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川东北气井产水情况及采出水水质特点,结合特殊的地形地貌条件对比分析认为回注是采气废水最经济、有效的处理方法。该文在现有回注处理工艺基础上,针对某些边远气井采气废水处理存在“建设输水管道投资大,罐车拉运受制于道路、油地关系等因素且运行成本高”等问题,探索一种已在国内某油田成功应用的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设备,将边远井采气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优化为“三相分离器→除油沉降罐2具(1用1备)→多功能一体化水处理器→罐车拉运至回注井”,可达到优化简化流程、降低处理成本之目的。  相似文献   

2.
SAGD超稠油采出水具有"水温高、成分复杂、原油物性差、乳化严重、悬浮物含量高、水质水量波动大"的特点,常规采出水处理工艺无法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的需要。针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的特点,采用调节+除油+两级气浮装置串联工艺对SAGD超稠油采出水进行预处理,满足SAGD超稠油采出水处理要求,同时提高采出水处理效率,减少占地面积,降低工程投资,缩短工程建设周期。  相似文献   

3.
在油田开发中,乳化严重的三元复合驱采出水的治理并未得到很好地解决。本文将二氧化氯应用到治理采出水中,利用其极强的氧化性使乳状液破乳。实验结果表明,二氧化氯能够有效氧化降解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成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反应参数,当体系中初始p H值为6,二氧化氯浓度为40 mg/L,在55℃下反应2h后,降粘率可达92%以上,表面活性剂成分下降率超过34%,除油率在90%以上。说明二氧化氯破乳效果明显且高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油田污水水质改性工艺竣工投产后,如何通过强化管理提高PH值的稳定性。通过提高沉降罐收油效率、降低滤罐过滤负荷、保证过滤效果三方面工作使水质改性工艺高效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5.
注水是保证油田稳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同时采出水如何处理也是油田上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课题,为了解决元120井区长期因缺水欠注,和更好的解决采出水回灌问题,自2009年9月份开始对元120井区采出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于2010年4月中旬工程完成并投入使用,现运行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6.
斜板溶气气浮选分离法提高油田污水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坨油田宁海污水站受注聚和稠油热采的影响,污水难以处理。污水斜板溶气气浮选分离设备与过滤器配合应用于胜坨油田。进行水性复杂的油田污水处理,除油率达到99.8%,悬浮物去除率达到90.3%,有一定的除茵作用,能有效地处理油田污水。  相似文献   

7.
结垢是油田采出水集输过程中遇到严重问题之一,污水设备管线的结垢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对现场水样结垢取样科学分析,为了避免因结垢而造成的不良影响,我污水站在生产中采用电子除垢系统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8.
油田开发过程中注采井间的注采对应关系一直是开发过程中的重难点,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油田生产过程中的的产量和含水率,而要对注采关系作出合理的调整就必须弄清楚注采井网之间的注采对应关系,这样才能合理的作出调剖、堵孔、补孔等措施,从而提高产量,降低含水率。由于成本和施工条的的限制,很多油田没有动态测井资料或者资料不全,这使得对油田井间注采对应关系的研究更加困难。本文通过油田基本都具备的常规测井资料和生产资料,利用沉积相分析、生产资料分析并结合油藏数值模拟来研究注采井间的对应关系。实践证明这种综合性的方法很好的确立了油田的动态生产关系,为油田生产方案的调整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克兢 《今日科苑》2009,(24):48-48
油田经过长时间的开发,形成了固定的注采模式和对应关系,最终含水上升,产油量下降。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和多层开采,导致油层动用不均,降低了油田的采收率。通过实施调整注采井网、强化注水、封卡等措施,充分挖掘老油田的潜力,达到最终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油田开发进入后期阶段,建设开发能力的减弱,污水站早期投入使用的立式储罐水箱壁板及附件腐蚀程度严重,影响到了污水沉降罐溢流、收油各种参数的稳定性及生产岗位的日常检查维修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为防止水箱参数不稳给日常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从而造成经济损失,需要对这些腐蚀严重储罐水箱进行更换改造。目前,各沉降罐水箱更换有多种施工方法,我们在分析比较各种施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下面以12000立污水沉降罐水箱(5.8*3.3*1.6m、重5.8t、水箱距地面高约为13m)为例讨论了沉降罐水箱更换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科技风》2020,(13)
随着油田节能降耗的要求日益紧迫,采用小堆核能新能源技术制备满足油田生产工艺要求的湿蒸汽可以显著降低稠油热采成本并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实现稠油热采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结合稠油热采的蒸汽参数需求对小堆制汽技术特点、制汽工艺参数和工艺经济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十一五"期间,萨南油田水处理新技术试验攻关及新工艺推广应用情况,从适应水质、建设投资、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系统总结,提出适应不同水质条件的污水处理工艺。"十二五"期间,高浓度聚合物驱及三元复合驱将逐渐推广,油田采出水处理难度将进一步加大,结合室内研究及现场小试结果,提出了下一步的攻关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密切结合本油田的生产实黪,综合分析了聚合物驱采出液的浓度、含水率、粘度、密度、矿化度、离子含量的变化特征以及聚合物在产越水中的溶解性、聚合物产出水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抗剪切性能和聚合物驱采出水的回注效果,对聚合物驱油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谭云贤 《内江科技》2013,34(5):17+9
针对宁海油田坨193块沙四上在产能建设开发中存在采出水矿化度高,储层矿物敏感性强等问题,开展稳定注水技术研究。研究内容包括:流体特征及配伍性试验,储层敏感性及注水伤害研究,稳定注水技术的优化,并得出能够保障稳定注水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存在着注采参数合理性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响应面法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分析低渗透油田注气机理,以分析结果为基础,提取低渗透油田注气影响因素,以提取因素为依据,采用响应面法构建注采参数优化模型,优化注采参数,将优化后的注采参数与低渗透油田注气影响因素结合,计算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参数,判定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实现了基于响应面法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通过设计实验装置,制定实验步骤,得到实验结论为:与现有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相比较,提出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极大的提升了注采参数合理性,充分说明提出的低渗透油田注气可行性分析方法具备更好的分析性能。  相似文献   

16.
注水开发是油田采油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油田注水可以弥补原油采出后所造成的地下亏空,保持或提高油层压力,实现油田高产稳产,可以认为注水直接决定着油田的开发效果。但由于注入水与地层原油长期混合作用,物理性质发生着从量到质的变化,如气油比降低、饱和压力降低、体积系数降低、原油粘度升高等,其中原油粘度增加对于油气运移、聚集和油田开发影响特别大。  相似文献   

17.
油田采出水防垢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胜利油田已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阶段,采出水结垢已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出现,严重影响了油田正常生产。常见的危害油田生产的结垢类型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以Ca^2+、Mg^2+离子为主的碳酸盐垢和以Ba^2+,Sr^2+离子为主的硫酸盐垢。根据不同的结垢原因,对防垢措施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化学法防垢和物理法防垢的利弊,通过室内实验确定并筛选出适合不同结垢趋势水质的药剂及加量,并对今后如何正确使用物理防垢技术,使其在污水防垢中充分发挥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引言目前H地区产出采出水量为20000m~3/d,随着产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采出水量将增至23000m~3/d,无法全部回用锅炉,采出水净化后采用外排处理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且易对环境造成污染,为降低H地区采出水外排的环保压力,做到资源的有效利用,经过区块筛选在H井区石炭系新钻9口稠油污水回注井,可满足回注量3000m~3/d的需求。根据回注井分布及现场实际情况,为满足注水工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崔红红 《内江科技》2010,31(3):68-69
目前,胜坨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开发阶段,综合含水越来越高,针对老油田挖潜难度越来越大,油田的开发矛盾日益突出,注水已成为油田开发补充地层的主要开发方式。为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和注水开发的效果,势必要细分层系完善注采井网,改善水驱动用状况,只有通过配套分层注水工艺来实现。而注水井注采调整工作已成为老油田高效稳产开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油田开发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油井出水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找到出水层位,进行行之有效的堵水作业,油井就可能出现暴性水淹,最后导致关井。本文将介绍国内外常规的找堵水技术,并进行多方面的对比,最后引出一种新型的水平井智能找堵水技术,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进行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