变化少。其当务之急是培养年轻选手 ,提高全队整体实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录像观察、比较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对2011-2012赛季CBA总决赛北京金隅队的制胜因素进行研究分析,认为:相对较高的投篮命中率、相对较少的失误、高水平的外援及其在球队中的串联作用、自信顽强的作风等是北京队获胜的重要因素。从战术打法来看,北京队依赖外线进攻,而广东队更强调内线进攻。两队外援实力都较强,但北京队的外援在盘活整个球队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外援的使用与国内球员的培养、外援的引进与球队梯队建设、外援与我国篮球传统风格的融合,以及政府的引导作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