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生物教学》2019,(4):19-20
<正>"细胞增殖"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1节内容,本节内容对认识生物的生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也是学习减数分裂、合子发育、DNA复制和遗传信息传递的重要基础。1对照课标定目标知识目标:(1)从细胞的物质交换方面模拟探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2)说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和各时期的主要特征;(3)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  相似文献   

2.
1 一堂"精心"准备的生物课 "走近细胞"是人教版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1·分子与细胞》(必修)第1章内容,分为两节:第1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其中:"从生物圈到细胞"不仅是本书的第一节课,更是学生进入高中的第一节生物课.上好它,意义深远.因为,对于必修1模块来说,本节是所有内容的统领,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绪论的功能,而对于高中新入学的学生来讲,本节课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与学科价值定位.所以,其教育功能及教学价值都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3.
《中学生物教学》2016,(4):49-51
<正>1教材及学情分析"动物的运动"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济南版)第2单元第2章第3节内容。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本节应落实的具体内容包括:(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动物的运动"是在学生学习了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基础上对哺乳动物运动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物教学》2016,(14):46-47
<正>1教学内容分析"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属于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5章第3节的内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条件、产物和类型,为后面学习"细胞呼吸的过程"作以必要的知识铺垫。2教学目标2.1知识与技能通过自主学习,探究、总结细胞呼吸的2种方式。2.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对比实验的特点及设计方法;通过实验,掌握探究实验的完整过程,通过分析实验结果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和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材版本】高中《地理》第二章(中图版·必修第1册)《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二节"水的运动"(第2课时)。【课标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课标分析:本节课标特别强调"运用地图",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引导学生理解洋流的形成过程,通过对比分析模式图与实际大洋的分布,联系已学知识归纳出洋流的分布规律,进而使学生认识洋流运动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6.
1教材分析 "酶与酶促反应"是苏教版《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生物代谢活动过程中的重要物质,是学习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必备知识,其基本内容包括酶的概念和酶的催化特性. 在苏教版初中生物7年级下册第九章第二节"人体的消化和吸收"中学生已经知道了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作用.高中教学就应该在此基础上丰富学生的认知,通过教学使他们进一步知道酶的化学本质、酶的催化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1教材内容及地位 本次说课内容为新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3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的内容。主要是细胞呼吸的过程及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本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表现为三个方面:①细胞呼吸对于细胞的作用: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维持细胞正常生活。这也是细胞呼吸的本质。②在教材及高考中的地位:从考查的角度看,多围绕呼吸作用的过程展开,通过考查这一生理过程生成的产物,限制细胞呼吸的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一、教材版本高中《地理》(鲁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二节"地球公转的意义"中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二、课标解读课标内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为"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2017版课标")的要求为"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相似文献   

9.
“细胞呼吸”是《分子与细胞》(苏教版)必修1第四章的重点内容,《生物课程标准》将“说明细胞呼吸,探讨其原理的应用”作为具体内容标准,并明确提出建议开展活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新课改把“科学探究”作为基本理念的核心,通过改变学习方式,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问题的推动下、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可真正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思想.以下是关于这一节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教学》2017,(4):57-58
<正>1教材分析"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3节的内容。本节是在细胞膜和各种细胞器等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细胞核这一重要的结构,使学生对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和功能的认识更加全面,也为后续的学习做了铺垫,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是生物遗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物教学》2017,(24):60-61
<正>众所周知,小班化教学增加了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的互动机会,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笔者作为小班化教学模式中任教的生物教师,多年来追随教育改革的步伐,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探索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和策略。现以初中生物学"免疫与计划免疫"一课为例,谈一谈对小班化教学的探索。1小班化教学设计分析"免疫与计划免疫"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8单元第1章第2节的内容,介绍了有关人体免疫防线和计划免疫的知识。本节内容特点为:基本概念  相似文献   

12.
<正>1设计理念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并进行归纳和总结;创设实验情境,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经典科学实验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3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探究细胞核功能的几个经典实验。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产生更全面的认识,了解细胞核通过控制哪些活动来行使其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3.
本节是七年级《生物》第四章第二节动物的呼吸中前半部分的内容 ,主要讲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 ,《生物》这本教材是将原有的动、植物知识以生物的生命活动现象为主线进行编写的 ,前一节已经研究了植物的呼吸 ,本节课通过对适于水中呼吸的器官———鳃的研究 ,可以使学生对生物的呼吸这种生命活动的现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使学生懂得生物的呼吸有共性 ,但动、植物在各自的生命活动中也有个性 ,同时也为下节讲肺———适于陆上呼吸的器官打下基础。1 教学理念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保证。生物是一门以观察生命…  相似文献   

14.
<正>浙科版高二生物《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细胞呼吸"一节在教材内容上有删节,学科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学生掌握细胞呼吸的概念及需氧呼吸过程。"细胞呼吸"是关于生物新陈代谢的最基本内容,其中涉及物质和能量的双重变化;并且"细胞呼吸"对进一步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知识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需氧呼吸概念、过程、场所、反应式、实质和意义。能力目标:通过分析需氧呼吸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及用规范的生物学语言  相似文献   

15.
<正>1"错误"课堂实录我在教授苏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1节"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这节时曾发生过一件始料未及的事件。当我把高一(1)班学生带到生物实验室时,学生很兴奋,这是他们第一次走进高中生物实验室,有的学生发出赞叹:"高中生物实验室比我们初中的实验室高大上呀,这显微镜多先进,还与电脑相连。"………我把学生安顿下来开始上课,刚宣布了实验室规则,就有学生报告:  相似文献   

16.
(此课为全国2015生命化教育"大问题"教学研讨会观摩课。)【教学设计】《勾股定理》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八年级下册第24章第1节第1课时.下面我将从内容和内容解析、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分析、教学过程设计四个方面,阐述我这节课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1教学分析1.1教学内容分析"减数分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第1节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有性生殖、孟德尔遗传定律、生物变异以及生物进化的基础。同时,本内容涉及较多微观抽象的内容,学习难度较大。1.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减数分裂的概念;说出减数分裂的基本过程及意义。能力目标: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归纳和一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0-61
<正>1教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有3节内容,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及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第2节内容又是解释第3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在第4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架起第1节和第3节的桥梁,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19.
<正>《能量的释放和利用》这节课,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教材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对呼吸作用的过程的理解很困难,即使教材中安排了"体验呼吸与能量释放的关系"和"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两个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对生物呼吸过程需要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产生直观感受,学生还是无法就外在的这些现象联想到细胞内无法观察到的呼吸作用。本节课的教材安排2个课时,本篇文章主要讨论第1课时即"能量的释放"这一部分,本文从以下方面展示这堂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内容标准的10个主题中筛选并呈现了50个处于学科中心位置的生物学重要概念,并特别指出要"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围绕生物学重要概念来组织并开展教学活动,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益,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迁移应用~([1])。本文以苏科版《生物学》第一册第五章第3节"合理的膳食"为例,围绕本节课的两个重要概念来设计和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