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轮休”五年之后,2004年语文高考重新恢复了对标点符号的考查。虽经紧张备考,但综观全国及各地高考试卷,广大考生仍免不了“如入五里雾中”。为了明辨标点符号使用的是非,对2004年全国及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标点符号题加以整合梳理,发现命题者设置了以下八大类型的“迷惑肢”:  相似文献   

2.
邵琳 《中学文科》2005,(7):60-61
2004年《考试大纲》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项作出明确的考查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现代汉语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是语言运用能力的基本功之一。如何有效地复习标点符号呢?笔者从2004年高考试题角度来归纳分析“标点”,认为我们在备考时应注意七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自1999年以来,高考连续五年未考查标点符号,根据高考命题对考查点轮考的原则,2004年恢复对“标点符号”的测试;《考试说明》规定;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次为D级。  相似文献   

4.
2004年,语文科《考试大纲》在时隔五年之后再度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一考点列入高考语文考试范围。千万别小瞧了这不起眼的标点——从教育部考试中心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2004年高考12份语文试卷(北京、上海两市使用的是单独的《考试大纲》,故未进行考查)中的标点符号题平均答对率仅为51.2%!为帮助来年的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0—1998年的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和2004年的12份高考语文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整合,勘测出了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十大“雷区”。  相似文献   

5.
王俊 《新高考》2004,(5):14-15
2004年高考《考试说明》与2003年相比,相对稳定,除了增加了考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外,其他只是微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调整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由“成语”改变为“熟语”,除了说法的变化和范围的扩大外,给我们哪些启发呢?  相似文献   

6.
根据现行《高考大纲》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要求,我们在高三复习教学中,对“标点符号”进行了系统性的强化训练,从中发现学生在某些特定句型中容易混淆问号和逗号。  相似文献   

7.
一、2004年《考试大纲》解读细析2004年新出台的《考试大纲》,与2003年相比我们发现其变化突出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1.标点符号纳入考试范围。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考试要求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2.“熟语”概念的出现意味着词语考查范围的扩大。过去对词语的考查,包括成语。2004年将“成语”改为“熟语”,一是体现了术语的科学性;二是扩大了词语的考查范围。《考试大纲》中“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即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所谓“熟语”指固定短语…  相似文献   

8.
赵仲春 《考试》2004,(1):11-12
成语具有简洁明快、要言不烦、因近取譬、画龙点睛的特点,它是汉语词汇中的精华,是我们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对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实际也是对考生文化积累的考查。成语的考查是词语考查的重点,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成语的“上镜率”比较高,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第4题),汉字字音、字形、字义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第1、2、3题)。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仅前三题就出现成语24个,2003年前两题就出现了18个。对成语使用正确与否的判断,一靠对成语意义的正确理解,二靠对成语语境的确切把握。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认识这一点,是对成语使用做出正确判断的关键。高考成语题的考查主要从成语的“多义性”、“三栖性”、“迥异性”、“适应性”、“特殊性”等五性入手。  相似文献   

9.
2004年考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由高考轮考内容纳入正式考查的内容。专设一题.赋分3分。考查重点是《标点符号用法》中规定的句号、分号、问号等12种.其中关于破折号的用法的一项规定是:“破折号标明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通常用一个破折号引出。”  相似文献   

10.
“标点不正则言不顺。”(郭沫若语)2004年语科《考试大纲》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号删去,从而使告别高考试卷数年的标点符号用法,在今年的高考语试卷中又闪亮登场。高考标点符号测试,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下面拟对今年各省市高考卷标点题所涉及的标点误用进行归类解析。  相似文献   

11.
《考试大纲》是命题和备考的指导和依据,我们一定要花点功夫,彻底把它读透。最好是将今年和去年的两本对照着读,尤其要关注变化之处。如今年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去掉了标点符号前的星号,表明本年度的考卷上将出现考查标点符号的题目。另外,将“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改为“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正确使用包括正确理解和正确使用两个层面,学生既要判别正误,又要区分优劣;所谓“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  相似文献   

12.
2004年是高考语文恢复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知识考查的第一年,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中有13套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北京、上海两市使用的是单独的《考试大纲》,故未进行考查)。其题型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和主观分析题两大类,共设计了30个病例,现归类透视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5年是恢复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进行考查的第二年,但从考查省、市的抽样统计结果来看,平均答对率还达不到6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广大考生在高一、高二的“欠债”太多(因为这一考点已有五年未列入高考考试范围);另一方面是近两年的标点符号考查题带上了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需要考生在对语句的整体含义和内部层次的准确把握的基础上去审视标点符号使用的正误。为帮助广大考生有针对性地做好对这一考点的复习工作,笔者对1993年以来的高考试卷,特别是2004年和2005年高考试卷中的此类试题进行了有机的整合,梳理出了标点符号使用…  相似文献   

14.
今年是高考语文恢复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点考查的第一年,全国15套高考语文试卷有13套对这一考点进行了考查(北京、上海两市使用的是单独的<考试大纲>,故未进行考查).其题型大致可以分为单项选择题(12道)和主观分析题(1道)两大类,共设计了30个病例,现归类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2004年版《考试说明》的最大“变脸”之一是:恢复1999年删除的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考查。它曾经是高考考查的热点,由于删去这一考点后,大多数考生在作文中表现出来的“标点符号”使用状况令人堪忧,或许正是基于这一原因,今年高考全国卷和北京卷不约而同地恢复对这一考点的检测。笔者研究了1999年之前相关的高考试题,着力归结“标点符号”命题的热点,探求解题的规律,使今年参加高考的广大考生做到心中有数,能够在这一新增加的考点面前轻松过关。  相似文献   

16.
《全国新课标语文考试大纲》"必考内容"中"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明确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其能力层级为E。由此可以看出,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高考试题考查的一个知识点。统计2013年全国18套高考语文试卷,共有7套试卷直接或间接考查了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高校招生》2009,(2):14-14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在2004年高考大纲中明确列为考试范围,在近几年全国和地方试题中时常出现。标点符号是很重要的书面表达工具,正确运用它是语文所要求的基本能力之一,无论高考还是实际运用中都要引起大家注意。综观历年考题,标点符号的考查大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可从5个方面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18.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的一个考点。标点符号题虽不是一种常见题型,但每年都有几个省市卷出现。2010年有三个省市卷(湖北卷、山东卷、重庆卷)出现。现结合近六年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谈一谈高考语文标点符号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对照2004年和2003年的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可以看出有四点不同: 一、标点符号列入了考试范围。今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去掉了“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前的“*”号,把标点符号列入了考查范围;要求能够掌握七种点号和九种标号的  相似文献   

20.
《考试大纲》要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考查能力要求为D级(表达应用)。"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语言运用的一项基本功,现将和高考有关的标点符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