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道路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在道路工程课程中融入创新能力培养,对提高交通工程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交通工程专业、道路工程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四阶段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并对该体系对课程教学的软硬件需求进行了分析。"四阶段法"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是实现道路工程课程专业教学和创新能力培养有机结合的载体,同时可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中的创新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交通工程专业《系统工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工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交通工程人才的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针对该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提出了《系统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3.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是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其能力的提升也是教育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教学创新要落实“以本为本”的要求,除了创新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设计和重构教学内容。“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也是环境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其内容是培养具备实践创新能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关键途径。本文结合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的标准,分析了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四有”的角度提出对教学内容重构建议,并用于环境类课程——“环境监测”教学实践,以满足高校教学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学习革命。  相似文献   

4.
产品设计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莉 《科教文汇》2012,(4):48-49
产品设计课程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在整个专业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在对本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产品设计“立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探索在产品设计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张铸  张仕杰 《科教文汇》2020,(8):77-78,82
针对“计算机控制技术”的教学现状,结合“卓越计划”与专业的培养要求,对这门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研究。通过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手段的改进、课程实践方法的改革、考核方式的创新等一些改革来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以达到培养要求。  相似文献   

6.
MIS(管理信息系统)是信息管理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完善的MIS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信管专业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课程培养能力的分析,提出一些实践项目。通过实践项目的具体实施,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城市公共交通”教学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符合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是适应当今社会高质量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的,通过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课程的性质和建设现状,提出了课程的改革目标,并结合交通工程专业背景和要求,从课程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课程改革的相关思路和若干举措,为交通领域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8.
“葡萄酒工程学”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一门工程性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学生工程设计能力的培养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特点,倡导学生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实践表明,任务驱动式教学在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中获得成功的案例,也达到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从道路工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是把人、车、路、环境以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的。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大多属于应用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学科的实践性及其操作性很强,所以对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从交通工程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入手,探讨了交通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和体系,旨在通过课程建设改革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继电保护运行与维护》是一门新开设的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专业选修课程,对培养学生独立从事工程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结合研究生课程教学实践,对课程建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探索,为更好地发挥专业课程学习在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1.
俞卓 《科教文汇》2012,(30):48-48,5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和创新性,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可能发现和修正教学内容以及设计构思中的“错误”和“不足”.也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才有机会面对课堂教学中几乎不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从而解决问题,收获经验,达到创新。当下许多高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都普遍采用了理论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本文从实践教学与学生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分析现有实践教学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环艺专业教学中“项目设计”的教学模式及其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吴景龙  黄守刚  孙亚丽 《科教文汇》2013,(16):75-76,173
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系统性、交叉性和社会性等特征。交通工程学(Traffic engineering)是从道路工程学中衍生出来的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它是把人、车、路、环境以及能源等与交通有关的几个方面综合在道路交通这一统一体中进行研究的。交通工程专业的课程大多属于应用性和交叉性的学科,学科的实践性及其操作性很强,所以对本专业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在交通工程专业课程建设中,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将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本文从交通工程的特点和研究内容入手,探讨了交通工程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的思路和体系,旨在通过课程建设改革将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改革来实现实验教学,实践教学贯穿整个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3.
丁永灿 《大众科技》2013,(5):195-197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课程设置是否合理、课程体系是否完善、课堂教学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文章依据企业的职业岗位设置及对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提出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课程建设改革思路及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4.
陶珺  易迎彦 《科教文汇》2021,(13):93-94
该文提出将"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科研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科竞赛+毕业设计与论文"有机融为一体,通过基本能力的叠加,推进整体素质和价值观的养成,形成立体化信号与线性系统课程工程教学新理念;采用以工程应用为出发点的特色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信号与系统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形成层次性、系统性和自主性的实验实践教学体系。该文研究能力叠加效应,以及训练载体设计与构建,并结合教学改革进行了有益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现代电机驱控技术”是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硕士教学中的一门重要基础课。新工科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是教授当代先进的电机驱动与控制技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教师的授课方法要与时俱进,探索新形势下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郑州大学交通系的科研情况,概述了《土力学》在该系新开设的道桥专业的重要性。为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以及工程创新和实践能力,借鉴其他学科的成功经验,着重对道桥专业《土力学》的教学模式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结合该学科的特点,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开放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多种先进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确定了机械原理的课程目标和课程教学改革要解决的重点问题。通过加强课程内涵建设,实现能力培养、德育引领与教学过程的充分融合。大力加强教学资源尤其是数字资源建设,促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机械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以地方高校视角探讨安全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如何主动适应新工科建设需要,并以专业课程“安全生产法规”为例,分析其课程改革背景及必要性,提出从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基于案例教学的实践型研讨班以及推动课程考试由“知识考核型”向“知识+能力考核型”转变等方面开展专业课程改革,并介绍教学改革实践思路及具体措施。从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来看,相关课程改革措施能够促进地方高校与新工科人才培养新要求相适应,有助于学生工程应用思维培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传统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新的方法在交通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实验,得出了在专业培养中,应该在话语权分配机制、学生选择权的平衡机制、不同类别知识等方面进行差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使“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落在实处,培养出更加优异的人才。  相似文献   

20.
赵彬琰  荣佳 《科教文汇》2020,(1):115-116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高等院校金融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以往对于该课程的讲授多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对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不利于现代高等学校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新型人才。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探讨理论课与实验课相结合的模式,为高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