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文章分析数字出版编辑动态、静态两个维度的双重内涵,划分数字出版内容编辑、技术编辑和运维编辑三种类型,提出数字出版编辑外延的扩展性和模糊性问题,并对数字出版编辑的基本素质数字化、出版服务数字增值性特征进行诠释;最后,详细阐述数字出版编辑素质、数字出版编辑类型、数字出版编辑机制这一组重要范畴。  相似文献   

2.
选题策划是一本书的灵魂,选题“金点子”有赖于编辑深入了解国家需求、学科前沿、掌握市场信息基础上的精心策划。精品图书的出版过程,伴随着书与人的共同成长和相互成就。文章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化工过程强化关键技术丛书”(20个分册,1000万字)为例,回顾丛书从选题策划到编辑校对,再到出版,直至营销推广全过程的出版实践,介绍了编辑如何打造精品图书,以及因书结缘成立中国化工学会化工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举办全国性化工过程强化学术会议和丛书英文版权输出到爱思唯尔(Elsevier)等系列出版效应。  相似文献   

3.
编辑、印制和发行是出版流程中3个重要环节,一本书从编辑的精心策划开始萌芽,经过印制的层层工序形成产品,通过发行的不懈努力实现价值,处在三要素头尾的编辑和发行是出版流程与市场衔接的两扇大门,他们在各司其职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叶新 《现代出版》2011,(5):59-61
《编辑人的世界》是一本在美国和中国出版界都有重要影响的经典作品,而我国编辑同仁多次与这本书失之交臂。如果《编辑人的世界》第四版能尽快出版,我国一并引进该书前后四个版本,就是对美国有关编辑资料一次很好的总结,更能管窥美国图书编辑思想的流变。  相似文献   

5.
海边 《出版参考》2007,(2S):16-16
本刊讯该书作者毛鹏1981年调入国家出版局,随后进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先后参与编辑《中国出版年鉴》《出版参考》等刊物,本书即为作者20年来从事编辑出版的工作记录与思考。本书首辑“论文与编辑札记”,从一个编辑的视角大体上反映了出版业改革十多年的历程。若干文章与论点曾为多家报刊转载,如关于出版产业文化性的思考一文在《出版发行研究》1996年第1期刊登后,被黑龙江《出版之友》转载,其中关于我国出版业文化性的特点的论点被《新华文摘》1996年第5期刊载。本书第二三辑为书评文章,包涵广泛,涉及中外古今,文史哲经及科普,充分展现了编辑杂家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今年(2008年)是家父赵家璧的百年诞辰,记录他半个多世纪编辑生涯的《编辑忆旧》和《文坛故旧录》,在中华书局的大力支持下再次出版了。我们又将未收入这两本集子的其他回忆文稿,也结集起来,作为《编辑忆旧》的“集外集”,取名《书比人长寿》,也即将出版。这三本书几乎收齐了他有关编辑生涯的全部论著。  相似文献   

7.
蔡克难 《出版科学》2010,18(2):20-21,24
明确并界定出版与编辑两个概念,指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关系密切,出版活动包含编辑活动,出版活动早于编辑活动。  相似文献   

8.
经过三审认定具有出版价值、基本符合出版要求的书稿,可以进入出版流程的第二个环节——编辑加工。书稿的编辑加工任务应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即本书的责任编辑承担。责任编辑拿到书稿后,不要急于开始通读,应该先检查书稿的内容是  相似文献   

9.
一1989年,分别是日本出版学会成立20周年和日本编辑学校成立25周年。在这一年里,两个单位各自举行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纪念活动。日本出版学会举办了第4届国际出版学讨论会,日本编辑学校则在校内创办了“出版教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0.
龙杰  孙莹 《中国编辑》2023,(3):46-54
出版强国的建设离不开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出版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编辑人才队伍的创新发展。文章基于对“出版新业态”的界定,指出政治能力、编辑业务实践能力和出版经营能力是新时代编辑人才培养的基本范式。文章从国家宏观战略布局、中观高等教育、微观出版企业三个维度,全方位立体化探索编辑人才培养路径,构建“能力—知识—生产—传播—经营—服务”一体化的编辑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积蓄人才动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结合出版业融合发展现状,认为出版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对编辑的核心能力要求主要包括遴选优质内容资源,驾驭新出版流程,适应产品形态变迁,掌握新的营销和传播手段四个方面;同时,出版融合发展要求传统出版机构建立新的编辑人才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12.
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出版是对传统出版的超越,但不是全然否决。尤其对于主抓出版内容的编辑来说,编辑工作之魂不管是在传统出版时代,还是在数字出版时代,都是一样的。但数字出版毕竟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出版革命,所以编辑人员必须认真面对新形势,积极学习相关数字出版技能,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3.
2014年是我入职人民文学出版社15年来最忙碌的一年。忙到什么程度?这一年,同时有28本书在我的出版流程中运行着,经过无假期、无周末、无八小时内外的"劳模式"奋斗,出版了14本,另一半将于2015年初至上半年出版。假如您知道人民文学出版社是责任编辑制,一本书的选题策划、文案编辑、市场营销等所有事务概由责任编辑一人承担(我们没有策划编辑、文案编  相似文献   

14.
图书出版技术,是图书出版不可或缺的专业技术之一。如果说,编辑技术是对作品进行选择和加工,使之符合出版要求的专业技术,那么,出版技术则是对经过编辑加工的作品进行整体设计,使之转化为一定样式出版物的专业技术。在出版业的漫长发展历史进程中,图书出版技术始终是图书出版活动得以展开的重要技术条件之一;并随着出版事业的发展而逐步专业化、职业化,与编辑专业技术一样,成为出版系列的一门专业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一书早在三四个月前即已出版。近日参加了"《如何把报纸做强做大》出版座谈会",我认真地聆听了众位与会嘉宾深思熟虑并饱含感情的发言,回想着当初看稿时内心的感动瞬间膨胀为一种冲动:一种想让业界更多人了解这本精练实用且引人深思的专业好书的冲动;一种想和大家分享这本书的编辑花絮与编辑感悟的冲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人机协同模式在出版审核工作中的价值,提出在把握以编辑为主体、共建共享、需求导向以及共识先行的原则基础上构建人机协同出版审核系统,从而改变传统出版审核工作流程和模式,提升审核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从政府部门、出版机构、编辑个人三个层面为新型出版审核模式的落实给出具体的行动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出版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编辑活动的挑战和影响。本文从编辑流程、编辑素质、编辑意识和编辑责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出版史料》2004,(3):59-63
出版实践呼唤出版研究刘杲这是一本对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本书对20世纪中国的出版研究作了比较全面的评述,进行了初步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了中国出版研究的历程和经验。本书以祖国大陆地区的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港、澳、台地区;以图书出版研究为主,兼及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的出版研究。它对了解中国出版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出版实践渴望得到出版理  相似文献   

19.
我白幼爱好文学。一生主要干了两件事;一是编辑,二是写作。编辑是本职工作,写作是业馀爱好。离开工作岗位以后,写作成了生活的主要内容。我先后出过十二本书,其中九本是六十岁后出版的。这部文集中大部分作品写于六十岁以后。  相似文献   

20.
编辑的前沿阵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民 《中国编辑》2005,(5):50-52
目前,在各行各业里,大家都在谈专业化生产,出版行业也不例外。编辑成为行家里手,正是出版专业化的必要条件和保障之一。这就要求编辑必须站到行业前沿去。更准确地说,编辑必须站到专业的前沿或专业普及前沿、表达和形式的前沿、出版和市场的前沿,以及沟通的前沿。能否站到这几个前沿,是决定编辑能否成为一流编辑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