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大朋友说:本文选自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现代少年英雄传》。作者黄庆云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作家。这是一篇纪实性很强的少年英雄传记。它真实、生动地记叙了海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传记写作传统的国度,传记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而且成为特殊的文学现象.传记文学以其特有的纪实性、形象性、个体性、史料性乃至新闻性等特质,散发出强烈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是一种古老而常新的文体.传记对文学作品、特别对中国小说的创作意识、叙事模式、人物形象塑造、臧否评价角度等等产生了直接、深刻而久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真实是传记的生命,但传记的最终目的并非对一切历史事实的还原,而是对人物历史命运和性格的真实把握,为了重现复杂的历史生活和人物背景,总体把握传主的精神面貌和性格,传记学创作允许虚构。  相似文献   

4.
【模块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纪实性传记、自传、学术性评传,人物小传、回忆录、传记小说等不同的传记体式和不同的写作风格,鉴赏传记的写作艺术和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5.
丁春梅 《考试周刊》2013,(81):40-41
传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包括自传、评传、人物小传、人物特写、回忆录、年谱等,纪实性是传记的基本要求。语文课本中有很多传记作品,如:《名人传》《富兰克林自传》《老舍自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唐宋八大家小传》《启功传奇》《梅兰芳画传》……不少单元对传记的内容特色等还作了专门论述。  相似文献   

6.
(一) 什么是传记?《牛津字典》对传记的定义是:“作为文学分支的个别人的生平的历史”。 尽管学术界关于传记有许多争论,但这一定义仍被多数人所接受。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关于传记的最重要的两个结论:第一,“生平”是传记的基础,是任何传记作品必不可少的条件,涉及到生平的文本就带有传记性;第二,传记既是“文学分支”也是“历史”,也就是说文学性和历史性是传记的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7.
电影诞生后,人们就开始寻找其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在所有的艺术形象中,影视艺术形象最真实、最具有直观性,能在人们眼前精确地再现出事物的一切细微特征,从而具有其他任何艺术无法企及的真实地反映对象的独特能力"。任何国家或地区的电影都要面对电影"真实"问题。纪实性电影美学观认为电影的"真实"观念是对现实世界客观的、真实的再现,其代表有纪录片的先驱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本文将从这两个电影思潮去探讨"真实"观念。  相似文献   

8.
英国小说诞生之初至今传记传统从未中断。现实主义时期的小说关注"真相",即对外部世界的客观"再现";现代小说批判"再现"外部的写作方式,艺术地阐释"内心真实";后现代小说解构传记写实假象,消解了传记与小说的界限,追求"艺术真实"。"自我"是传记的核心内容,传记是体现"自我"的最直接的文学形式。英国小说将传记传统刻入其基因之中,以不同的写作技巧,关注并深入讨论自我问题,借助英国小说的传记传统可勾勒出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自我呈现。  相似文献   

9.
真实是传记文学的第一生命和永恒追求,而传记材料的真实是传记真实的首要基础和基本条件。传记材料的来源有多方面,既有官方的书面文献,也有传记作者的实地考察,因而对传记材料的搜集应做到广收博采、汇集比观。对所搜集到的材料,也要以"传疑"、"择雅"、"离古文者近"等多种标准加以考证甄别。对传记材料的使用,则应在大量使用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恰当地使用"奇"材。只有对传记材料的搜集、考证、使用都坚持实事求是,才能确保传记创作的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10.
《史记》与中国古典传记(三)张新科《史记》对中国古典传记的影响《新大英百科全书》“传记文学”条目中说:“虽然传记在搜集事实,对真实负责这方面与历史有关,但它实际上是文学的一个部门。它试图通过选材、构思,从事实中得出生活形象,在给定的材料范围内,传记作...  相似文献   

11.
张凤铸先生主编的 95国家重点教材《中国电视文艺学》 ,内收周涌先生所写的第三章《中国电视剧》。在这一章里 ,周涌先生探讨了电视剧的四大审美特征———纪实性、大众性、通俗性和兼容性。这里我不准备全面探讨电视剧的审美特性 ,只打算就“纪实性”谈一点看法。关于电视剧的纪实性 ,周先生认为 :“作为一种录制艺术 ,电视剧似乎天然地具有纪实性。电视与电影相似的‘照相’般的纪录功能、电视节目高度日常性播放的媒介特点以及电视文化‘真实、全面、宏大地展现社会历史生活的特质’ ,都决定了电视剧是一种纪实性的艺术。”“电视剧的纪…  相似文献   

12.
一切绘画技术都无法使一幅画“看着真实”,绘画总归是绘画,它只能是真实事物的对等物,而不是真实事物的本身。任何技巧,任何立塑,任何极力制作也只能是增加表现力而不能替代实际对象物。既然我们可以利用肌理更真实地表达事物的真实性,使之成为一种油画语言,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研究这种语言和使用这种语言,不断地研究各种物质可能产生的表现效果,本文将以油画的肌理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13.
由于学科特点的不同,历史形象思维又不同于文学艺术等学科的形象思维,只能间接地从各类文字材料、历史文物、考古遗迹和口头传述中去把握思维客体,思维主体和思维客体始终存在着时空上的间隔。历史追求的是历史的真实,其思维形象不允许有任何虚构并力求与客观实际相一致,是历史形象的再造。因此,历史课形象思维的运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进入新时期后,中国传记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凸显出一些长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在传记创作实践、理论研究和阅读品鉴的合力作用下,中国传记表现出进一步丰富多样、完善到位、佳作迭出的发展趋向。只要坚持正确理论的指导和实事求是的学术批评,贯彻真实记述历史、承传优秀文化的宗旨,中国传记活动就会向着更加科学、健康、成熟的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可分为长篇自传、微型自传、一般他传、合传、评传五种类型,它们各具特色。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的勃兴,是个性主义等思潮在文学研究领域中的表现。初步的理论准备和一定的现实动机亦是其相对繁荣的原因。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从实践到理论较之以前都有明显的进步,处于现代传记史的上升期;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写作困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个性意识与时代规范之间的冲突;历史属性与文学期待之间的摇摆。三十年中国现代传记是现代传记走向高峰的津梁,对它展开独立深入的研究可以理顺现代传记的发展脉络,廓清其整体面貌,对全面认识现代文学亦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传记是一种采用文学手法记载人物生平事迹的纪实性散文体裁,也称传。它以史实为根据,注重人物个性的刻画和细节描写,具有真实性和文学性相结合的特点。在我国,司马迁的《史记》可谓开创了传记文学的先河,他的《项羽本纪》《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等便分别记叙了项羽等人的生平事迹,其间还常以“太史公曰”的形式进行评说。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传记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记叙史实为主的历史性传记,另一种是以形象化的手法描写各种著名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面貌的文学性传记。具体说来,还可以分成以下几种类型: 一、史传这是指史官写入正史的人物传记。这种体裁,取材于历史,作者要尊重历史事实,不能随意虚构。名称有叫“列传”的,也有称“传”的。不论称列传还是称  相似文献   

17.
时空体是指文学中已经艺术地把握了的时间关系和空间关系相互之间的重要联系。古希腊罗马的自传和传记主要有柏拉图型、雄辩体、罗马的自传和回忆、唯能型和分析型等类型。传记时空体应当立足于人的真实存在,是人在世间敞开的方式。传记时间是具体化的,空间化的,时间与空间融为一体的,它与历史时间互相生发,相互影响,具有整体性和创造性,从而达致圆满性。  相似文献   

18.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纪实性的传记散文名篇,《种树郭橐驼传》则是“幻设为文”、“以寓言为本”的传记散文名篇。两篇文章虽一实一虚,但都寄寓了作者的政治思想:为政和居官是否有“生人之意”、政治主张:改革弊政。但再渎《捕蛇者说》和《郭橐驼传》,却发现两篇文章还有诸多相同处:  相似文献   

19.
<正>一、传记文学的基本理论及其教学意义(一)传记的概念和类别传记是史学和文学之外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传记者,总名也。类而别之,则叙一人之始末者,为传之属;叙一事之始末者,为记之属。"传记是"用文学的构思和立意,文学的笔法、技法和手法,文学的语言和氛围,来描述、描写和再现真实的历史人物或现实人物的生平事迹、形象风貌、性格心灵及形成的主客观条件和环境"。(二)传记作品的基本特征传记是史学和文学结合的产物,传记作品的基本  相似文献   

20.
传记文学的生命在于事实的真实,但并非一切事实的真实。文章试图通过不同传记文本对同一传主同一传记事实的不同描述,界定传记事实真实性的本质内涵,认为在展现传主的思想与精神气质、个性与生活经历方面,凡属客观的有根据的事实,它们则具备同等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