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明 《武当》2004,(9):53-55
如此三度毕,神水九次吞。咽下汩汩响,百脉自调匀;河车搬运毕,想发火烧身。旧名八段锦,子前午后行;勤行无间断,万疾化为尘。  相似文献   

2.
白林鹏 《武当》2010,(12):46-47
第二套 第一式:承接上式,吞气三口毕,把两拳伸开,手心翻向上,端至乳上,离寸许,十指尖相离二三寸。每数一字,想手心端平,想气贯十指尖上,如此亦数49字(图16)。  相似文献   

3.
第一段歌诀:闭目冥心坐,握固静思神。盘腿而坐,紧闭两目,冥亡心中杂念。凡坐要竖起脊梁,腰不可软弱,身不可依靠。握固者,握手牢固,可以闭关却邪也(拇指先屈于掌内,四指再屈回握拳为“握固”)。静思者,静息思虑而存神也(第一图)。 第二段歌诀:叩齿三十六,两手抱昆仑。上下牙齿相叩作响,宜三十六声。叩齿以集身内之神,使不散也。昆仑即头,以两手十指相叉,抱住后颈,即用两手掌紧掩耳门,暗记鼻息九次,微微呼吸,不宜有声(第二图)。  相似文献   

4.
自《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诠真》在《搏击》杂志上公开发表后,我收到了大量的读者来信、来电,有的表示赞助与支持,有的提出一些问题,其中有些问题是共同性,所以在此统一作答。  相似文献   

5.
王玮 《武当》2012,(5):40-41
较手三十六病是赵堡太极拳较手中易犯的三十六种错误,本人根据体会和学习心得,简要述说如下:抽赵堡太极拳中有"让而不让"之说。"抽"是失去拥挤之力,有让而失去了不让的能力,表明内力动摇。拔赵堡太极拳背丝扣是后力对前力的增强,是相合力的平衡和互助加强,就如树根对树身的滋润,树身对枝叶的给力,后再力的给劲不足,引起拔脱。遮武当为不当不为真,平时习练养成一种自然,  相似文献   

6.
曹洪涛 《精武》2006,(11):48-48
十八罗汉功为少林武功之一支,其妙处在于强身健体,功成可力顶千斤,开砖断石。此功的主要习练要点在于顶气、喷气、吞气相互配合使用。练功者须准备腰带一条,长约六尺,宽约三寸。练功前,将其系于腰间,松紧适度,以能插入二三只手指为度。  相似文献   

7.
昕东 《垂钓》2013,(3):22-24
我觉着此番的结局不会再像上次那样格外悲惨——两天比赛,净吞三弹(蛋)!最可气的是,另三场都是小分。所以我不服气,所以我又来了!我决定将摔断的门牙和别人笑掉的大牙都捡回来。巴布总说:是的,这次我们一定行!  相似文献   

8.
尤志心  孔小安  沈顺林 《武当》2011,(12):19-20
(接上期)一、活腕功孙式三十六手太极拳,对腕关节和手指关节有独特练法。俗话说:"手活于腕","三年拳不及一年跤,三年跤不及一年手腕子"。活手腕的方法有:(一)立圆  相似文献   

9.
漫画园地     
《篮球》1999,(9)
山东刘永凯公牛队老板克劳斯手抓主帅弗洛伊德和名将库科奇两张大牌。也无法拯救奄奄一息的“病牛”。艾弗森一改往日的恶习,摇身一变乖了许多,竞在本赛季出尽风头。巴克利使尽浑身解数,率领火箭队冲进赛区第2,看来老巴要想捞上冠军戒指,还需再费点儿神。文/孙桦漫...  相似文献   

10.
举重项目的教学内容包括三项标准动作(两手推举,两手抓举,两手挺举)和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在过去几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对举重三项标准动作与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的教学,曾采用过不同的程序。一九五四年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先教两手抓举,后教两手推举,再教两手挺举,和一般发展身体与专门辅助动作。这样安排的目的是因为抓举技术较难掌握,想先突破这一教学难关。一九  相似文献   

11.
拳王之死     
赵海鹏 《新体育》2008,(2):60-61
这天是2007年的圣诞夜,1.63米的崔尧三再次站到了首尔光津救民体育中心的拳击台上,这是他荣升职业拳王后的首场卫冕战。这样的夜晚再认真的男人也会无心恋战,因此他想让比赛快点结束,也许用不了1个小时他就可以和家人簇拥在一起把盏言欢了。可是他不知道,时间的尽头就是生命的处决。  相似文献   

12.
尤志心 《中华武术》2007,(12):23-24
懒扎衣是孙式太极拳中的母式,其他各式都是由它演变来的。先岳父陈健侯先生是孙禄堂宗师的弟子,他留给我们两种懒扎衣。第一种是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中的懒扎衣,还有一种是"九手"中的懒扎衣。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是孙禄堂宗师亲传的,属于高层次的技击套路。"九手"是陈健侯为子女健身而自编的"套路",属于健身套路。两种拳势在动作上有异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尤志心 《精武》2008,(11):50-52
他的子女大都在外地工作,学习全套拳路有困难,故自编“九手”,教子女健身防身之用。“九手”其实是十三式,主手是九式,“九”是大阳之数,也寓无穷变化之意。这九式是:左右懒扎衣、开合手、鹞子钻林、云手、青龙缩尾、搬拦捶、叶底藏花、霸王敬酒、玉女穿梭。这“九手”吸取了“三十六手”中的精华,融形意、八卦、太极为一体,易学好用,所占时间不多.可随时练习.现把官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诸健身功     
1.养心坐功 盘腿正坐或小腿下垂坐在椅子上,脚着地,两手握拳,用力在两臂和身上相互捶击(图①)各三十六下;再以两手上托下按,左右交替上下各八次。每次一息(一呼一吸者为一息。呼吸时,气由鼻徐徐吸入,由口缓缓吐出),再以两手交  相似文献   

15.
武林小辞典     
六合拳:是近代满族拳师佟忠义祖传,所谓“六合”是指东南西北上下,即练拳时前后,左右,上下都要照顾到,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做到手与眼合,步与身合,智与力合,及内外三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  相似文献   

16.
孔德 《武当》2007,(1):37-38
凡坤道修炼,用功入道,当于子后午前阳气发生之际,按法行持。先还虚静定,深入混沌。候混沌开机,即凝神吸气以守乳溪,存想息息在乳溪中,呼吸往来。默调呼吸三十六息讫,仍还虚静养,以致虚极静笃,依灭尽定而寂灭之。待静极复觉之际,仍照前调息守中,一连行持三五次而后已。  相似文献   

17.
尤志心 《武当》2006,(4):31-32
第一阶段属于基本功训练,陈健侯从站桩到走趟子,从练字手到练三十六手套路,总共只用四个多月就练成了。第二阶段是推手。先呆步推手, 后活步推手。这就是两人按相对应的站势彼此双手交互放在对方的肘臂  相似文献   

18.
<正>浙江省特级教师沈斌老师先后组织了三次四年级"侧手翻"(浙江省省编必学内容教师用书)教学研讨,通过三次上课研讨,把侧手翻教材分析得比较透彻明了,笔者在参与过程中发现,上课教师都是在想办法寻找教学侧手翻的有效辅助练习的方法,也在苦苦地寻找教材分解后的练习。笔者认为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与省编教材中对侧手翻单元的设计有关。教师想教好教材,对教材十  相似文献   

19.
孙氏三十六手太极拳拳势图解一、起势1、八字静立演练者面南背北而立,两脚成九十度并立,身体中正安舒,下颌微收,上下成一直线。舌顶上腭,谷道微提(以下各式,也要做到这样,下文不再重复)。两手自然下垂,双肩松沉。两目先微闭,心无所思,  相似文献   

20.
二、太清导引养生经 1.常以两手叉头上,挽至地,五嗡五息,止胀气。 2.叉手胸肋前,左右摇头,不息自极,止引面耳邪气,不复得入。 3.两手支腰下,左右自摇,自极,止通血脉。(卷三十四) 4.两手相叉,左右举肩,引皮肤气。 5.正立,左右摇两(月比土)。引脚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