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标准联盟以制定和推广应用技术标准为目标,技术标准下的专利价值评估和专利筛选是联盟管理重点。设计了技术标准联盟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方法及专利筛选规则,有利于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联盟的知识产权管理方法,为技术标准联盟重要专利识别与专利群布局提供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专利与技术标准关系密切,有区别,更有联系。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是国家、企业所追求的目标。着重论述了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概念、作用、区别和联系以及将专利上升为技术标准的途径及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3.
专利集中许可是技术标准联盟推广应用技术标准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技术标准联盟专利集中许可特征及定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联盟专利集中许可定价原则、设计专利集中许可定价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技术标准联盟合理制定专利集中许可价格、加速联盟技术标准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使专利技术能够借助技术标准的特殊地位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同时也使某些技术标准借助专利保护实现事实上的垄断。专利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必然出现技术陷阱问题,即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从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出发,分析在专利技术与技术标准融合趋势下,技术标准中专利权滥用的多种形式,从企业竞争力及发展的角度,提出规避陷阱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相互作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关系日益紧密,很有必要厘清二者的相互作用;选取通信行业为研究样本,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分析长周期时间序列数据,研究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关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的分析表明,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技术专利对技术标准具有促进作用,这说明技术专利是创立技术标准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标准与专利技术紧密结合。技术标准的实质就是知识产权垄断,因为技术标准是以专利为依托的,而专利的背后是巨大的经济利益。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上尚有相当差距,技术标准体系也相应滞后,因此加强专利与技术标准的结合,构建我国的技术标准战略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参与企业专利向技术标准进行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通过分析近年来专利与技术标准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专利行政主管部门在企业专利向技术标准进行转化过程中如何更好发挥协调与激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关联及其检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之间的异同,技术标准与各类知识产权的关联,尤其是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系。技术标准与专利权的关联包括有权利影响的关联和无权利影响的关联两种,有权利影响的关联是实质性关联。与知识产权产生关联的技术标准制定主要有 “知识产权推动型”、“技术标准拉动型”、“技术标准与知识产权互动结合型”三种模式。检验知识产权特别是专利是否结合进技术标准应采用专利侵权判定原则,只有对技术标准产品造成侵权的专利才算与技术标准产生了实质性关联。  相似文献   

9.
以构成专利文献的"技术词"为最基本分析单元,深入专利文本内部对产业技术标准和产业技术整体发展进行定量描述。以近24年来通信产业专利及其必要专利为样本,通过产业技术标准与产业整体专利技术内容相似度比较,揭示技术标准与产业整体技术发展关系。研究发现,产业技术标准实现产业技术内容的收敛与规范;同时,标准专利技术产生于产业先导技术,通过技术标准实现产业先导技术向主导技术的转换。为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专利与技术标准的冲突及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朱晓薇  朱雪忠 《科研管理》2003,24(1):140-14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明显。一方面,专利技术的所有者出于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不愿进行专利许可。另一方面,这些专利技术对技术标准而言又是必需的,否则技术标准就无法实施。本文分析了专利与技术标准之间常见的冲突表现形式,并依据中国的现状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相对影响和百分位数指标的局限,提出修正百分位数指标。从引文量分布特征、同区引文量差异、引文量与发文时长关联性等方面,对相对影响和百分位数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将相对影响和百分位数指标融合并引入时效性参数,构建了修正百分位数指标并以图书情报类核心期刊及高校图书馆作为测评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修正百分位数指标可将位于同一百分位区间但发文时长及引文量不同的论文纳入到同一尺度下进行对比评价,测评结果对于引文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性的反映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12.
三江源草地多功能性及其调控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亮  李奇  赵新全 《资源科学》2020,42(1):78-86
三江源区是地球第三极典型代表区域之一,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物物种及其组成的生态系统,发育和保持着世界上大面积原始的高寒生态系统,是中国和亚洲重要的淡水供给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源头和重点区。生态系统服务、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具有全国乃至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草地是三江源的主要植被类型,由草地管理引起的诸多生态、环境、社会问题,其管理和治理不仅是牧区的问题,也是包括黄河、长江、澜沧江等江河流域的问题。本文综述了三江源草地管理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提出了基于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对草地“生产—生态—生活”多目标需求的多重管理目标及管理框架,建立三江源区域草地进行多重目标管理的调控途径及技术支撑;以期对三江源生态可持续发展、国家公园建设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及后续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坚持科技创新 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人类开启可持续发展新文明时代以来,我国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教兴国"两大国家基本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发展中国家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表率。20年发展历程表明,可持续发展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我国科技创新在以下4个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1)在保障人口健康、食物安全和优化人居环境等方面,满足人类发展的合理需求、提高人类的福祉水平;(2)在海洋和空天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节约和循环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改善生态等方面,消除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障生产活动的持续进行;(3)在提升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绿色制造业、信息化产业等竞争能力方面,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巩固国民经济的物质基础;(4)在形成先进的环境伦理和发展观、构建国家科技-文化-体制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提升战略决策和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探索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等方面,助推社会进步与文化建设进程、增强发展软实力。  相似文献   

14.
It is a truism that the design and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s vital to everyday life, the conduct of work and to social order. But how are individual, organisational and societal choices made? What might it mean to invoke a politics and an ethics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sign and use? This editorial paper situates these questions within the trajectory of preoccupations and approaches to the design and deploy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ince computerisation began in the 1940s. Focusing upon the dominant concerns over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paper delineates an interest in design and use in relation to socio-technical theories, situated practices and actor-network theory. It is argued that each of these approaches is concerned with a particular form of politics that does not explicitly engage with ethics. In order to introduce ethics into contemporary debates abou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o frame the papers in the special issue, it is argued that Levinas’ ethics is particularly valuable in problematis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and ethics. Levinas provides a critique of modernity’s emphasis on politics and the egocentric self. It is from a Levinasian concern with the Other and the primacy of the ethical that a general rethink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s, ethics and justice in relation to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an be invoked.  相似文献   

15.
创业生态系统已成为创业研究的重要主题,对建设系统性创业支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不同于以往基于单一要素视角对创业活动的研究,创业生态系统关注主体互动及其所处环境对创业活动的支持,受到学术界与实务界的高度关注。运用编码方法进行文献梳理分析,提炼总结出创业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框架,详细论述创业生态系统的当前研究主题:基于创业生态系统概念界定的系统类型划分与测量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运行模式与治理机制研究、创业生态系统的不同层面影响以及创业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与演化路径研究。最后,为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从4个方面提出未来可以进一步关注的研究问题。研究结果对于清晰创业生态系统当前的研究进展与未来研究方向、推动创业生态系统研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is article critically assesses the policy orientation, social impacts, and linkages of telecommunications in the United States within a government deregulated policy environment and an increasingly globalized economy. Deregulation has been driven by both ideological and technological demands, stemming from sever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s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collapse of state socialism in eastern Europe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greater oligopolistic competition among 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 An expanded infrastructure of new digit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is the foundation of a worldwide political economic regime of accumulation. ICT increases command and control capabilities of large corporations, together with the mobility and liquidity of capital, making it essential to the restructuring of the world economy, the new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creation of global "information city" networks. At the same time, government deregulation and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are associated with a number of spatial, economic, and social dualisms.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末,科技进入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电脑开始从单纯的文字处理走向处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音乐制作在硬件、软件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使传统的音乐制作在观念、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变革。技术发展带来的数字化进步使电脑制作音乐成为主流方式。本文从VST插件应用现状的分析入手,对MIDI制作过程中的相关硬件与软件的协调与新旧组合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谭汉松  王宙 《科技广场》2007,(11):28-31
本文首先从当前电信行业存在的信息孤岛问题以及不断变化的软件需求引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架构模式SOA的基本概念和关键性特征。然后针对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中的两个核心系统SFS和TSAP系统接口的具体业务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OA的设计思想,并且给出了相应的算法、实现流程和应用逻辑结构图。通过电信运营支撑系统上线以来的实践证明,该接口的设计和实现方法能很好的满足系统对稳定、高效和可扩展性的要求,缩短了开发应用的周期,使得代码的可移植性和重用性得到提高,并大大减少了系统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系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
季相林 《软科学》2003,17(2):5-10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新技术的应用,倡导“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融洽的和谐的重要性、迫切性已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诸如:新技术革命的机遇,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都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的融洽和谐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一定意上说,“融洽和谐”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而且也影响到整个人类的未来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对人与技术、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认为,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传承与创造活动,文化是教育之根。教育与文化是同源共生、共生共进的互动关系。文化是本质性的,教育是文化的形式是一定人类文化的表现;教育作为文化的形式,会反作用于文化整体,使其体现深刻的文化性格和意义。因此,教育与文化是在互动中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