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父母必读》2009,(6):160-160
4月25日.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在北京天通苑龙德广场五层纸老虎文化休闲MALL成功开讲。 在图书、杂志、网络上的信息无所不有的今天.父母迫切需要个性化的养育指导与支持。在这样的需求背景下。2009年度,父母必读杂志社精心策划推出了育儿智慧大讲堂。  相似文献   

2.
在提到“自杀”这个沉重的话题前,让我们先来看几个真实的例子:2003年4月12日,未成年人丁婷(化名)在其就读的学校教学楼跳楼自杀,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丁婷的父亲认为丁婷就是因为不堪忍受其班主任汪宗惠的体罚、责骂而跳楼自杀的;2003年3月中旬,江西省修水县山口镇13岁少年邱林在偷家里的钱去网吧上网遭到父母打骂后,悬梁自尽;2001年4月2日,勉县一发廊老板四处宣扬一少女偷了他的一块手表,为表清白,该女孩竟跳河自尽;2001年4月10日,黄陵县龙首镇一初一女生因考试成绩不理想,觉得对不起父母和关心她的人,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追求事业的发展和成功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作为年轻父母来说,正是发挥才智、成就事业的良好时机。他们迫切希望抓住机遇,排除干扰,成就一番事业。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上,他们也是十分重视的,“望子成龙”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如何解决“发展事业”与“子女教育”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代年轻父母必须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小学寄宿制办学形式,正是适应这种社会需求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且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得到了社会特别是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们的广泛认可。因为.寄宿学校对孩子的培养有它固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黄杨木 《家教指南》2006,(10):55-56
懵懂少年颠覆母亲再婚床 2001年4月6日,对江铎来说,是他12年来最痛心的日子——父母离婚了! 父亲江兴民是北京某科学院的研究员,母亲赵艳红是一位会计。从江铎记事起,父母的争吵就没断过,因为赵艳红性格极端情绪化,而江兴民又缺乏男子汉的大度,所以夫妻生活是针尖对麦芒。  相似文献   

5.
《班主任之友》2005,(6):62-62
教育费用:父母心中的痛人们普遍认为现在教育费用很高,大部分人都感到教育费用是一笔很大的开支,教育费用普遍让家长发愁。当前,做一个称职的父母真是愁不堪言。小孩的竞争演变成父母地位的竞争,蜕化为金钱的竞争。九年义务教育变成了父母送小孩上学的义务,高收费的学校挤破门槛,不是中国人富得流油,而是父母在节衣缩食。为让孩子上最好的也是最贵的学校,教育费用成了父母心中永远的疼痛。  相似文献   

6.
《家教世界》2014,(10):8-9
2014年暑假,15岁的高中女生邓冰清组建了一个4人志愿者团队,完成了一次尼泊尔支教之旅。 一篇网文引发去尼泊尔的向往 邓冰清戴着一副眼镜,淑女范十足,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成熟很多。 今年4月份,邓冰清在网上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个人去尼泊尔做义工的体验文章,于是,萌发了去尼泊尔支教的想法。她把想法和父母一说,立刻得到了他们的积极支持。“从小到大,她想做什么,只要有意义,我们都会支持。正是这一点,养成了她独立自主的性格。”邓冰清的爸爸邓蔚说,“让一个15岁的小女生到国外支教,我们确实有些放心不下,但想想,孩子一天天长大,父母总有放手的一天,就像老鹰把小鹰推出去一样。”  相似文献   

7.
聚光灯下     
李可 《成长》2005,(7):11-11
父母是四川人,早年赴新疆支边,在我读小学那年为了给我一个好的成长环境调职迁回四川。父母都从最普通的单位职员干起,一年一年慢慢地提升上来。爸爸是个聪明人,我妈很有风韵,这样的组合很不错。  相似文献   

8.
农村留守女童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女性儿童。农村孩子挡不住父母进城的脚步,目前,全国农民工数量已达到1.45亿,据2000年人口普查得到的资料,我国14岁及以下儿童总量为28452.76万人,全国留守儿童数量是2290.45万人。  相似文献   

9.
素材展示一 2011年5月4日下午,广东实验中学初中部,一场特别的青年礼在操场上举行。初二全体同学跪在操场上,从父母手里接过了父母写给自己的家书。不少同学坦言,这是自己第一次“跪父母”。面对跪下的孩子,有的家长感动得落泪。一位家长因为工作繁忙没有参加这次活动,这位学生痛哭不已,感到非常遗憾。操场上洒满了毒辣辣的阳光,但场面无比温馨,让人感动。  相似文献   

10.
1.自卑心理。由于“留守学生”长期缺乏父爱和母爱,一年之中(或几年)很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因此,他们就会自然地存在一种被人遗弃了的感觉,即“没人管、也没人要了”。这样,使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缺乏自信,很自卑,害怕别人同情的目光,要知道,他们是多么渴望父母的爱,渴望亲情啊!  相似文献   

11.
那个一进门就喊"肚子饿了"的人是儿女;那个一进门衣服都来不及换就下厨房烧菜做饭的人是父母;那个成天抱怨作业多,实在太累的人是儿女;那个累了一整天却毫无怨言,洗衣煮饭打扫卫生后再"陪读"的人是父母。  相似文献   

12.
国内人才的培养一是实施教育优先战略。早在1983年4月,里根政府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险中——迫切需要教育改革”的国家报告,拉开了80年代美国教育改革的序幕。这一“危机宣言”  相似文献   

13.
倪志燕 《山东教育》2005,(30):39-39
三年一轮,这一次,我又回到了小班,我从心底喜欢这些刚入幼儿园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纯洁无邪,犹如天使一般时刻洼人感到幸福。九月,这群天使生平第一次离开父母的怀抱来到幼儿园,真是让父母牵肠挂肚,坐立不安,我能感受到父母那份依依不舍的情感,同样也能理解父母的那份焦虑不安。因此,我一直在努力,不断改善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立志做得更好,让每一位父母更放心。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在与家长交流中,觉得现在孩子晚上睡觉是个令人央疼的问题。有的要父母陪睡;有的要父母讲着故事才睡;有的要等到父母上床了再睡;有的则要摸着妈妈的耳朵睡;有的要妈妈拍着睡等等。孩子不能独自一人睡觉,给父母带来了不少麻烦。怎么培养孩子从小一人独睡?我是这样做的: 儿子一出生,就让他一人睡一个小床。那时我要喂奶。许多人劝我让  相似文献   

15.
《青年教师》2006,(12):55-57
赛珍珠生于1892年,比生于1895年的林语堂大3岁。赛珍珠的父母是传教士;而林语堂父亲也是传教士,母亲是基督教信徒。只是赛氏父母是到中国传教的美国人,而林语堂父亲则是在中国传教的中国人。赛珍珠自小随父母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生活长迭30多年,而林语堂自青年到老年在美国也生活了30多年。赛珍珠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大地》为代表的大量小说,并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林语堂也是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京华烟云》为代表的一批小说,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赛珍珠热爱着中国及中国的文化,并称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而林语堂也是如此,他陶醉在中国文化的氛围里,并以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最后叶落归根,回到祖国的怀抱。赛珍珠1975年逝世,享年83岁,而林语堂1976年逝世,享年81岁。这里似乎有许多非常有趣的可比性,从中亦可见出二人的某些具有神秘色彩的关联。  相似文献   

16.
办好父母学校,形成家校共同参与的育人合力,既满足了父母教育好孩子的迫切需要,也配合了学校的教育工作。青岛平度市在全市推行家长学校,使家长学校在培养合格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把家长学校真正当做一所学校来办。积极宣传家教工作的现实必要性,将家长学校建设列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中小学素质教育年度考核目标中进行评估,并结合规范化学校创建工作,切实加强了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 吸引社区人员共同参与家长学校建设。家长学校建设是一项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学校自身的力量是…  相似文献   

17.
《南昌教育》2004,(11):32-32
“中国学生怕父母,脸皮薄,不善沟通;家长太过溺爱孩子,有时反而害了小孩。”这段尖锐的评价,出自一位有12年留学服务经验、中文讲得十分流利的英国中学留学顾问弗朗西斯之口。近日,在广州举办的一个留学教育展上,来自英国中学的资深留学顾问,一一点出中国小留学生及其家长迫切需要改变的“软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父母的态度对青少年是否吸烟起到十分重要作用,父母重视对子女的反吸烟教育将有助于减少青少年吸烟的人数。萨金特博士和他的助手在1996年对4至11年级的372名从未吸过香烟的青少年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当中有59%的人说父母反对他们吸烟,41%的人说父母对他们是否吸烟并不在意。两年后的情况表明,前一部分人中只有19%成为烟民,而后一部分人中却有27%成为烟民。萨金特说,尽管青少年往往对家长的教育会产生逆反心理,但家长不应因此而放松对子女的教育。调查显示:父母教育可减小子女吸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探监的母亲     
刘刚是个抢劫犯,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岔五就有人来探监,刘刚也想父母了,就给他们写信,让他门来。 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刘刚绝望了。他最后写了一封信,说如果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这不是说气话,几个重刑犯准备拉他一起越狱不是一天两天了。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2005,(10):30-30
我一直记得一位家长的话——“为人父母是一门艺术”。他说当父母的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要创造良好的育儿环境,要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说了很多,我的感触也很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给我们的教育和影响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每个人的性格品行和思维方式总体上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因此。为人父母与家庭教育的艺术行为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