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馆员与读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图书馆中,存在着各种社会公共关系,其中,馆员与读者的关系,是最经常、最活跃、最为重要的。一旦失去了读者,馆员便成了盲人的蜡烛,失去了其存在意义。因此,图书馆工作必须以读者为中心、了解馆员与读者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两大重要要素,正确处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关系,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条件。其它方面的关系,无论是图书馆内部之间,或与社区、与新闻界之间的关系等,归根到底,都是为争取读者、吸引读者和建立良好的读者关系而服务的。那么,馆员与读者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图书馆的服务性,决定了馆员是为读者服务的。在商业系统“信誉第一,顾客至上”,同样,“读者至上”就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图书馆一切工作都要体现读者第一,急读者之所急,想读者之所想,而不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读者  相似文献   

2.
构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际关系的着力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要实现高校图书馆人际关系的和谐,应该着力构建馆领导班子之间、馆领导班子与部(室)主任之间、各部(室)主任之间、图书馆管理层与普通馆员之间、馆员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关系。参考文献2。  相似文献   

3.
图书馆员与"90后"学生读者之间关系的和谐是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需要图书馆、图书馆员和读者三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本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馆员与读者冲突的原因及"90后"大学生读者的心理特点,论述了山大商务学院图书馆规避馆员与读者之间冲突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流通部不和谐因素及对策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流通部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存在的不和谐现象及其成因。并探讨了在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和谐气氛的对策,以有利于高校图书馆流通部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交往为特征的.用户在查阅文献中如遇到困难,可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经帮助解答后获得解决,这就极大地便利了用户,并使馆藏书刊得到充分地利用.这项服务改变着社会上对于图书馆的看法,同时由于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了解用户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图书馆掌握情况和分析改进工作上也起着良好的作用.1876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届大会上,Samuel S.Green提出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体现了馆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因此被认为是参考咨询服务的最早倡议.1884年M?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指定了第一批专职的咨询馆员,负责回答读者在查阅文献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891年在美国《图书馆杂  相似文献   

6.
刘开琼 《图书馆》2023,(11):63-67
在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工作中,阅读推广馆员的职业认同与素质提升不可忽视。面对图书馆发展的新形势,图书馆阅读推广必须从“技能、赋能、效能”的新角度,重新审视各个方面提出的新内涵和新要求。从图书馆事业发展理论和人才成长理论可以看出:增强兴趣、乐趣、志趣是阅读推广馆员提升技能的根本路径;扣紧发现美、传播美、创造美的关键点是阅读推广馆员为读者赋能的核心职责;具备育人情怀、文化者功力、学术者形象、朗读者风范以及促进文旅融合是阅读推广馆员提升阅读推广效能、升华职业认同、聚焦素质提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当今数字化信息时代,“博客”已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形式,这对于高校图书馆加强与读者的交流、拓展读者服务工作,也提供了一种崭新的途径。本文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建设和推广“馆员博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介绍了国内外馆员博客的现状与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广馆员博客、拓展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几点构想。参考文献4。  相似文献   

8.
柔性管理在现代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柔性管理日益显示其重要性。将柔性管理应用于现代高校图书馆管理,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有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者的管理艺术,激发馆员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益,而且有利于图书馆管理者与馆员之间、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心灵沟通,形成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 参考咨询服务是以图书馆工作人员和用户之间的相互交往为特征的。用户在查阅文献中如遇到困难,可向图书馆工作人员提出。经帮助解答后获得解决,这就极大地便利了用户,并使馆藏书刊得到充分地利用。这项服务改变着社会上对于图书馆的看法,同时由于馆员与用户之间的接触,了解用户的困难和问题,对于图书馆掌握情况和分析改进工作上也起着良好的作用。1876年在美国图书馆协会第一届大会上,Samuel S.Green提出了“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的论文。这篇论文体现了馆员和用户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因此被认为是参考咨询服务的最早倡议。1884年M·杜威在哥伦比亚大学指定了第一批专职的咨询馆员,负责回答读者在查阅文献中的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891年在美国《图书馆杂  相似文献   

10.
论高校图书馆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沈小风 《图书馆》2007,(4):74-76
构建和谐图书馆是创建和谐校园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而构建和谐图书馆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图书馆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表现为馆领导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互动——发生”探究式服务在图书馆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图书馆服务水平,图书馆提出“互动——发生”探究式服务,强调读者为主体与馆员为主导相结合,能力与知识相结合,有益于读者的学习与图书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读者和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两大要素,长期存在地位高低之争。馆员是现代图书馆提升服务的最主要因素;满足读者的文献信息需求是现代图书馆的存在价值和根本动力;“读者满意”与“馆员满意”是图书馆工作目标与工作方式的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的和谐,离不开图书馆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和谐。其中,人文环境的和谐,离不开馆员——读者构成的“人”的和谐。从《论语》中得到启发,认为将其中的儒家道德智慧用于图书馆和谐人文环境的建设中。处理好馆员与读者、馆员之间以及馆员自身等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图书馆就必定能有一个稳定、有序、协调的和谐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4.
试论高校图书馆员与读者的隐性对抗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读者与馆员的隐性心理对抗情绪,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情报教育”的基本职能,影响到馆员的工作热情和读者的阅读激情,极不利于高校图书馆在21世纪激烈竞争中的生存和发展。总结这种心理的发生、发展,及时提出补救措施,消除隐患,是每一位图书馆员的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5.
影响馆员服务质量的自身因素与自我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过程是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的交流的过程,它是图书馆业务工作的重要部分和最终体现。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有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但馆员是活动主体,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一般来说,在正常的客观环境下,调控馆员的自身因素对提高服务质量有着明显的影响。读者需要的满足程度是衡量馆员服务质量的主要标志有作者认为;“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主要取决于读者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读者的需要包括文献需要和心理需要。”[1]这是合乎实际的,也符合我们平常所说的‘读者至上’的原则。根据上面作者的意见,读者对…  相似文献   

16.
建立高校图书馆立体交流体系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丽明 《当代图书馆》2010,(2):22-23,15
为提高高校图书馆馆员服务意识,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文章提出在图书馆馆员与读者、馆员与馆员以及图书馆与读者群体之间建立一个全方位的立体交流体系,并以此作为支撑,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教学和科研的辅助作用,进一步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论正确处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十大馆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多种馆员与读者关系(以下简称馆读关系),处理好这些馆读关系,对搞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处理好馆员与校内读者和校外读者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要处理好馆员与校内读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2.0的图书馆学科服务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胡万德 《图书馆学刊》2009,31(1):109-110
在信息环境和读者信息行为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学科馆员单向的服务层面已经不能适应读者的需要。新一代学科馆员应借助web2.0技术的应用,依托由“读者模块”和“学科馆员模块”组成的学科服务系统来实现读者与学科馆员之间的交流互动。  相似文献   

19.
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图书馆活动中对话关系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间性理论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它的核心在于以交互原则取代主从原则,以对话取代独白.以主体间性理论观照图书馆活动,建构馆员、文献与读者之间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图书馆活动的本质在于主体间基于交往的平等对话,馆员角色应定位于这种多元对话的策动者、组织者、建构者.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应以谁为本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人为本的实际内涵具有丰富的现实性和历史性,处于不同的位置、履行不同的职责、对于不同的对象,应当遵循不同的以人为本的原则和方式、方法等。文章认为,图书馆必须考虑到各方面和层次的人的价值、作用和利益、需要,把以人为本实体化和具体化。馆员与读者始终处于对立统一体中,“馆员第一”是相对的,“读者第一”是绝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