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教学设计连接着教育科学与教学实践,来自心理学、教育技术学、培训领域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学者已经建构了数百种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学设计理论异彩纷呈.作为持续专注研究教学设计的著名学者,盛群力教授和他的团队引介、撰写、梳理、编译的大量有关教学设计的学术成果.对有关教学设计的学科基本问题做了深入阐述,对国外学术成果和研究热点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关注.并在长期研究中,形成了视野开阔、兼收并蓄、理论和实践双向互动的研究特质.  相似文献   

2.
1.结合学科教学,注重实践研究。只有深入课程、深入课堂、深入教学,教育叙事研究才能回归生活本质.只有通过教师对教育现场和教育事件翔实、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地叙述和思考,才能真正促进教师对教育生活的理解和教育生命的成长。  相似文献   

3.
谈教育技术视野中的绩效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以及对教育技术学学科体系探讨的逐步深入 ,引发了对绩效技术的关注 ,本文从教育技术领域内对绩效技术的认识与研究出发 ,通过对绩效技术使用方法的简要介绍 ,对教育技术与绩效技术的联系及绩效技术与教学设计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最后提出了如何将绩效技术纳入教育技术自身的研究范围以拓展教育技术的应用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文章从教育技术学科理论基础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教学设计理论的拓展、信息化教学理论的形成、信息化教学支撑环境的创建以及教育技术能力标准的大规模贯彻实施等六个方面,较系统、深入地论述了本世纪以来国内外教育技术领域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的新发展。认清这种发展趋势,既对高等院校教育技术学科与教育技术专业的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也对我国电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4,(3):F0002-F0002
<正>"主题驱动的骨干教师工作室"模式基于骨干教师研究特性的成长,这个模式构建了一套完整的骨干教师团队学习的基本流程,形成了学科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创新性成果。2013年该项目主要参加人员有张丹、何彩霞、胡玉华、张素娟、金钊。自2008年开始,北京市市级学科带头人及骨干教师培训项目采用"主题驱动的骨干教师工作室"模式对骨干教师开展了培训,得到了学员的一致好评。该项目获得了第四届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等对此进行了报道。  相似文献   

6.
王英 《考试周刊》2012,(79):144-144
在教学实践中,作者深感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很难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因此历史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积极进行教育创新,探索历史教学和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学科整合,从而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7.
试论教学设计人才培养对教育技术的推动作用黄晓军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的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如何进一步深入发展?这是当前电教界人士所普遍关注并孜孜探索的大问题。十几年来,教育技术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尽管起步晚,但发展快,形成的规模也较大,电教作为教育...  相似文献   

8.
有关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教育技术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倍受注目而又颇多争议的学科 ,专家学者对教育技术的理解并没有达到共识 ,究其原因 ,与教育技术学本身的研究方法并不清晰有密切的关系。鉴于此 ,本文对从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研究取向、教学设计的研究内容等方面出发深入剖析教育技术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深入应用,现代数学技术的应用也随之普及和深入.现代数学技术扩展了学科的研究内容,改进了学科的研究方法.现代数学技术应用于教学,使信息化教育中的课程内容、教学设计、学习理论和媒体技术等教育技术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教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同时也催生了相关新学科和分支,促进了相关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教了十几年书,上过和听过的课无数,而在教学反思和评课议课环节,总觉得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最终还是将其简单归结为学科素养不足或教学不得法。2011年,我参与了“以课例研究为载体拓宽历史教师的学科教学知识(PCK)”的课题研究,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我也渐渐发现,除了上述原因外,最本质的是缺乏学科教学知识(PCK)。  相似文献   

11.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必须把握好计算机学科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然后通过精心组织教学、深入挖掘文本资源、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恰当选择教学方法,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2.
吴群 《湖南教育》2007,(2):45-46
对我来说,读书之美妙不仅在于书本身的好,还在于我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遇上了它.在已经历了十几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教学也在不断地进步,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中也在不断地关注科学素养的建立和培养,STEM教育是近年来出现在国内教育领域当中的新型教育理念,其所提倡的是以真实情境为基础,通过工程设计学习知识,并在实际的实践当中不断融合、完善,直至学生将知识进行掌握和应用。化学学科是基于认识物质、理解物质、创造物质、应用物质的学科,其更加注重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融合应用。本文就STEM教育渗透到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建设,作为一门从属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其在教育学、教育经济学、教育管理学等主要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对学科发展困境制约条件的深入剖析,发现该学科受到内在发展欠成熟、独立性较弱、就业困难等因素制约,尝试提出规范学科范式研究,糅合多学科教学视阈,强化学科设置与管理等可行的发展性策略,以促进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进步。  相似文献   

15.
很多教师很希望能够对自己以及同事的教学进行深入的研究.但是他们往往会发现这种研究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得出结论说教学研究很难.也导致其他教师视教学研究为畏途。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笔者曾从事中小学教育10年,然后走入教育研究行列.博士毕业以后再次走进学校.和教师一起从事一些研究工作。慢慢地体会到.教师之所以觉得研究难.原因就在于并没有掌握一定的思想方法。有了这些思想方法做工具.对教育的思考.对教学的研究.就不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  相似文献   

16.
琳达·达林一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教育学博士,美国当代教育改革分析家,美国教师专业化改革取向的领军人物,奥巴马政府现行教育政策改革团队领导人.斯坦福教育领导研究所和斯坦福教育机会政策中心联席主任。她和她的团队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聚焦于教育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2008年出版了《高效学习:我们所知道的理解性教学》一书,该书是琳达·达林一哈蒙德(Linda Darling—Hammond)与布里基·巴伦(Brigid Barron)等7位知名学者花了10多年进行学习研究的成果。作者基于人是如何学习的理论观点,聚焦于阅读与素养、数学、科学这三大主要学科领域,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索了“理解性教学”的教学形式:基于项目学习、设计的学习问题的学习,阐释了在新技术的强大支持下,革新课堂学习环境,促进高效学习的策略以及影响这些策略有效性的因素与条件。作者还提出了变革学校体系,为理解性教学重构学校的主张。2009年华东师范大学学习科学研究团队翻译了琳达·达林-哈蒙德的这部著作,并就该书中的高效学习与理解性教学的教育思想与作者进行了深度交流。琳达·达林-哈蒙德教授的思考给人们提供了认识21世纪学习的新视角,也会对21世纪学校体系变革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信息技术对教育教学已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因此,教育信息化也成了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然而,在信息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如何真正让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地融合为一体,实现教育教学最优化,是推进本地区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发生了重大的进步,逐渐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在融合过程中促进了各自的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先进教育理念。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理论依据,也有实践应用价值。本文就对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融合进行探讨与分析。  相似文献   

19.
教学设计理论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教学设计学是在教育技术学母体中孕育和发展成熟的,是教育技术学的次级学科。教学设计是一个术语,教学论是一门学科,两者概念范畴不同,学科层次也不相等。  相似文献   

20.
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作为教育信息化的基本任务之一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社会背景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国家教育部中央电教馆将“研制、开发适合中小学各科教学的多媒体教育软件”作为“十五”教育技术研究的专项课题之一,我校承担的子课题——《高中学科教学软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