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钟形罩》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西尔维娅·普拉斯在这部小说中寄托了自己成长中的迷惘情绪。本文将《钟形罩》及普拉斯本人置于20世纪中期女权主义盛行的年代,透过女性道路选择,诠释西尔维娅·普拉斯激进的女权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王岩 《培训与研究》2006,23(7):29-31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女主人公埃斯特的青春期精神失常和尝试自杀的行为是作者本人经历的真实写照。本文通过分析埃斯特在面临事业和家庭的选择时的困境、保持贞洁的矛盾心态以及其自身的心理问题,试图阐明女性在成长过程中所遭受的困惑、忧虑和失望。  相似文献   

3.
普拉斯借助诗歌中的人格面具,以"女儿""妻子""母亲"等多重女性角色书写自我,揭示女性在当代社会里的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情感关系。普拉斯诗歌中自我的分裂与其看重自己人际关系的质量大有关联,普拉斯与父亲、母亲、丈夫以及子女等形成了矛盾纠结的关系。普拉斯的诗歌渗透着时代的精神危机。自我不是独立存在的,自我属于社会性的。在得不到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爱以及朋友的关心时,就丧失了关联自我。独立自我使普拉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相似文献   

4.
小说《钟形罩》是美国女作家西尔维亚.普拉斯唯一的一部小说。这部带有强烈自传体色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有天分的年轻女孩在拒绝尊重女性抱负的社会中走向精神崩溃的故事。对叛逆女性灵魂深处痛楚与迷惘的勇敢而真诚的剖白使《钟形罩》受到了世界各地女性读者的推崇与喜爱,而普拉斯也以她独特的文风和对女性精神世界的大胆探索为世人所称颂。  相似文献   

5.
美国著名自白派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被称为一位超现实的、富于幻想的、极具古典气质的女英雄。她的诗集前卫、狂野和微妙于一身,女性情感体验是普拉斯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普拉斯以其独特的创作视角和她对女性生命中的各种情感体验大胆而细腻的书写被世人所铭记。通过分析普拉斯的几首书写父女关系、母子关系和男女关系的诗歌,探讨其复杂的女性情感意识在诗中的独特体现。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独特的多元文化背景下,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的多维度构建方式和鲜明的时代感,体现了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对自我、社会的不断认识和把握,同时也折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对于女性的社会定位和伦理价值影响。《小妇人》和《嘉莉妹妹》中的女主人公们因为所处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价值观念氛围,而呈现出了不一样的成长路径和成长追求。她们在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伦理价值观因为社会发展而进步,同时也受到时代价值观念的影响和束缚,有收获,也有失去。  相似文献   

7.
成长领路人是成长小说的一个重要元素。《紫色》作为一部典型的黑人女性成长小说,由于社会环境因素造成其男性成长领路人的缺失,黑人同胞姐妹则成了西丽成长的重要领路人。通过分析耐蒂、索菲亚和莎格等黑人女性在西丽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得出黑人女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获得足够强大的力量来反抗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的双重压迫,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8.
卡森.麦卡勒斯是20世纪美国南方女作家中的代表人物。然而,随着女性意识在美国现代社会的蔓延和发展,女性成长这一写作主题也开始出现在卡森.麦卡勒斯的作品中。《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米克是她的作品中女性成长的代表人物。本文从成长小说这一角度来分析这米克的成长过程。通过对米克成长过程的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当时南方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9.
黄少黎 《文教资料》2007,(7):137-139
西尔维娅.普拉斯的小说《钟形罩》以女性特有的视角描绘了女大学生埃丝特在虚伪世界中迷失、抗争、追寻的心路历程。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埃丝特,或者更可以说是普拉斯本人,以自己的方式执着地反抗并追寻着自我。  相似文献   

10.
《钟形罩》是美国女诗人西尔维娅·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记叙了女主人公埃丝特从高材生一步步陷入精神崩溃的故事。她的成长经历具有代表性,她的成长困境反映出一类人的困境。从原型批评的视角来分析埃丝特的成长,解释她成长经历的代表性以及这种成长经历在整个社会文化、历史语境中出现的反复性,希望我们能以正常的眼光对待这一类青少年的成长,并能提供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谭恩美的《喜福会》和桑德拉·希斯内罗丝的《芒果街上的小屋》均描绘了美国社会中族裔女性们艰辛的成长历程。她们从天真无知、苦恼迷茫逐步走向成熟独立,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显现出对自我身份的思考与探索。从成长小说的叙事结构出发,通过比较分析成长阶段中女性身上所展现的异同点,可以揭示华裔和墨裔女性自我追寻过程中的共同性,同时可以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二者构建新身份过程中所存在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于露 《海外英语》2011,(1):234-235,239
《钟形罩》是普拉斯的一部自传体小说。该文通过分析《钟形罩》中埃斯特疯癫的形成和反抗的表现,旨在强调她的无奈和抗争。埃斯特的疯癫一方面反应了女性对独立空间的渴求,另一方面折射出社会对妇女的束缚。  相似文献   

13.
本文拟以虹影书写女性成长的小说文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的分析为基点,论述虹影对于女性在成长中的生存境遇和主体性生成过程的深入思考。通过对于概念的厘清从而确定研究对象,探讨虹影的女性成长书写在她的写作中的定位。对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的背景作了一个系统的梳理,试图探究虹影小说中女性成长背景的特殊性及其存在的模式。并从虹影的几部代表作中的女性形象来折射出社会的变迁与时代的映照。  相似文献   

14.
通过解读华裔作家汤亭亭的<女勇士>,探索华裔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如何挣扎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思维环境之问,揭示华裔女性在两种文化中成长的困惑和艰辛.探讨了在"男尊女卑"的华人社会和白人主流社会双重边缘化的华裔女性,在经历了性别和种族歧视后超越东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成功地建构了独特的自身文化身份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在丁玲早期的小说创作中,男性形象大多丑陋卑琐,在精神上不能与女性并驾齐驱,但男性在女性的成长道路上又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是女性成长过程的参与者、观照者,给予女性情感的迷醉和性的满足。同时,男性因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封建意识,成为女性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最终被女性抛弃和超越。女性为了寻找前进的道路而在男性世界里艰难地突围。  相似文献   

16.
在20世纪90年代多样化的文学创作中,一些女性作家将目光转向转型期的都市青年女性,关注她们生理与心理的成长过程.她们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处于社会转型期的都市青年女性的生存状况,以不同的写作方式,从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与女性自身的敏感来探讨女性的成长之路,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思考女性的命运.这让我们认识到,在当今商品化的时代里,都市青年女性的成长艰难又漫长.  相似文献   

17.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的《小妇人》具有浓郁的女性主义色彩和道德劝喻属性,作者以马奇家的女儿们由“少女”转化为“小妇人”的身份置换书写了女性成长的隐秘过程,展现了女性社会身份转变期的微妙心理变化,以及社会集体无意识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从女性主义的视角深度剖析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形象,从女性人物成长曲线和启蒙转化路径中透视创作主体女性意识的发展过程,以及社会历史环境对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虹》是英国小说家D.H.劳伦斯的代表作品之一,女性成长主题是贯穿这部小说的一条主线。遵循成长小说的基本模式: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困惑与抗争——成长中的领路人——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顿悟等几个方面来解读厄秀拉的成长历程。探讨女性为了在男性主宰的社会中寻求自我、寻求生存空间而面临的不同矛盾冲突及矛盾的解决方式,我们发现《虹》体现了三代人不同的婚恋观。  相似文献   

19.
一、女性主义和普拉斯概述女性主义是20世纪广泛兴起的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各个领域反抗男权、争取女性自由的运动。长期受压抑的状态使广大女性在这场运动中奋力寻找自己的声音和身份,逐渐改变性别弱势的状况。这一运动的兴起,相伴着女性文学的兴起和繁盛。  相似文献   

20.
《船讯》是美国当代著名女作家安妮·普鲁199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此书以20世纪为历史背景.揭示了人性的善恶。本文从女性成长角度分析小说中不同社会阶层女性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感受,以及女性逐步走向觉醒并最终构建主体性的成长过程,并对男权社会和性别二元对立论进行了鞭挞,热情地讴歌了女性独特情感和经历所进发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