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现代足球运动日益发展,头顶球技术已经普遍受到重视。在比赛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进攻队员机智、果断,用头球传递或射门得分,或者防守队员用头预球化险为夷、直接转守为攻的动人场面。头顶球往往使比赛既富有激烈的竞争性、实效性,也带有表演性,使比赛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但是一些初学者,在掌握和应用头顶球技术中往往存在恐惧心理,怀疑经常用头顶球,特别是在激烈对抗中用头顶球,会不会损伤  相似文献   

2.
头顶球是有目的地运用头的前额部位直接处理空中球的基本技术。正确运用头顶球技术,可以争取时间,抢占空间,取得空中优势。在目前的足球比赛中,进攻时已可直接传递、摆渡或射门;而防守时又可通过它阻截、抢断或解围排险。正因如此,所以“头顶球”被称为是足球比赛场上的“第三只脚”。一、头顶球技术分析头顶球的方法有原地、跳起和鱼跃三种,顶球的部位有正额和侧额。正额顶球时,两眼应注视来球,做到上体后仰前摆,跳起顶球时身体应成虾反弓形,待球运行到身体垂直部位刹那间迅速收腹,折体前屈,用前额将球顶出上体随球继续前摆,…  相似文献   

3.
头顶球的击球位置高,是争取时间和空间主动的重要手段。它快速简练,适用于进攻和防守,是一项重要的足球技术。练习1. 做各种头顶球的模仿练习。要求:严格按照头顶球动作方法。目的:体会动作全过程,形成动作表象。练习2. 自己双手举球固定在头前,用规定部位去触击球。要求:颈部紧张,短促有力。目的:体会触球部位,养成顶球过程中注视来球的习惯。练习3. 两人一组,一人分腿双手举球至另一人面前比头略高,另一人两脚前后开立,前脚放于举球人两脚间做原地顶球练习。要求:后蹬和摆体动作连贯。目的:体会额触球时机及顶球力量。练习4. 利用吊球进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国际足联“柯达杯”临场头顶球统计证明,头顶球技术在比赛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必须加强训练。为了学好头顶球技术,对头顶球技术进行动作结构分析,找出动作环节,按照这个环节对队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训练,并同时介绍了一些具体的训练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头顶球     
头顶球是一项重要的基本技术,它在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用它可以进行传球、射门和断抢高球等。人们经常把足球运动员的头称之为“第三条腿”。头顶球在进攻与防守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争夺空中球的有效手段,是快速直接射门的锐利武器,因此一个优秀的足球运动员应该熟练地掌握头顶球技术。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简析:足球头顶球技术有原地头顶球、跳起头顶球和鱼跃头顶球三种形式。正确的击球部位,准确的击球时机,良好的落点判断是学生掌握该技术的关键。本课头顶球技术实战运用是指在改变了足球比赛的规则的情况下,使学生能够实现其战术意图,通过富有想象力与创造性的跑位与传球,在运动场上画出一个个美妙的三角形,在实战的情境中表现出应有的头顶球技术。二、教学重(难)点:击球落点的判断,击球时机的把握;完成头顶球技术的完整性与协调性。三、教学程序与作用:足球文化导入——创造文化氛围使学生对足球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头顶球技术分层…  相似文献   

7.
头顶球是一项要求全身各部位协调工作的技术,主要用于传球和射门,防守时还可用于将球顶出危险区域或阻截对手的传球。你可以在原地跑动、跳跃和鱼跃的状态中头顶球。一个头球技术精湛的人可以将球以不同高度向前顶或向后顶出。头顶球不是头部本能的反应,头部的本能反应是避开一个移动的物体,因此我们需要采用额外的训练、使顶球成为一种自然而本能的行动。 通过将球掷向前额中部的方法可以使顶球的自然恐惧得到克服。一旦小孩们意识到这样做不会带来任何伤害,他们就会很快学会这项技术。尽管当球飞来时人的自然反应是眨眼,但在前额中部顶球之前睁眼看球却是很重要的。千万不要用头的顶部去顶球,同时,在顶球过程中球员要紧闭嘴以避免受伤。  相似文献   

8.
浅谈头顶球     
头顶球是一项重要的足球基本技术,在比赛中运用比较广泛,用它可以进行传球、射门和抢断高球等,在进攻与防守中都起到重要的作用。比赛实践证明,谁掌握良好的头顶球技术,谁就往往能赢得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并且使全队的战术打法更加灵活多变。一个优秀的  相似文献   

9.
踢球入门     
从这期开始本刊将向初学者介绍《头顶球技术》。首先我介绍头顶球在比赛中的作用、技术种类、动作结构、移动选位、身体的摆动。头触球、触球后的跟随移动。 1、头顶球在比赛中的作用 头顶球是指运动员有目的地用前额将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它是足球运动中一项重要的技术。比赛中当遇到胸以上部位不能触及或规则不允许触及的一些球时,就需要用头部来处理。头部是人体最高的一个部位,额骨的前面较为平坦,只要掌握了顶球技术,顶出的球就会准确、有力。尤其现代足球比赛中对时间与空间的争夺又异常激烈,而头顶球技术的使用不仅能使运动员占据空间,而且能争取时间,所以头顶球是处理高空球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第四部分一、提高头顶球技术 1、助跑跳起顶球给移动中的同伴图1 队员将球抛给自己的同伴,抛出的球使同伴能够来得及助跑跳起顶球。抛球的同时抛球队员向左或向右移动,顶球者顶球时要稍微转体将球顶在移动队员的身前。练习十次之后,两人交换。刚开始练习时球可以抛得准一些,而后可以向顶球者身体两侧抛球。  相似文献   

11.
一、鱼跃头顶球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头顶球技术是足球运动中控制和处理高空球的主要手段,用以传、接、抢截和射门。鱼跃头顶球技术不仅具有上述效用,而且还能在比赛中争取时间和距离上的优势和主动。是进攻时破门得分的锐利武器;又是防守时拦截抢断的有效方法。随着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比  相似文献   

12.
<正>一、教学训练要点进攻与防守的顶球技术有很多相似点,但目标不同。进攻时顶球主要用于射或传,所突出的是准确;防守时则强调距离和力量,以便把球从危险地带清除出去。对于青少年而言,每一队员都应全面掌握攻守顶球技巧。 (一)站立式顶球站立顶球有原地和跑动中顶两种方式,无论哪一种,都应保持身体平衡、两脚前后开立,以便上体后仰不失重心。击球时,腿蹬地,上体和颈部加速前摆,用前额正面击球。击球后,头和上体仍向出球方向前移,  相似文献   

13.
娴熟的技术是高水平足球运动员所必备的素质。完善无缺的头顶球技术对足球运动员来讲,不仅在防守中是必需的,而且在组织进攻和结束进攻时也同样需要。国际比赛的实践证明,最近一个时期,在車有成效的进攻配合中,运用头顶球技术的百分比有着明显的增长,准确有力的头顶球射门成为现代足球运动中一种强有力的武器。正如其它任何一种复杂的足球技术一样,足球运动员应该在训练初期就掌握头顶球射门和传球的技术。西德“足球教练员”杂志上发表的一些资料,可以在这一方面给青少年运动员及其教练员们一定的帮助。这些资料介绍了一些综合练习方法,这些方法旨在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员的头顶球技术并使之全面发展日臻成熟完善。  相似文献   

14.
头项球技术程序教学结合声像技术教学,教学过程符合运动技能形成规律,有利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加速学生头顶球技能的形成,是提高头顶球教学训练效果的有效途径。根据头顶球技术,一般特点和教学特殊性,探讨程序法结合声像技术的头顶球教学法。  相似文献   

15.
1.消除恐惧心理,做到有的放失有不少少年儿童在学习头球技术的过程中有恐惧心理。如何才能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足球头顶球的基本技术,就要求教练员们掌握他们的心理。在基本技术和专项教学训练中应多采用有目标的相互比着练的手段。头顶球练习前,可先通过一些适应性练习,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2.提高头顶球动力肌及专项力量练习头顶球的动力肌为:腹直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及骼腰肌。因  相似文献   

16.
易犯错误:1.由于害怕心理导致顶球时闭眼,以致造成用错误部位顶球。2.掌握不好起跳时机,造成顶不着球,有时虽可顶着球,但顶球无力。3.身体摆动不能协调有力地进行,影响顶球力量。4.由于习惯性闭眼或害怕心理造成顶纠正方法:以1.自己双手举球在头前,用前额正面或侧面去触击球,体  相似文献   

17.
赵新  牛燕 《体育教学》2004,(6):51-51
常见错误动作一:头顶球部位掌握不准确。错误原因是初学头顶球的时候,由于心理恐惧,害怕球砸在鼻子上,顶球时闭眼、缩脖,不敢主动迎击,造成头顶球部位的偏差,使顶球的部位靠上(头顶部)或靠下(眼睛以下部位)。  相似文献   

18.
在深入分析头顶球技术结构,不断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根据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我在头顶球教学中采取了以下练习方法。练习1 做各种头顶球的模仿练习。要求:严格按照头顶球动作方  相似文献   

19.
<正> 五、头顶球和胸停球部分头顶球和胸停球是两项难度较大的技术,但采用程序化训练,还是能较快掌握的。现逐一介绍如下。 (四十一)头停球(见图41) 双脚前后开立,膝微屈,头向后仰,身体重心放在后脚上。将球放在前额较平处,两眼视球,不让球从前额滚下米,最好能停上2、3秒钟。目的是在静止中感觉前额触球的正确位置,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如果对初学者,尤其少年儿童一开始就用手抛球练头顶球,由于害怕球砸,容易闭眼、缩脖子,其结果是对不准来球,反而容易砸鼻子。这是训练中常见的错误动作。  相似文献   

20.
篮球移动技术包括进攻移动和防守移动两类。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对移动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运动中不论手中有球还是无球,也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都需要掌握这门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摆脱防守或去争取有利的位置或时机以便能够合理地、顺利地去完成各项技术、战术动作。因此移动技术的熟练与否,不仅影响着手上动作的变化能力,而且更影响着各项技术之问的衔接效果,可以说移动技术是各项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