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1疑问韩菲[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41000)]初中生物学讲到细胞分裂时,人教版教材上有一句话,"细胞不能无限制长大",但教材没有解释原因,在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给学生解释还是不解释?如果解释,怎么讲?高中教材中也讲到这个问题,还有一个模拟实验,解释了原因。那么,初中和高中在教学上的要求有什么差异?2讨论苏杜林[甘肃省礼县实验中学(742200)]在人教版教材上有这句话,原因有二:一是细胞太大则表面积与体积比变小,细胞与外界物质交换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2.
活细胞不停地进行着新陈代谢,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不断地生长。活细胞为什么不能无限地长大而需要进行分裂呢?这是因为细胞的生长要受到细胞核与细胞质以及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之比等因素的制约。1受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之比的限制细胞要通过它的表面不断的与周围环境或临近的  相似文献   

3.
裴蕾 《生物学教学》2006,31(6):24-25
我在上海高一《生命科学》教材第三章第三节“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一课的教学中,考虑到平铺直叙地说明微观世界的现象,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特别注意突出了“观察、思考与讨论”这一教学环节.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实验、电脑、动画等教学手段,从微观世界的变化在宏观世界的表现入手,步步深入,进入微观领域.学生通过不断地对宏观现象的观察,对微观世界物质运动的模拟动画的观察,通过思考和讨论,归纳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遵循的法则,从而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一、近年来,国内外在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多地把动态教具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对于加快学习速度和提高学习质量有重要意义。我们在细胞分裂的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收到明显效果。我们根据现行高中《生物学》第一章“细胞”第三节“细胞的分裂”内容,制作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教具,在一块版面上,通过八幅画面的连续变化,演示出植物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两个阶段,分裂期又表示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四个过程。全套教具由磁性黑板和尼龙胶布等材料制成。整个演示过程紧密结合教材实际,  相似文献   

5.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我们认识到,在学校里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需要教具的;在提高学生政治思想素质,进行道德品质教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锻炼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也需要教具。购置的教具、自制的教具,是教具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有些教具通过师生自己动手制作会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我谈谈自制教具工作的体会:一、培训新教师教具的制作与使用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职业技能,每年招聘新教师,都要进行教具的制作与使用培训,使新教师能按照教学要求,正确使用  相似文献   

6.
细胞膜是细胞与细胞外界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及信息传递的载体。细胞与细胞之间的依赖关系、细胞的分裂、物质的运输、传递与识别等功能都与细胞膜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动物的各组织细胞经初级、次级的分化,其细胞内含多细胞器结构,现无较好的方法进行分离。但哺乳动物、人类的红细胞来源丰富。因红细胞内不含细胞器,可利用低渗溶血的方法,清洗红细胞的内含物一血红蛋白,得到纯净的细胞膜。1红细胞膜制取原理正常健康的红细胞放入低渗缓冲液中,细胞会胀大并迅速发生溶血现象,通过洗涤清除附着在膜上的血红蛋白,此时红细胞由原来…  相似文献   

7.
细胞的生活过程,需要经常不断地摄入它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产物。植物能够自己制造营养物质,而动物所需的营养物质,不能自己制造,是从外界摄取的。象变形虫和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它们生活在水中,细胞表面直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相似文献   

8.
为破解难点,笔者探索了支架式教学,以问题串、制作模型、实验等载体为支架下手点,辅助突破体液、内环境等概念,探明物质交换关系,认可内环境是多细胞动物与外界物质交换的媒介。  相似文献   

9.
耗散结构论认为:一个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在外界条件的变化达到某一特定临界阈值时,系统就会通过涨落发生突变,由原来的无序状态转变成一种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状态。这种在远离平衡态下,通过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形成的,要靠不断耗散物质和能量来  相似文献   

10.
“动物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中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内容之一。由于本节内容较多,知识层次复杂,学生往往不容易形成完整、系统的知识结构。为使知识准确明了,融会贯通,便于理解记忆。多年来笔者采用表解的教学方法,效果良好。1 表解的设计对高等多细胞动物通过内环境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作了表解(1)。表解(1)把体内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以动态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明确了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进行物质交换。在编织表解过程中,学生又进一步加深了对内环境外呼吸、内呼吸概念的理解。对…  相似文献   

11.
小学科学课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实验教学,实验教学需要利用实验仪器、自制教具去完成教学任务。实验仪器和自制教具是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操作对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仪器,利用自制教具  相似文献   

12.
1.题目现用种类相同、面积不同的半透膜,制成大小不同的袋,不同袋的表面积与体积比值的大小不同(袋的容积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大;袋的容积越大,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就越小).为探  相似文献   

13.
1 2015年考纲要求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Ⅰ);细胞的有丝分裂(Ⅱ);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Ⅰ);实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Ⅱ)。2教材简析"细胞增殖"既有系统的理论知识:有丝分裂、无丝分裂;也有对能力要求较高的探究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又是学习减数分裂、基因突  相似文献   

14.
1 教材分析 “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一“分子和细胞”中的内容。该内容属于细胞的功能之一:物质的输入和输出。整节内容除了介绍相关的理论知识外,重点还在于使学生认识生物科学的价值,理解任何一个生命系统都是开放的系统,都与外界有物质的交换。学生通过学习,会运用生物学知识来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5.
1.辅助教具的使用必须符合视障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辅助教具必须要根据视障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来选择合适的教具。因为,当学生视觉系统发生损伤以后,“以手代目”——触觉功能代替了眼睛的‘摄像”功能,二者的感知属性有许多共同的部分,触觉在很大程度上补偿了视觉的生物学基础。因此,  相似文献   

16.
圆柱和圆锥是在圆的周长和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等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的最后阶段。能否搞好本单元的教学,直接关系到能否完成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空间观念的任务。因此,搞好本单元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学习本单元,学生必须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而空间想象力的产生必须以实物、实际操作为基础。因此,要搞好本单元的教学,必须重视教具与学具的使用,使学生在实际操作的基础上展开合理想象,获取新知识。因为圆柱与圆锥形体特殊,没有相应的工具和技术无法制作,给教学中使用教具与学具带来困  相似文献   

17.
一、提出问题在液体压强的教学中 ,由公式 p=ρgh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液体内部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有关 ,而与液体的总体积、总质量、总重力的大小等无关 .对于这一点 ,学生很难接受 ,他们总认为液体的体积越大 (同一种液体的体积越大 ,质量就越大 ,重力也就越大 ) ,压强就越大 .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生在推导在公式 p =ρgh时 ,就是利用了压力等于重力 ,再通过质量、体积的大小等代换得出的 ,为什么却说压强与重力、体积的大小等无关呢 ?二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是学生从分组实验“研究液体的压强”…  相似文献   

18.
王桂玲 《中学生物学》2012,28(10):33-34
"细胞生活的环境"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稳态与环境"的兴趣,让学生很快地融进必修3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1教材分析本节是高中学生学习了必修3的第一节,其主要内容包括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外液的成分、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与酸碱度、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个方面。该节内容是学生理  相似文献   

19.
“体积与容积”是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长方体(二)”第一课时,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其表面积计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前测了解到,学生认识体积含义的障碍有两个:一是感受什么是“空间”,这比体积本身更难理解;二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和质量对体积含义认识的干扰。有近20%的学生明确表示“体积就是表面积(或占地面积)”。同时,有34.1%的学生认为“质量大的物体体积就大”。由此不难发现表面积和质量是干扰学生建立体积概念最重要的两个因素,教学中不能回避,需层层剥茧。  相似文献   

20.
高原 《广东教育》2007,(7):123-124
知识梳理 一、细胞的增殖 1.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2)细胞核中的DNA不会因为体积的增大而增多,随细胞体积增大,造成核质比不平衡,细胞核对细胞的控制力就越低,从而引起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