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抽象而又神秘,致使学生以为数学只是“书本上的题目”,枯燥无用。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就必须开放课堂教学,强化数学的实践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数学是一门科学,而数学教学原则是一门艺术.数学教学要努力挖掘课堂教学的潜能,精心安排课堂教学结构,全面展示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常言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课堂教学的引入固然重要,设计得巧妙能起到先声夺人,引人人胜,一石激起千层浪,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作用.而良好的课堂教学结束方式的设计,则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结尾设计的好,能起到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新颖有趣、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这样不仅能巩固知识,检查效果,强化兴趣,还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把一堂课的教学推向高潮,达到“课结束,趣犹存”的良好效果.笔者根据教学实践的经验,归纳出五种课堂结尾的方式,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3.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数学的生命在于思维.数学教学中,发展思维能力是培养能力的核心,而数学教学的大量活动在45分钟的课堂之中.无疑.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与课堂教学密切相关。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的设计应是这种“激励、唤醒、鼓舞”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沈蕾 《考试周刊》2012,(76):71-71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评价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学评价对教育效果进行价值的判断.就是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系统地收集信息.从而对学生通过教学发生的行为变化予以确定。过去一阶段的教育评价侧重于教学结果,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出错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极不情愿而又无法避免的现实.示错、查错、知错、纠错、防错是教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矫错是一门艺术,能否变“被动矫错”为“主动纠错”,并达到今后防错是评价矫错艺术的一个重要指标.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矫错的艺术性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是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智能,使学生形成数学观念,并对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和主要途径.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而引入新课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还能起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有参与意识,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呢?笔者自编问卷,对175名高中学生进行调查,有效回收率为100%,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综合分析,结合实例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8.
黎雁 《中学理科》2007,(6):16-17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觉学习.”我国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充分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等一切教学手段都要为学生的“学”服务.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  相似文献   

9.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关于激励、唤醒、鼓舞的一种教学艺术.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能激发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产生“口欲言,心求通”的意识倾向和情感共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益.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只要有了兴趣,就会产生愉快的情感,就会主动地探索和求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育和爱护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创造型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激疑,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内在动机 我国有句古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激疑教学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把学生引入“疑无路”的境地,进而把握火候,给予点拨,达到“又一村”的妙境。 1.设置悬念心理学告诉我们,在认知过程中明确目标对注意、记忆、保持、回忆、联想都有促进作…  相似文献   

1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与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要使教学达成良好的效果,教师就要精心设计教学,创设各种教学情景,在课堂教学中要采用各种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形成一种师生合作、共同探究、教学相长的课堂气氛,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爱学”.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门艺术。无论一章一节,还是一课,其教学过程都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能单独着重渲染某一个环节而忽视了其他环节。人们常用元代散曲家元吉关于文章结构技法的比喻来形容课堂教学的艺术创造过程,那就是“风头”“猪肚”“豹尾”。事实上好的课堂结构不仅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精辟清晰的讲解、丰满充实的教学内容,而且还应该有发人深省、余味无穷的结课环节。但在结课时学生往往觉得疲乏,警觉性较低,这时最需要来自外界的刺激.以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因此,我们要重视课堂教学的这一结束环节,精心设计,使之成为精彩之笔。以下,我就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结课环节谈一些自己的心得。  相似文献   

13.
刘乃志 《辅导员》2013,(15):26-27
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内涵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处处体验到数学之美,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提炼和发现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愉悦,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否则,美也非美也。  相似文献   

14.
数学被人们称为“思维之花”,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苏联学者B.A.奥加涅相等认为:“区别于传统教学,现代数学教学的特点在于力求控制教学过程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而传统的数学课堂充分体现了老师的分析、讲解,而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现代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现有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前人知识和经验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普通高中新课程倡导个性化的知识生成方式,旨在扭转以过分关注“知识传授”为特征的教学局面,要求在所有学科中渗透“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堂教学的生态化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工业文明给课堂教学带来的标准化以及复制人才的培养模式,面对以牺牲学生个性为代价追求效率的做法,生态学无疑为课堂教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日本杉山吉茂教授认为:“数学教育要成为一门学问,就应该具有理论上的研究,但是这种理论不是为理论而理论,而应该是为了解决数学教学的实际问题,指导提高数学教学实践为目的的.”因此,  相似文献   

16.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是当代教学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对于数学课堂教学尤为重要。数学课堂如果让学生做主,相信繁杂的数学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数学将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如何把“素质教育”贯穿在每一节课中,更是值得探讨的课题.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发展.  相似文献   

18.
程晖 《江西教育》2003,(12):20-20
“立体化”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角度、多侧面的立体探究,促进学生思维,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思考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笔者在数学教学中尝试了以下立体化方法来进行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营造开放性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乐学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教学艺术在于营造氛围,创造共振,激励乐学;教学目标在于发展思维,追求创新,提高效率。立体教学就是要求教师运用教学艺术,营造开放性的课堂教学环境,激励学生乐学。例如:(1)教师以饱满的精神,丰富的情感投身到教学活动中去,从而带…  相似文献   

19.
陆灵俊 《广西教育》2005,(9A):40-41
情商,包含影响学生学习的意志品质、态度心情、兴趣习惯等非智力因素。情商在数学教学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因素。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这句话道出了情商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组织学生的智力活动,而且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商因素,使学生态度积极、心情愉悦、思维活跃,这样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发挥情商因素对智商因素的促进和补偿作用,教师要做的很多,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以心育人。  相似文献   

20.
刘乃志 《辅导员》2013,(10):26-27
<正>教学智慧:课堂教学的内涵艺术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数学教学也是一门艺术。要想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处处体验到数学之美,就需要教师运用自身的教学智慧提炼和发现数学的美,从而让学生愉悦,沉浸其中,流连忘返。否则,美也非美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