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当代社会的协同创新环境下,产学研合作培养研究生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在对我国现行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的体系构架,提出了包括建立教育资源共享体制、建立多元化的导师队伍、建立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等一系列完善我国研究生合作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和协同创新等热点问题,以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创新教育实践为例,分析了以开放协同为特征的研究生科技创新环境营造的基本思路和实施途径,提出了导师团队协作、学科交叉融合、产学研用互动、国际科技合作等递进式、开放性研究环境的构建模式,介绍了研究生互助互学、学科间兼收并蓄、全社会资源共享和竞争共赢等协同创新能力培养的成功经验和参考范例。  相似文献   

3.
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适应了经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传统校企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存在利益分配机制不健全、指导教师与培养工作需要之间存在脱节现象、校企联合资源共享平台尚未建立、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不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与校企开展深度合作。协同创新理念要求为实现创新的目标,校企之间通过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与风险共担机制、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共筑资源共享平台、完善联合培养研究生动力机制等途径不断实现理念、人才、资源等要素的有效汇聚,共同推进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新工业革命和新工科建设的双重背景下,文章探索基于校企联盟的研究生协同创新培养机制,研究和实践了政府、校企联盟内高新技术企业与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和建立了联合培养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和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5.
高校联盟是高校合作的高级阶段,是教育领域应用协同进行创新活动的外部表现形式。高校联盟的发展在我国还处在初级阶段,联盟的规模和形式还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本文提出将联盟战略引入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通过"双手模式"的构建,一手抓联盟高校的合作主题,一手抓联盟组织的管理过程,以协同为途径,聚集创新元素,为研究生培养提供新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重要阵地。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改革面临教育主体协同程度低、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管理、尚未形成合理的制度保障等诸多困境,只有大力推进协同创新,积极探索以协同培养、联合培养为主要形式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招生机制改革,完善研究生教育培养机制,不断丰富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研究生管理机制,以制度化为保障,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教学改革需要,积极推动研究生教育向前发展,有利于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中出现了协同创新教育理念未达成共识、研究生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偏差、校内外条块分割局面未完全打破、协同创新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尚未健全等问题,提出基于协同创新的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必须树立研究生教育协同创新理念、厘清各创新主体利益诉求、协同打造联合培养利益共同体、建立健全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索协同培养研究生模式,保障研究生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等策略。  相似文献   

8.
实施"2011计划"为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提供了契机。针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存在问题,论述了研究生协同创新之内涵与特性、构成要素和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最近审批的"2011协同创新中心"的运作特点,首先说明了遴选有创新潜质的研究生,进入"2011协同创新中心",从事研究,建立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该机制在培养方案、学术文化、资源共享、人才成长环境和制度改革等方面,对于研究生在团队创新作为和研究水平提升上的优势和实践价值;最后提出了实施"2011计划"、培养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产学研协同创新计划对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挑战前提下,基于协同学和协同管理的理论知识,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下研究生培养机制的理论模型,提出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新思路:要从宏观上探讨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两者的协同发展问题,建立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学位体系;从微观上分别探讨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自身协同发展问题,形成协同创新下各自的培养模式;最后指出应开展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的专题研究,进一步强化协同发展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面向未来,高校可努力探索以下5种形式的协同创新培养人才新模式. 一是校校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各自的优势特色学科及优势学科群,开展高校与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通过共同承担大型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享课程和实验室资源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当前可着重探索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协调合作的新的高校战略联盟,进一步创新协同机制,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相似文献   

11.
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导师团队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前研究生培养机制和创新能力全面的分析,指出加强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是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梳理了校内同一学科、校内不同学科、校内校外研究生导师团队合作模式,并给出相应的结构模型,以便对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协同创新能力塑造给予参考和指导,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成为新时代创新型国家建设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阵地,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应该予以重视。然而,目前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协同培养存在欠缺有效协作机制、创新创业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缺位等问题,因此,构建协同培养机制是提升高校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学校与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及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对接协作机制,形成战略联盟,资源共享,深度合作,协同联动,有利于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本文以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讨了高职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是政府,高校和企业等主体共同合作,共同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是未来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方向。分圻传统研究生教育的弊端,提出当前研完生教育改革的现实选择,论述如何从削度层面来保障协同创新背景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能够准确把握协同培养研究生的方向,不断提高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为了进一步推动研究生培养管理机制改革,作为教育部"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学院"之一,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秉承"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一流人才"的理念,自2009年起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合作,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双方针对学科领域和专业特点,立足于以合作课题为纽带的培养模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科研团队,促进学科建设,构建人才培养长效持续机制,实现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双赢,并且在项目实践开展过程中,着力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新型培养模式进行探讨和总结,以期为发展高等院校高素质科研人才的教育教学培养机制改革提供更好的经验和借鉴,建立一套稳定发展的教育培养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产学研协同育人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和创造型新工科人才的重要方式。当下产学研协同育人存在教育理念落后、课程设置不科学、各方主体合作交流程度不高等问题。新工科建设背景下,产学研协同育人需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创新教育理念,强化主体行动力;完善协同机制,提高育人水平;优化课程体系,打造资源共享平台;深化合作交流,营造协同育人氛围。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协同培养博士研究生的概念,即教育参与要素在共同目标下进行知识生产关系协同,通过跨学科、创新中心、校内外合作等多种方式,形成多元知识能力人才培养模式。协同培养具有研究导向、能力导向、多元导向的特点,认为跨学科路径在特点、目标、内涵、机制等方面与协同培养相契合,是实现博士研究生协同培养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协同创新是各个创新主体为实现共同目标而合作共赢的一种模式,它为加强研究生创新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协同创新主体以研究生工作站为平台,通过学科—专业—产业链之间的交流融合,教学、科研、实践基地等培养资源的共享,开拓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进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硕士研究生的实践能力,在分析实践基地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实践基地建设的协同创新机制,指出协同创新是助推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实践基地的源动力。基于立足特色与协同创新耦合、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思想,从立足特色、服务需求,协同创新、同创共赢,多措并举、科学管理3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共建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改革举措及取得的成功经验,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完善体制机制 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特别强调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