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因素引入装备制造业绩效评价体系之中,在分析产业融合因素对装备制造业绩效影响机理的基础上,揭示综合装备制造业市场结构水平、市场化水平和市场开放水平三个维度的产业特征因素对产业融合与产业绩效关系的调节机理,并提出研究假设;采用投入产出法刻画中国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水平,基于SFA法和C-D生产函数探索性地构建以内生投入因素与外生支撑因素为控制变量和以产业特征因素为调节变量的产业融合因素对装备制造业绩效影响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运用工具变量法对2001—2017年30个省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及与装备制造业绩效相关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进而验证机理分析与研究假设。基于实证研究结果,揭示区域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背景下的装备制造业绩效提升规律,并据此提出提质增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支燕  白雪洁  王蕾蕾 《科研管理》2012,33(1):90-95,119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无缝衔接,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2000-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研究制造业15大产业的两化融合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间的融合度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融合度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两化融合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且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演进规律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先导性特征突出,传统制造业对两化融合的反应滞后。本文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科研管理》2012,33(1)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无缝衔接,加速完成工业化进程带来了难得的契机。本文以2000-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为依据,研究制造业15大产业的两化融合度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制造业行业间的融合度存在很大差异,表现为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融合度明显高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两化融合推进产业升级的动力不足,且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从演进规律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先导性特征突出,传统制造业对两化融合的反应滞后。本文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阐述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内涵,对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探讨,设计了一个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和39个三级指标的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熵值法构建了区域“两化”深度融合水平综合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5.
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能够促进制造业创新水平收敛。本文首先通过构建一个基于知识吸收和扩散的数量模型,研究发现制造业创新水平收敛于平衡增长路径,然后基于β收敛的框架,建立一个检验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影响产业创新水平收敛的计量模型,并利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以及产业创新指数数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的计量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会降低制造业不同行业创新水平的差距,促进创新水平收敛。最后还利用中国制造业分行业样本数据进一步检验还发现,中等技术行业的绝对收敛速度最快,其次为低技术行业,再次为高技术行业。但是,低技术行业创新水平的条件收敛速度最快,次之为中等技术行业,再次为高技术行业。这意味着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仍然离不开“改革”和“开放”两大动能,政府一方面需要借助于“改革”动能,加速破除限制或阻碍高质量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藩篱,促进知识和技术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流动,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对制造业各行业部门所产生的知识外溢效应,降低制造业不同行业部门创新水平的差距,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还应继续利用“开放”动能,积极鼓励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甚至主导全球价值链,实现国内创新体系和全球创新网络的对接和融入,进一步推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降低制造业不同行业部门创新水平的差距,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长三角地区亟须通过进一步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来调整产业布局,但目前关于两业融合的测算方法较为单一,也缺乏对区域两业融合时空演变的考察和空间异质性分析。为此,以2012—2020年长三角41个城市的数据为样本,通过随机前沿分析法测度其两业融合水平,并将经济环境、政府支持、市场开放、外商投资、区域创新及信息技术等确定为其主要影响因素,利用核密度估计、自然断点法、空间自相关等方法分析其时空演化格局及有关影响因素的作用效应。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两业融合水平呈上升态势但区域发展不均衡,从高到低依次为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并具有空间集聚特征;外部因素的影响在区域内和区域间有差异,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对本市产业融合的驱动作用明显,信息技术应用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带动邻市产业融合发展;对先进制造业服务化而言,政府支持是直接驱动因素,经济环境和区域创新发挥空间外溢效应;对现代服务业制造化而言,经济环境、外商投资和区域创新是直接驱动因素,信息技术应用产生的溢出效应驱动邻市现代服务业制造化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长三角地区的两业融合发展提出提升融合...  相似文献   

7.
缩小制造业智能化区域差异,已成为全面协调推进制造业智能化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视角构建制造业智能化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刻画空间分布,量化区域差异,检验收敛机制。研究发现:(1)中国制造业智能化存在同质性集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2)区域内差异是制造业智能化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东部区域贡献率最大,西部次之,中部最小。(3)在考虑了技术创新投入、人力资本、信息化水平因素后,区域间和各区域内部的制造业智能化差异将逐渐缩小,其中,人力资本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东、西部区域内部差异,信息化水平有利于缩小区域间和中、西部区域内部差异。  相似文献   

8.
依据《工业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评估规范》(GB/T 23020—2013),设计了适合流程制造业、离散制造业、混合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等工业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设计的8套企业两化融合评估指标体系基本适用于所有的工业企业。然后应用这些评估体系对全国5万多家工业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评估诊断,总结分析了中国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工业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熵权法测度201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采用泰尔指数和莫兰指数分析区域差异和空间集聚特征。研究发现:(1)整体上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呈长期向好态势,但发展水平依旧不高;分维度来看,增长规模和产品质量处于较低水平,且呈波动下降趋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两化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呈不断上升态势,而绿色发展则呈波动上升趋势;从区域分析来看,东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稳步向上态势,中部总体呈不断上升状态,西部呈上升态势,但增速较慢,东北则出现停滞。(2)区域间差距在不断扩大,直接原因是地区内差异的不断增加,间接原因则是区域划分方式不同和产业转移。(3)各省市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但其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减弱,未来中西部地区需充分挖掘资源禀赋优势,有序承接产业转移,东部地区则需进一步强化对外协同作用,引导内陆省份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轶旻  孙建军 《情报杂志》2012,31(5):134-138,165
从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内涵的角度出发,揭示企业两化融合的关键领域。在借鉴Sambamurthy和Zmud模型基础上结合Barua模型,构建企业两化融合的关键要素模型以及评价指标。运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在对评价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基础上,得出江苏省制造业两化融合的重点影响因素;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指出企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两者融合的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白金柯 《科技风》2024,(3):143-145
深化产教融合是推地区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制造业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元素,对本区域制造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域产教融合成为提升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制造业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本文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从河南省市域产教融合角度出发,结合河南省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基于政策实施、联合体构建、师资建设、评价体构建等方面提供产教融合工作实践建议,为新工业背景下河南省装备制造业市域产教融合发展提供积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磊  陈向东 《科研管理》2009,30(2):9-15
区域创新的演化不仅体现为时间上的收敛或发散的特征,也会在空间上体现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及依赖性。中国和日本是亚洲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其区域创新的发展模式及演化特征均有所不同。基于目前中日区域创新的比较研究尚未太多关注收敛和空间依赖性,本文采用区域专利申请量,并通过计算基尼系数和空间指数Moran I,针对创新的总体收敛、地区内收敛及地区间收敛的演变趋势,以及区域创新的空间相关性,比较研究了中日两国省级区域创新的演化特征差异。  相似文献   

13.
对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各地区大学的知识创新效率,按照效率水平及变动情况,可将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分为高投入、高效率,高投入、低效率,低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等模式。这种划分为今后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分类标准。同时,对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空间趋同性进行了检验,表明我国大学知识创新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且不同区域收敛于不同的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4.
对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研究,不仅要从总量的角度进行,更应注重从"效率"的角度展开。采用超效率DEA模型测算了我国各地区大学的知识创新效率,按照效率水平及变动情况,可将我国大学知识创新效率分为高投入、高效率,高投入、低效率,低投入、高效率,低投入、低效率等模式。这种划分为今后关于我国高校科技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分类标准。同时,对大学知识创新效率的空间趋同性进行了检验,表明我国大学知识创新呈现"俱乐部收敛"特征,且不同区域收敛于不同的均衡水平。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障碍与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促进产业升级和实现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条件。"两化融合"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同时也要加强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在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术、环境、体制和政策等诸多障碍阻止和减缓了"两化融合"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从提高信息化水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信息化人才、建设中介服务机制等方面选择"两化融合"最直接和最快捷的路径,以实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0-2014年浙江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行业统计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各行业融合发展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浙江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已经出现了相互融合发展的趋势,但融合水平偏低;同时,浙江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由于发展水平及行业特性不同与制造业的融合水平也存在着差异,以信息计算机业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融合水平偏低,而以交通运输业为代表的传统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融合水平较高。据此,提出了转变制造业发展方向、推动制造业中服务业的分离、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制造业发展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征和趋势,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的背景下,全球制造业正在从"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中国提出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这一融合的基础是产业融合,产业融合的关键是制造业崛起,制造业崛起的标志是从"生产型制造"到"服务型制造"的转变。通过对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定义、分类、及其与两化融合的关系、国际化发展趋势等方面的全面阐述,分析提出发展我国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构造产业协同集聚E-G指数,利用2011-2016年浙江省11个设区市数据,对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同集聚程度进行测算,并利用随机效应模型研究电子商务相关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各市存在不同程度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状况,杭州、宁波、温州、金华地区协同集聚程度较高;电子商务水平、跨境电商交易、两化融合水平、快递物流行业水平、电子商务用户基础等因素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集聚均具有显著正效应,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就电子商务驱动浙江制造业与物流业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君  邱君降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75-184
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简称“两化融合”)是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部署,也是协同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抓手。过去十年,两化融合在推动我国企业提质增效、行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有力支撑了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分析全国31个省市、100余个细分行业、15万余家企业的两化融合评估数据发现,我国两化融合发展已经实现由“金字塔型”到“纺锤型”结构性升级,区域两化融合差距持续收窄并呈现“西快东稳”态势,重点行业纵向管控集成与横向产供销集成均实现突破性进展,不同类型企业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呈缩小态势,数字化管理、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蓬勃发展带来企业业务效率大幅改善,以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制造业是既要维持经济中高速的增长、又要保证我国产业持续向中高端水平迈进的中坚力量。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制造业企业正积极努力从数字化阶段向网络化阶段转型,因此信息化推进我国制造业高质量的发展,正面临着众多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两化融合服务平台(www.cspiii.com)采集的16万余家企业两化融合数据为基础,从开放研发、精益生产、智能产品和服务、产业链生态构建等方面入手,分析、探究我国信息化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及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