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究“985工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发展历程,利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 的数据,通过对这些大学2006年到2013年进入ESI排行的学科的分析,结果表明“985工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进程是稳步而快速的,进入ESI排行的学科数、学科水平、大学数量都在增加,但...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恐怕是一流大学以及由此"衍生"的大学排行版。2015年10月,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文件,一流学科又进入了大学人的视野,并且其重要性似乎开始超越一流大学的概念。从关注一流大学转向一流学科,这无疑是一个进步。但由于大学在社会组织体系中的独特性,仅仅强调一流大学或一流学科还远远不够,或者说只是从一流学科的角度解读和建设一流大学,只能表明一  相似文献   

3.
依据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2015年最新发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及学科竞争力评价报告(2015-2016)》,从定量角度对中国学科发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中国学科竞争力的分析发现,中国学科的发展已很全面,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的学科进入ESI排行;已有一些中国科研机构的部分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甚至前列。中国科学院就有14个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其中10个学科位列学科排名前1%,被评为世界顶尖学科。但多数学科的发展在世界上还较为落后,经济学与商学、免疫学、综合交叉学科、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精神病学与心理学以及空间科学6个学科领域,在本次评价时间段内还未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通过与美国科研机构的学科发展质量相比发现,中国进入ESI排行的科研机构数与学科数不仅在量上与美国有一定差距,在学科发展的质上,也明显弱于美国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有21个学科进入ESI排行,是进入ESI排行学科数最多的中国科研机构。除中国科学院外,进入ESI排行的学科数在10个以上的科研机构均为高校,可见高校是中国推进世界一流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虽然22个学科均有中国科研机构进入ESI排行,但是中国科研机构在22个学科的排名分布情况存在较大差异,仅化学、工程学和材料科学3个学科的排名整体比较靠前,中国科研机构的一流学科建设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校招生》2019,(12):4-21
“双一流”建设高校: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等三部委《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遴选认定,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于2017年9月21日,印发《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公布42所世界一流大学和95所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相似文献   

5.
以软科公布的2019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与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为依据,对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以及世界一流学科在各大学和各学科领域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统计表明:世界一流大学通常在多个学科领域拥有较多的世界一流学科;世界一流学科也大多分布在世界一流大学中。近年来,我国高校无论在世界大学学术排行榜上,还是在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上都取得了显著进步。整体上,我国拥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校较多,世界一流大学较少;我国的世界一流大学拥有的世界一流学科在数量上有一定优势,但学科领域的分布不均衡,世界一流学科主要集中在工学领域。“双一流”建设后续进程中应适当调整一流大学建设与一流学科建设的关系,强化学科发展的均衡性,从重点关注一流学科“点”的建设到更加关注大学的综合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6.
世界一流大学的共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的分析目前有哪些世界一流大学参照系可供选择考虑?与其它可能的参照系相比,美国大学联合会成员院校有什么特点和优势?有什么缺陷和问题?作为一个参照系能够提供什么样的启示?这个问题对于国内院校努力赶超、争创世界一流高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从全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首的北美区集中了一大批举世闻名的一流大学。欧洲作为现代大学的发源地也有很多具有优秀传统的一流大学。但作为一个群体,其实力与北美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亚太地区也有一些著名高等院校。虽然各个国家、地区常常有一些大学评价的排行…  相似文献   

7.
基于CSSCI数据库对"双一流"大学研究地图进行探讨,发现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对"双一流"大学研究的关注大致可分三个阶段:萌芽期、探索期和发展期。大部分高产研究机构都表现出对"双一流"大学研究逐渐增强的变化趋势。将高产作者群中各位高产作者的"双一流"大学研究成果进行前十年(1998-2007年)和后十年(2008-2017年)数据相比,发现有减少趋势和有增加趋势的高产作者人数大致相当。为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工作,相关建设高校可以考虑在校内组建"双一流"大学建设办公室或者"双一流"大学建设中心等机构,其专门为学校"双一流"大学建设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信息咨询与决策参考服务。基于CSSCI数据分析发现,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呈现出八个研究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的高等教育质量提升与治理改革、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及其评价体系、"双一流"大学建设的国际经验及启示、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双一流"大学建设与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此外,"双一流"大学研究领域的四个研究热点主题分别是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与学术自治、中国特色的"双一流"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科研竞争力评价。目前,"双一流"大学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建议从学科理论、方法路径和实践层面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进而不断完善"双一流"大学研究内容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8.
学科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的发展水平。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在新的历史时期再次吹响了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号角。纵观世界一流大学,无一不是拥有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的大学。没有一流学科就没有一流大学,一流学科是一流大学的应有之义。因此,学科建设作为“双一流”建设的基础和突破口,受到各界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9.
"地区一流"院校的定位与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与建设一大批地区一流院校是中国高等教育两个成败相依的战略目标。中国需要建设更多的地区一流院校引领大众高等教育。作者论述了建设地区一流院校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关系,地区一流院校的定位与评价,建设地区一流院校必须的宏观和微观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正实际上,人们还没有形成对世界一流大学统一标准的共识。但是,从内涵上讲,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构成要素就是一流的生源、学科、师资、科研成果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精神文化和制度。按照这样的思路,建设一流大学,首先要确定学校的发展目标,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构建一流的学科体系,发展一流的教学和科研,从而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产出科研成果。因此,中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一流的  相似文献   

11.
一流大学源于一流学科,一流学科支撑一流大学。农业科学居世界前列的康奈尔大学在政府法案赋权和资助扶持政策之下,坚持教学、科研和推广一体化发展模式,在服务农业产业中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中引领产业转型,实现了高校与产业产教融合、双赢发展。追溯康奈尔大学农业科学的发展历史,揭示农业科学的发展规律,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农业科学的发展轨迹与内在逻辑,对于我国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和高等农业院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2.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已出现在多个国家的政策议程之中,德国和法国分别推出"卓越计划"和"卓越大学计划",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升国际竞争力。德法两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过程始终伴随着政策争论,其中共性政策争论体现在资金的可持续性、科研的重视程度、地区均衡、学科均衡、怎样看待大学排名、大学管理改革、世界一流大学与世界一流高等教育体系的关系等方面。借鉴其经验,我国要坚持推进"双一流"建设并以之带动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建设,注重均衡建设和协调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驱动力加快高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坚持正确评价导向。  相似文献   

13.
论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战略起点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流学科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核心。我国高水平大学应根据科技发展态势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吸取世界一流大学成功的经验,以大项目为建设世界一流学科的战略起点,合理配置资源,创新学科管理机制,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国家开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抓住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就抓住了研究型大学推进内涵建设的根本。基于波士顿矩阵对大学学科整体实力进行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有利于对研究型大学学科进行"择需布局"和"实力分层",运用整体观对学科进行全面审视,并选择"加快发展、评估考察、优化调整"三种学科发展战略,协同政府、社会和高校共同的力量,推动研究型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相似文献   

15.
"985工程"与"双一流"建设均以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为宗旨。以"985工程"和"双一流"政策文本为基础,利用文本分析法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进行的比较研究发现: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为国家发展,政策阶段性目标呈高度稳定状态,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7个领域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着力点,权威工具则是最常用的政策工具。相较于"985工程"政策,"双一流"政策更凸显了为教育发展的价值取向,强调学科建设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的社会参与机制构建,采用的政策工具箱也更为丰富。面对新形势,"双一流"建设仍存在重点建设身份固化、弱势学科边缘化、建设成效评价标准异化等风险,政府应通过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分离评估结果与资源配置关系,构建参照性评价标准等途径促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相似文献   

16.
《现代教育技术》2018,(2):40-46
双一流大学建设为教育技术学科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要建设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应以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为依据。文章首先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影响较大的六个一流学科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分析了其层级逻辑结构,据此构建出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路线图,最后结合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科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解读说明。希望文章的研究能为新时代我国教育技术一流学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抓好学科规划与建设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抓好学科规划与建设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性工作,因为一流学科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必要条件,多学科的架构是创建一流大学的基础。当前在我国高校学科规划与建设中必须解决将创建一流大学等同于一流学科、学科规划与学科建设相脱节、学科规划与建设缺乏整体眼光和中国思路以及盲目追求学科门类齐全、学科设置同质化等问题。中国人民大学为创建“人民满意,世界一流”大学,对学科规划和建设工作做了几点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8.
世界一流学科在大学类型和学科类型维度上表现出明显的聚集与分散的分布特征。研究发现,世界一流学科在各类大学中的分布存在"长尾现象",尽管有大量的世界一流学科聚集在极少数的世界一流大学中,但分散在各类极具特色的非一流大学之中的世界一流学科数量也与其大致相当。世界一流大学的学科聚集度按照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社会科学、生命科学与医学、人文艺术学科序列平缓递减,准一流大学和非一流大学的学科聚集度随着学科类型的变化在小范围浮动。回应当前的学科建设工作,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应当遵循优势学科的"聚集效应",重点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系统,提升学科建设效率。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需要重新审视其办学定位,基于优势学科整合相关支撑学科,建立具有一定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学科组织群落。  相似文献   

19.
王伊雯 《上海教育》2023,(35):70-73
<正>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培养高等教育优质人才和提升国家综合实力的关键。自2015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双一流”计划,依次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等政策文件,以加快我国“双一流”项目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20.
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中、长期建设规划和方案.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双一流”建设仅是砸钱和排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