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蔡克难 《编辑之友》2010,(11):78-79
2010年第6期<编辑之友>有篇文章论及本人发表于年初的<试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系>一文(以下简称<试论>),作者文章其名<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思考>(以下简称<思考>),该文不长,其内容通篇除了批判本人的<试论>一文而外,并没见到此君有什么关于出版活动或编辑活动"思考"方面的立论,更兼该文所持逻辑推理或对常识的掌握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本来不打算回应.奈何其文直以本人姓名做题,谓之"商榷",不予回应看来也不妥当,如此,就做如下回应.  相似文献   

2.
图书编辑的审美创造活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图书出版活动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它既潜含作者的审美创造,更含有编辑的审美创造.因此,编辑素有文化发展的设计师与缔构者的美誉.编辑在图书出版活动中的审美创造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3.
条理性、规范化乃是编辑活动得以顺利而有效地进行的必要条件。然而 ,如果过分强调这个必要条件 ,全然不顾其他因素 ,编辑活动将是一种乏味的、机械的甚至死板的循环过程。所谓的“六艺”便只是“流水线”上的六道程序 ,难说还有多少创造性。因此 ,在编辑活动中 ,我们既要高度重视条理性所带来的方便与效率 ;也要高度重视非条理性无所不在的影响。在这里 ,非条理性主要是指编辑能力、个性与风格、敬业精神等等。我们知道 ,现代出版是利用机器的力量来生产并传播印刷品 ,从而形成一个个组织得当、管理有序的工业化机构。编辑 ,作为这个机构中…  相似文献   

4.
数字时代的到来给传统出版的方方面面带来深刻的影响,其中包括对编辑活动的挑战和影响。本文从编辑流程、编辑素质、编辑意识和编辑责任等四个方面探讨了数字化出版对编辑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工匠精神是从业者对职业的专注态度和对产品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是产品质量的有力保障.编辑活动是生产精神产品的智力劳动,是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编辑活动中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括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追求和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在"互联网+"时代,出版转型已是大势所趋,出版产品的数量和体量急剧增长,而质量隐忧不容乐观,在此背景下编辑活动中发扬工匠精神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6.
试论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要讨论本文提的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出版活动与编辑活动各自的概念。习惯上,许多人会把查字典寻找相关名词的释义当作对这一名词概念的权威认定,殊不知这字典对某些名  相似文献   

7.
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是编辑活动的普遍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活动能动性和受动性相统一的规律是指:举凡有编辑活动的地方,就存在着编辑主体通过编辑活动能动地参与社会文化大厦的构建,并同时要受到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作者、读者、社会制度、出版体制、自然条件状况等等)的制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丽媛 《新闻传播》2013,(12):12-13
数字出版是出版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出版数字化亦是必然趋势。与传统出版相比,数字出版具有内容海量性、主客体交互性、传播同步性等特点。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互补共存,在互补发展的同时,给传统的出版活动带来了诸多的变化,对编辑思想也进行了重构。数字出版时代对编辑思维的重构包括多元立体化、商业化、非线性化、个性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出版产业中的编辑活动和编辑人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出版具有文化和经济两重属性,这种两重性既反映在公益性出版事业中,也反映在经营性出版产业中.出版产业中编辑活动的社会功能发生了变化,但它的基础功能仍然是文化功能,它的商业功能是通过文化功能实现的.出版产业中的编辑人员仍然扮演着文化人的角色,承担的首先是传承文化、建设文化的社会职责,同时要履行经济职责,为争取经济实力和发展出版产业服务.由于文化与经济双重职责的要求,编辑观念和编辑活动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编辑人员要争取出版产业在文化与经济两方面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数字出版环境中编辑活动发生的四个变化:一是编辑媒体建模交互化,二是编辑手段技术化,三是编辑流程立体化,四是编、读、作关系协同化。在此基础上认为,编辑主体要适应数字出版工作,就必须首先重构自身的编辑思维,确立开放思维、立体思维、整合思维和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宋应离 《出版科学》2011,19(5):94-98
李达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创始人领导人之一。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杰出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他以《共产党》《新时代》和人民出版社等为阵地,旗帜鲜明地传播马克思主义,批判非马克思主义,为党的建立巩固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编辑活动及编辑思想,对我们今天出版工作仍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程新晓 《出版科学》2009,17(6):29-31
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观念创新为个人编辑出版提供了媒介平台。论文论证了个人出版的产生,阐释了个人编辑出版的三大文化缔构特征,指出个人编辑出版缔构的是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13.
刘辰 《出版科学》2007,15(4):88-90,94
自1993年至今,蔡学俭全心投入《出版科学》工作。对编辑工作的热爱是蔡老先生“乐而忘老之已至”的精神源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存在的专业教育与出版业界需求的错位,提出编辑出版专业要走“大编辑”和“大出版”的新思路,结合北京大学编辑出版专业不同层次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的实例,探讨我国编辑出版学教育的发展方向,提出编辑出版学教育要抓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历史机遇,迈上一级学科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我国科技编辑的产生和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远 《编辑学报》1990,2(2):77-82
本文对我国科技编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作了全程考察,并对科技编辑活动的原始形态、发展形态、科技编辑分工的萌芽,以及科技编著活动合一和文理编辑活动合一的势态进行了论证分析,提出科技编辑活动与科学技术同步发展互为促进的认识。本文还认为最早的科技编辑活动与天文历法的编制有关;最原始的编辑形态是在陶、甲骨、钟鼎、竹木简等载体上所进行的符号和文字安排和编连成策的工作;科技编辑从一般编辑活动中的分化,应始于西汉的医药学编辑李柱国和天文数学编辑尹咸。近代科技编辑的诞生则与西学东渐的思潮相关。  相似文献   

16.
刘辰 《出版科学》2007,15(4):88-90,94
自1993年至今,蔡学俭全心投入《出版科学》工作.对编辑工作的热爱是蔡老先生"乐而忘老之已至"的精神源头.  相似文献   

17.
民族类图书出版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和专业性。在民族类图书的编校工作中,要注意五个问题:准确表述民族区域名称和民族称谓,正确处理涉及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内容,防止出现歪曲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内容,避免对历史上民族关系不恰当的描述,严格执行送审制度。  相似文献   

18.
段乐川 《出版科学》2012,20(2):26-28
"媒介间性"特征是从整体视野对编辑活动客体对象关系的抽象概括。它是指不同的编辑客体——媒介,在共时和历时的编辑实践中存在着交互作用的关系。这种作用关系表现在三个方面:共存互补性、交互作用性和转换生成性。这一特征不仅是贯通编辑活动历史的编辑客体作用规律,也是编辑活动的整体特征之一。认识和发现这一规律、特征,对于做好当下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技活动与图书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科技活动重要性的陈述,阐明了图书馆如何与科技活动相结合,并长期在科技活动中扮演有影响力的角色。  相似文献   

20.
依托社团开辟基层图书馆读者活动新天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层公共图书馆举办读者活动遭遇的尴尬出发,介绍了温州市图书馆一系列社团活动情况,总结社团活动运行的成功经验和特性,并指出社团活动的开展是基层公共图书馆另辟蹊径、出奇制胜的一种创新尝试,是对图书馆职能的再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