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今年新选进高中语文第五册的小说《夜》,是叶圣陶先生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写的革命锋芒毕露的作品。《夜》通过一个普通老妇人在她的女儿、女婿参加革命而惨遭杀害后所引起的思想变化,愤慨地控诉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人民肆意残杀的罪行,反映了人民对  相似文献   

2.
《甘肃师大学报》1977年第3期《学习<梅岭三章>》一文中对“此头须向国门悬”作了如下解释: 这句诗抒发了诗人对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的残暴行径极大的仇恨和愤怒的感情。意思是说,我这颗头,也完全够悬挂示众的资格了,你们杀了我陈毅,那就把我的头悬挂在南京政府的城门上,让全国人民都知道,让人民更加认清你们的滔天罪行吧!这句诗既表达了革命者面对屠刀慷慨就义、不怕牲牺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同时也怒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和凶残。革命人民是不会被杀头的恐怖吓倒的。正如鲁迅所说:“革命被头挂退的事是很少有的。”一切反动派终究逃不脱覆灭的下场。  相似文献   

3.
一九三一年二月,柔石、殷夫等五位革命青年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了。时隔两年,在烈士殉难二周年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又一次写文章悼念烈士,题名“为了忘却的记念”。全文的字里行间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烈士难以忘却的深沉怀念和对反动派无比憎恨的悲愤感情。  相似文献   

4.
《湘江文艺》第九期发表杨桂欣同志题为《丁玲——经得起苦难和委屈的人》的文章,介绍了丁玲同志坎坷的一生。丁玲同志1904年生于湖南临澧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四岁丧父。她从小就投身于革命,积极参加了五四运动,1921年同陈独秀、李达、瞿秋白等著名共产党人开始接触。1930年她和爱人胡也频一起加入左联,1932年在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中,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被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并查封和禁售她的  相似文献   

5.
前不久讲《雨巷》这首朦胧诗,按惯例我照教科书把它讲成了一首政治诗。1927年是中国现代史上黑暗的一年,反动派对革命青年进行疯狂屠杀。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高潮堕入了深渊,他们找不到革命的前途,在痛苦中陷入彷徨迷惘,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雨巷》就是当时一部分进步青年的心理反映。  相似文献   

6.
1946年3月18日,是中国青年民主运动中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南通青年在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的领导下,举行了一个声势巨大的反内战,争民主的示威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对这些要求和平民主的青年,进行了血腥的屠杀,制造了轰动全国的“南通惨案”。这个惨案,不仅再一次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法西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出:“杀人有两种,一种是用枪杆子杀人,一种是用笔杆子杀人。伪装得最巧妙,杀人不见血的,是用笔杀人。”国民党特务分子张春桥早在三十年代,就紧密配合国民党反动派用笔杆子杀人。一九三七年三月,张春桥又化名“狄克”,伙同伪江西《民国日报》副刊主编、军统特务何勇仁,炮制了反共独幕剧本《匪区之夜》,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宣传科直接控制出版的反动刊物《民族文艺》(月刊)上抛了出来。如果说,在这以前,张春桥充当国民党反革命文化“围剿”的马前卒,躲在“三月的租界”里,抛出一系  相似文献   

8.
为悼念一九二六年“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革命青年,揭露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虐杀中国人民的暴行,鲁迅先生继《无花的蔷薇之二》、《死地》和《可惨与可笑》之后,于四月一日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相似文献   

9.
“情者文之经”,文学的特殊力量在于感染,在于以情动人,使读者受到熏陶。女作家茹志鹃的《百合花》(1958年3月《延河》),通篇洋溢着军民之间、革命同志之间纯洁真挚的骨肉深情,也充满着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无比愤怒之情。 《百合花》是以情动人,以情取胜的。  相似文献   

10.
落款是指著者姓名和著述时间。作者的名字一般写在题目下面,也有写在文章末尾的,表示“文责自负”的意思。“年月日”写在末尾,表明文章的写作时间。随着情势的变迁,时间落款可以显示出文章的时代感和历史感。叶圣陶的小说《夜》落款是:“写于1927年11月。”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月十五日,汪(精卫)蒋(介石)合流,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运动被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了,—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青年惨遭杀害,自色恐怖笼罩全国。这篇小说所写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发生的。从这篇文章的时间落款,可以窥见这篇小说反映这一时代多么真实而迅速!  相似文献   

11.
《夜》选自叶圣陶先生的《未厌集》,写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四日,正是国民党叛变后实行血腥统治的黑暗年代.蒋介石当时的口号是:“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漏掉一个.”大批革命者被杀害,白色恐怖笼罩全中国.“夜”,既指小说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是那个黑暗年代的象征,一语双关.小说以探听革命者被害消息为线索,写一个“老妇人”在女儿女婿被杀前后的心理变化,深刻揭露了反动派血腥屠杀人民的罪行.  相似文献   

12.
一《恢复》是郭沫若继《女神》、《星空》、《瓶》和《前茅》之后创作的一部无产阶级革命诗集。它成于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九二八年一月,同年三月出版。一九二七年,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革命暂时处于低潮。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屠杀革命者和广大群众,白色恐怖笼罩全国。在革命和反革命的生死搏斗中,在敌人的屠刀面前,有人吓破了胆,惊惶失措,意志消沉,神情沮丧,有的后退了,有的转向了,也有的叛变了,“不但民族资产阶级,而且很多小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也脱离了革命;加入了党,但是不  相似文献   

13.
《一种云》是瞿秋白同志一九三一年在上海时所写的一篇杂文。 这时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后的土地革命时期。国民党反动派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成为统治全中国的政权,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在人民头上,天昏地暗,日月无光。而上海,正是冒险家的乐园,是受三座大山压迫最深重的地方。  相似文献   

14.
教《小桔灯》,有两种思路可供选择。一种是全方位地剖析作品里的小姑娘及其家庭,把小姑娘当作“认识那个‘红色’家庭的一面镜子”,借以认识“父亲”这个革命者的形象,认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家庭的残酷迫害,认识革命必胜的光明前途。也就是更注重课文的社会政治内  相似文献   

15.
国民党政府是国民党反动派于1927年背叛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之后在南京建立起来的。它是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政府。可是,它却在1930年6月颁布了一个《土地法》,并声称该《土地法》是“国民政府为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特依国民党政纲之规定与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制成的。”这部《土地法》真的是“为谋中国土地问题之解决”吗?真的是依照“孙中山先生之遗教制成”的吗?考察国民党政府在土地立法上的言行,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国民党政权的性质和中国革命发生的社会历史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君平 《上海教育》2011,(13):63-63
引入课文《为了忘却的纪念》 师:在龙华烈士陵园碑林区的南壁碑碣,刻录了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全文手稿。 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在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的同时,又发动了反革命的文化围剿。1931年1月17日,国民党反动派秘密逮捕了五位“左翼”作家并于2月7日秘密枪杀了他们。得知这一消息,鲁迅悲愤至极。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举行的南昌起义,打响了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郭沫若对这场伟大的斗争事先就非常向往,后来终于奔赴南昌,随起义军南征,并担任了一系列重要工作。关于郭沫若参加起义军前后的情况,他自己曾在《涂家埠》、《南昌之一夜》、《流沙》和《神泉》等回忆散文中追叙过,然而有的地方误记,有的地方语焉不详,或者留了空白。现将笔者所掌握的资料略加整理,算是对郭老文章的一点补正。  相似文献   

18.
【自学重点】学习怎样把一件复杂的事情写得眉目清楚的方法,了解本文所表现的革命先烈对敌斗争的奋不顾身、坚强勇敢的精神,具体了解陈然办报和被捕以及许晓轩智斗顽敌的经过。【简要导析】一、这篇文章节选自《在烈火中永生》,写的是实在的事情。一九四七年下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转入全面反击。在国民党统治区,革命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也日益高涨,蒋介石为了挽救灭亡的命运,在国统区(国民党统治区)对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实行法西斯专政。当时在重庆,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勾结起来,豢养大批特务,设立集中营,拘捕、监禁和杀害共产党员和革命人民。在狱中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坚贞不屈,把牢  相似文献   

19.
《自嘲》作于一九三二年十月十二日,是鲁迅诗作中最为光辉的战斗篇章之一。鲁迅写作《自嘲》的年代,整个中国阶级搏斗空前剧烈;民族危机日益深重,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从一九三○年底起,蒋介石反动派即调集重兵对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反革命军事“围剿”,与此同时,还在国民党统治区进行了空前酷烈  相似文献   

20.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由于性格、经历、年龄、职业、所处时代、地点等等的各种差异,语言是各有其独特个性的。同样,在反映生活的作品中,人物的语言也是千差万别的。仅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人物临死前的话为例,就可见一斑。一、《坚强的战士》一文中,共产党员林红在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前,高呼口号:“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共产主义是不可战胜的!”“同志们,为我们报仇呀!”——真是壮烈激昂,气贯长虹!显示了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对共产主义事业必定胜利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