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等电子粒子是中学化学中物质结构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在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逐年增加,尤其是2004年高考,对等电子粒子知识的考查已成为热点.现就这一知识复习的内容、方法、解题思路等谈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含有相等电子数目的微粒(等电子微粒)中,10电子与18电子微粒成为2007年高考推断题中的一个热点与亮点,在全国理综卷Ⅱ、宁夏理综卷、北京理综卷、天津理综卷、江苏高考化学试卷中都有涉及,仅主观大题中的考查就有5处.  相似文献   

3.
等电子粒子是含有相等数目电子的微粒,如果等电子粒子中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相同电子数则该粒子称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一般有相似的结构和某些相同的性质。等电子粒子常见于推断试题中,而等电子体常见于信息题当中,主要为利用等电子体的性质推断分子的结构与性质。现就有关等电子粒子与等电子体常见考查知识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氧化还原反应是高中化学的主干知识之一,历年高考的重现率几乎为100%,其中转移电子的有关计算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考纲要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近年高考化学试题中考查电子转移数的设问趋势主要是“判断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转移多少摩尔电子”和“推断一定量物质得到或失去多少摩尔电子后生成某物质的化学式”等。解答此类问题的主要依据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5.
等电子微粒、等电子体属于基础概念,它们是高考中常见考点,特别在物质推断题中出现的频率更高.许多学生对这些知识点往往容易混淆,无从下笔,甚至头脑一片空白.如何快速准确地突破,高效轻松的解题呢?  相似文献   

6.
等电子原理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919年美国物理化学家Irving 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结构相同,物理性质相近,称之为等电子原理。相应的物质,互称为等电子体(Isoelectronic species)。例如:N2与CO、CO2与N2O互为等电子体。N2与CO的性质比较如表1。  相似文献   

7.
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就是用单质或化合物的质量与所含元素得到(或失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的比值,多个物质体系中,可能不只一种得到或失去电子,用总质量除以所有得到(或失去)电子的物质的量,即为平均摩尔电子质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研究2007年高考理综和单科共十四套试卷中化学试题,发现"等电子粒子"是高考新亮点.总体命题趋向:等电子粒子与元素推断、物质性质融合考查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1919年美国物理化学家IrvingLangmuir提出:原子数相同,电子数相同的分子,结构相同,物理性质相近,称之为等电子原理.相应的物质互称为等电子体,例如N2与CO,CO2与N2O,互为等电子体.  相似文献   

10.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每年高考的必考内容,涉及必修和选修两部分.考查的重点集中在: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电子排布式、结构式、电子式、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分子空间结构、氢键、等电子体原理、晶胞结构、化学键的数目计算、配位化合物的结构等.考试说明中的要求:高中化学对于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学习是起点高,落点低.在考试说明中这一部分的要求比较低,多数内容都是"知道"、"了解"的要求.达到"理  相似文献   

11.
得失电子恒等原理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某一种物质(元素)得到的电子恒等于另一物质(元素)失去的电子.利用恒等原理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是:①分别找出得到与失去电子的物质或元素.②标出反应前后相应元素的化合价并求出化合价的变化值(熟练以后可省略),并根据物质组成及化合价变化值求出得失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变化总值与得失电子数目相等).  相似文献   

12.
“等电子微粒”是中学化学中物质结构知识的拓展,在近年高考化学试题中频频出现,为了便于学生掌握这一考点,笔者对等电子体问题进行分析、归纳,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3.
提高电子资源在高校电子阅览室中的利用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图书馆对电子资源投入的增加,电子资源在高校图书馆的馆藏结构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如何提高对电子阅览室中电子资源的利用率,已经成为电子阅览室的工作重点。针对电子资源的利用中存在诸多弊端,笔者从加强电子资源的宣传;加强读者电子资源使用能力的培训和引导;提高电子资源采购的质量和数量;开放光盘资源;进一步改善网络环境,提高网络速度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初中化学在物质结构部分出现了两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离子结构示意图.有关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的中考题,要求知道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掌握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密切关系.这类试题考查的内容难度不大,现例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以化学课程标准替代了传统的化学教学大纲,相应地,与现行课程教材配套的电子素材与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所要求的电子素材必然也存在着差异.所以,必须开发新的电子资源和素材.文章主要论述了基于中学化学新教材的电子素材开发的意义,并对<物质结构基础>这一主题的电子素材开发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一、考查等电子体的结构例1 (2007年高考全国Ⅱ卷理综试题)已知A、B、C、D和E5种分子所含原子数目依次为1、2、3、4和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和D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请回答:  相似文献   

17.
自由电子是强碱性物质.电子广泛存在于化学物质中,并在化学反应中转 移。因之酸碱性质是物质的通性.本文用电子的碱性讨论一些物质的酸碱 性质.  相似文献   

18.
化学计算是从量的方面来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它具有情境新颖,信息量大,化学知识丰富,综合性强等特点.它不仅能用来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还用来考查学生应用各方面知识进行判断、推理和分析、综合的能力、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的能力.因此,这类试题区分度较大,具有选拔优秀学生的功能.选用合适的方法解计算题,不但可以缩短解题的时间,还有助于减小计算过程中的运算量,尽可能地降低运算过程中出错的机会.而化学计算往往离不开"三大守恒"定律,即原子守恒(质量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守恒的实质就是利用物质变化过程中某一特定的量固定不变而找出量的关系,基于宏观统览全局而避开细枝末节,简化步骤,方便计算.通俗地说,就是抓住一个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不变的特征量来解决问题.目的是简化步骤,方便计算."得失电子守恒法"是依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课本中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重点强调通过电子转移来配平化学方程式。前几年的高考题中都是对这一知识点进行考查的。但近几年中出现的却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更本质的考查,即被氧化物质与被还原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它们元素化合价开降数的倒数比。  相似文献   

20.
在化学习题的求解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特殊电子数微粒的判断.对这些特殊电子数微粒的判断,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