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张菁 《现代教学》2008,(9):53-54
当前,作文教学的现状依然堪忧,学生害怕、厌倦作文的现象比比皆是。尤其是许多学生的作文言之无物、内容空洞,或脱离生活,或对生活理解肤浅,而学生作文缺乏个性已经成为当下学生的通病。《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写作教学中提倡个性化写作,这是个性教育在写作教学中的具体体现。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个性化写作做如是阐述:“力求有个性、鼓励学生自由表达、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  相似文献   

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写作教学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自南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大力提倡作文个性化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在经历了“历史的困惑”之后.走到了“现实的尴尬”——仍处于困境而  相似文献   

3.
薛晓辉 《现代语文》2006,(4):105-106
语文新课标指出:“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现实中“对写作的束缚”是确确实实存在的,不仅表现在对作文内容和形式的限制上,还表现在对作文的评价上,因此在呼唤作文个性化的今天,同样也呼唤评价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作文要“发展个性”“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这就告诉我们,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应该坚持走个性化之路,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特长,使学生在生动活泼、自由发展的活动中成长为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写自己想写的事,抒发真情,张扬个性,成为今天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语文教学中最适合发展学生个性的活动领域.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呢?笔者认为不妨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一、转变教师角色定位,做学生的笔友、教练.二、拓展作文教学内容,丰富个性化积蓄.三、改革作文教学方式,鼓励个性化表达.四、优化作文教学评价,催生、张扬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6.
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已经成了小学语文教师青睐的对象。其不仅使作文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观的束缚,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因此,教师要注重个性化作文教学给学生和课堂所带来的影响,进而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道路上的顺畅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刘玲华 《现代语文》2013,(7):123-124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和重点,传统的作文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得多,束缚了学生的思维,禁锢了学生的个性。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新课程标准为当前作文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要求,新课程语文个性化写作教学更为中学生展现自我,发展个性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所以说,强调"确定新的学习观和  相似文献   

8.
宋焱 《现代语文》2008,(6):101-10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表达与交流”明确提出了“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即倡导“个性化作文”。思想个性是作文个性的内核,要想真正实现学生作文的个性化,首先还得以培养学生的个性人格为根本。只有培养有个性人格的人,才能真正写出个性化的作文。  相似文献   

9.
何柳 《湖北教育》2004,(11):38-39
作文个性化,是学生自我认识的独立表达。“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如何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并完成学生作文个性化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席娟 《现代语文》2014,(12):131-132
近年来,随着个性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提出“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能针对社会现象、生活现象,用议论的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在表达实践中发展逻辑思维”,“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张扬个性,又要理性表达,看似矛盾的两方面恰好反映了作文教学的思辨性。如何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将二者统一,成为当前语文教师亟待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个性化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作文思维的个性化,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它能解决“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问题—这是我们作文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在中学作文教学中,  相似文献   

12.
正注重个性教育是当代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小学课堂习作教学也不例外。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习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发展健康的个性,尊重作文的本质特征才是习作教学的目的。个性化习作指导和训练,是习作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必由之路。教师如何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使学生的独特个性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以促进学生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是作文教学的最终目标,学生主体的个性培养更是作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新课程标准对个性培养的重视,是个性化作文教学这一命题价值的最直接、最现实的证明。很难想象,如果没有作文的个性化,我们怎么奢谈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因此,提倡中学生作文个性化已成为语文教育界同仁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14.
李宁选 《甘肃教育》2010,(13):59-59
当前作文教学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过分强调共性,语文教师唯恐学生的作文不符合阅卷评分的标准,担忧学生的作文难得高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应打破这个不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教学桎梏,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作文要有个性化,所以语文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标准鼓励学生“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等等。如何才能让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呢?  相似文献   

16.
“活动作文”是以活动为题材的作文,它是小学阶段常用的作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可见,作文教学须从内容入手,要让学生在与自然、社会、生活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材料和真切的体验。而“活动作文”正是促使学生获取丰富材料和真切情感的有效途径。一、随心而为,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在作文教学中,品德提升、个性张扬等目标的实现,是以学生主体地位的凸现为重要前提的。而活动类作文中,不少教…  相似文献   

17.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实感情。”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到,要搞好作文教学,就是要按照《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着力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  相似文献   

18.
在提倡个性化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作文。而生活体验是个性化作文的基础。文章围绕回忆生活经历,唤起曾经体验;再现生活场景,表达真实体验;注重生活实践,增强个性体验;概括生活感受,创造生活作文四个方面阐述学生的生活体验对个性化作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作文是思维成果的展示。作文个性化首先是思维的个性化。作文思维的个性化,能使文章思想独到、新颖而深刻。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作文训练的核心。它能解决“有个性地”、“有创意地表达”的问题——这是我们作文教学要达到的最终目的,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我在作文教学中,尝试着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训练,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要让作文教学真真切切走近新课程,首要任务就是要让学生改变谈作文色变的消极状态。作为教师就要设法改变一些传统的习作教学模式,赋予作文教学新的活力,让我们的学生在快乐中作文着,在作文中快乐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