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大众是大众文化的显示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众的灵魂必然被赎买的观点缺乏普遍性。因为这一观点混淆了大 众文化的消费者与一般商品消费者的本质区别。受众消费大众文化的过程也就 是他们再造大众文化意义的过程。而受众是由不同的利益关系、政治立场和社会 关系的人群构成。这使受众必然处在不同的语境中,必然会运用不同的码符来解 读大众文化文本,使得单一的大众文化文本显现出多样性的意义来。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批走出国门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张德彝前后八次出洋,旅居海外27年。他对“国家以教务、学问为重”的认识格外深刻,他对西方文化教育,特别是对近代西方教育资源的丰富性、教育受众的普及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都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观察和考量,他的这些认识有力的推动了近代中国科技文化教育层面的西学东渐。  相似文献   

3.
传播生态环境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由于受众与社会、媒介等系统的互动关系日益变得复杂,受众角色在传播生态中也呈现出多样性、依赖性、独立性、选择性等不同的特点,对受众的特点的充分认知,有利于传播生态的合理建构。  相似文献   

4.
从传播学视角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形成机理主要与传播者、受传者、传播内容、环境等四个方面因素有关。大学生受众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需要属于潜在性需要,此种需要虽然对主体有益,但因为对客体缺乏认识和接触,没有直接产生这种客体不被自己所拥有的缺乏感,。再加上外界各种信息的干扰,所以大学生们往往很难察觉自身对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缺失。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受众容易对理论性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产生逆反心理的多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视文化的蓬勃发展 ,受众在电视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对受众审美情趣的研究 ,有助于电视文化的创作和传播。本文试图从受众审美情趣中的民族风韵、乡土情结、时代特色、角色个性、年龄级差等五个方面对受众审美情趣多样性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太阳能背包受众群体市场调研及网络背包产品抽样调查,分析太阳能背包设计存在缺乏对不同受众群体的针对性设计,缺乏对外观的整体性设计,缺乏对保养及清洗的方便性设计等不足.认为可利用系列化设计和通用性设计的方法以提升设计针对性;通过把握产品风格主脉,顺应受众需求,实现设计整体性;采取增加防水措施或可拆卸结构以便利清洗,加强防护设计以提升产品养护性能.  相似文献   

7.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8.
网络广告受众逆反心理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广告主对网络广告的青睐相反,受众对网络广告却具有逆反心理。主要原因有:网络广告发布者的利益驱使和受众的非消极接受;客观网络环境导致的受众浮躁心态;网络受众对网络广告的不信任感;网络广告的形式缺乏创意和美感。逆反心理的调适策略为:微观方面,应进行科学引导,及时避免并扭转受众的逆反心理;宏观方面,应进行多级监管,规范网络广告环境。  相似文献   

9.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对传统的考试缺乏分析.对学习评价的意义缺乏认识.甚至片面地认为考试就是评价的全部.因此很少考虑到评价手段的多样性和评价功能的全面性.并通常把评价当作“纸笔”测试的同义词.而且只注重教学结束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把学生的分数作为唯一评价的量化标准。事实上,英语教育目标中的许多行为是难以用“纸笔”测验来评价的,应建立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能注意学生个别差异、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0.
<正>【设计思路】《相貌各异的我们》是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生物多样性”中的第五课,前四课中学习的是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以学生熟悉的动植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记录、统计、分类等活动初步建立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本课则由认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引申到认识同种生物不同个体之间也存在差异,研究的对象也由其它动植物转换成生物家族中我们最熟悉的人类。通过探究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建立同一种生物不同的个体也是多种多样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女性主义媒介研究这一学科的兴起是一种历史发展过程,也是一个走向多元化的过程。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领域包括了媒介机构、媒介本以及媒介受众。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方法则趋向于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可能的融合。  相似文献   

12.
杨芳 《海外英语》2011,(8):324+326
In order to extend understanding of British culture, this paper introduces popular culture in the UK and explains its popularity through three reasons: themes of British popular culture fit taste of the masses; through the media it reaches its audiences and becomes popular; it produces business and jobs.  相似文献   

13.
在传统影像的传播中,传者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性,即传者中心,传播者与接受者形成二元对立。而在新媒体视频传播中,不同的主体之间形成一种"共在"关系,传播主体、接受者通过各自的视域与对象主体进行对话、交流,从而理解作品,获得视域的共通性。  相似文献   

14.
刻板印象是人们社会活动中认识他人的角色图示,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大众传媒成为了人们形成角色图式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所传播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对受众有着内在的、深层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或改变着受众的刻板印象。文章以"媒介女性形象"的实地调查问卷为主要分析文本,试图了解受众对当今媒介女性形象的认知状态,并探讨消费主义文化于媒介女性形象塑造过程中在受众心理的映射,以此彰显大众媒介在传播女性形象上的效果问题,为我国媒介改善女性刻板印象报道,塑造真实女性形象提供可行性策略。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数据和算法正在改变新闻的生产方式以及受众的信息接触行为。一方面,受众的信息获取体验得到了较大提升,另一方面也让受众迷失在新闻媒介构建的拟态环境中,带来隐私权被侵犯、数字鸿沟不断扩大等不利影响。在大数据时代,新闻媒介应该借助数据挖掘和算法技术,提供更多的新闻精品,以提高新闻报道的预测性,引导受众培养高品位的新闻诉求,提升新闻服务功能和舆论引导功能。只有这样,新闻媒介才能在服务好受众的同时,坚守新闻的专业标准,更好地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受众的媒介接触快速趋于多元化。原本归属于大众文化群体的受众,逐渐被多元媒介接触分割为从属于多个小群体、小圈子的用户,群体极化现象由此受到关注。从多元媒介接触到产生群体极化现象之间的环节——主体间性是如何发生效力的,认为传统大众媒体时代的大圈子与新媒体时代的小圈子都存在群体极化现象,但主体间性导致前者形成高度可控的群体极化现象,而后者则易形成与其所处大众文化相对抗的小圈子、小群体的想象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Based on an apparent lack of published research, an exploratory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iscover and describe current advertising practices in higher education. Results from fifty-nin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ho advertise in loc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media are reported regarding media usag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 for institutional messages, and the importance of audiences targeted for advertising. All major media were used by most institutions sampled. Few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reported using just one advertising medium. Traditional target audiences were noted. Communication objectives mentioned most often were general image enhancement and awareness of the institution.  相似文献   

18.
Does the use of musical accompaniment in instructional media heighten enjoyment, enhance motivation, or increase learning? After tracing music’s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tion picture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ways instructional message designers can incr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ir productions through music. Studies reviewed in this article reveal that musical variables such as tempo, modality, rhythm, and harmony play an important part in determining the affective or emotional response of message receivers. If instructional media producers gain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of the impact different variables have on audiences, they will be able to select appropriate music to help convey their message.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19.
国际互联网(Internet)是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传播改变了传统传播观念中的“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界限,使传播主体发生了变化.网络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受众”在传播中的地位.在网上,受众不再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端,而是可以主动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信息的内容.本文将通过对大量调查数据的对比分析来探讨进入新世纪后互联网受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随着媒介娱乐化倾向的日益突出,电视选秀节目层出不穷,受到全国观众的热力追捧,特别是对广泛参与的青少年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亟需重点关注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的影响,文章在了解电视选秀节目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其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提出发挥电视选秀节目对青少年社会化积极影响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