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村改居"社区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的必然产物。社区转型中包含着文化转型,文化转型的价值目标是构建社区和谐文化,提高居民的现代化素质。社区文化转型应该坚持多元取向与一元导向相统一、外灌与内生相统一、层次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等基本原则。具体的实践途径有:完善"村改居"社区的物质文化设施,为文化转型提供物质基础;制定"村改居"社区的制度规范,为文化转型提供制度保障;加强"村改居"社区的思想文化教育,为文化转型提供精神条件;开展"村改居"社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转型营造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2.
在城镇化的浪潮下,进行"村改居"社区建设是推动城镇化的必由之路,因此,在现阶段研究"村改居"社区建设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首先对该领域文献总体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对学者运用的多种理论研究视角进行了整合,重点从基层党组织、社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社会保障、社区公共服务以及社区管理等方面对该领域内的相关问题及其解决路径进行综合梳理。在肯定目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现实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思想作指导,分析了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建议城市社区文化建设要与时俱进,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和要求;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思路;要成为加强城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和公民道德建设的有效载体;要依靠社会力量办社区文化,注重对城市社区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和培育;要找准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4.
社区:培育“新市民”的重要载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曹诚 《成人教育》2008,(4):48-49
“新市民”是在我国世纪之交,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而诞生的一个新群体。“新市民”在城市化过程中体现出的角色冲突、文化冲突和社会规范冲突呼唤社区教育的“到场”和有所作为。“新市民”之“新使命“要求社区教育从三个方面发挥作用和功能:以文化建设为先导,培育“新市民”的市民意识和市民观念;以技能培训和就业援助为核心,引导“新市民”建设城市、辐射乡村;以制度建设为途径,带领“新市民”建设和谐社区、人文社区。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区职能从行政管理向提供社会服务转变,村改居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问题伴随着城市社区治理研究凸显出来。文章透过赋权理论的应用及实践,针对社会工作介入S市村改居社区居民身份认同、城市适应、居民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机制和途径的建立等问题的研究进行探讨和反思,以期为当下村改居社区的治理模式提出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6.
与农村社区和城市社区相比,村改居社区的社区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上有其特殊性。通过参与式观察的方法研究专业社工机构在提供社区服务的过程中对益仁社区的社区教育的作用,发现专业社工机构在村改居社区村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重构社区文化、特殊群体的社区教育和社区自组织的培育上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专业社工机构在参与村改居社区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社区治理与社区教育的联动有待加强、专业社区教育力量亟须补充、社区内外社区教育资源的利用需要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度需要提高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安徽省滁州市"村改居"社区居民及部分社区工作管理人员为调查对象,对"村改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进而为滁州市有关部门构建和完善"村改居"社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供建设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城郊新市民在城市化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客观上面临"低保障,忧未来;高支出,低收入;住远郊,缺认同"的限制。主体上由于文明素质堪忧,法制意识淡薄,公德意识不强,加之行为方式中的土办法在融入城市的过程中加剧这种难度。文章认为社区教育在社区发展中具有形成社区居民积极的价值观、生活态度和道德规范,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和文化水平,建设良好的社区文化、培养社区角色等重要要功能。其在教育的连续性、社会的适应性、教育手段的多样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郊区农民城市化过程中也必能起到重要作用,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发挥重要的作用。在内容上,社区教育应该注重新市民角色意识的培养、思想观念的更新、行为模式的改变、社会权利的重视,以及就业力的提升;在模式上,可依托社会教育网络体系"就近培训,政府买单",采用居民联谊会、家校联手、部门联动、典型推动、跟踪拉动等多种形式使城郊新市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9.
汤海明 《成人教育》2009,29(11):17-18
社区教育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社区教育对于提高社区居民的素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从身份职业,地理空间、社会文化三个维度阐释了"城市新市民"这一群体的内涵,并分析了"城市新市民"在市民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而引出了继续社会化的理论、并分析了新市民的继续社会化与其市民化的关系,最后通过阐释社区成人教育的继续社会化功能,来证明当前城市新市民社区成人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社区体育是目前社会体育发展的主流之一。社区体育对丰富居民文化生活,促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等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解决城市扩大和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区体育与城市居民体育文化需要的矛盾。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对合肥市社区体育的参与人群,体育运动项目的选择,场地设施基本情况,经费来源渠道,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社区体育工作者,社区体育服务管理等现状进行研究分析,提出建设合肥市特色社区体育交流平台的管理机制,交流内容和形式,保障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促进社区体育城市化进程,最大限度的发挥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运动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合肥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优化策略展开研究,探讨了合肥市社区体育的组织服务、设施服务、指导服务和信息服务等内容,并制定了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旨在为安徽省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服务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村改居”社区作为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城市过渡的特殊样态,因其“亦城亦乡”的独特性而为学界所广泛关注。在“村改居”社区这一过渡型社会形态中,受文化延续性、稳定性的影响,社区意义空间、交往空间、权力空间的重构远滞后于生存空间(物质空间)样态的变化。从空间变革的视角审视“村改居”社区居民的文化认同现状,可以发现社区居民面临着文化记忆断裂、文化归属感消解、社区情结转化艰涩、主体意识薄弱等多重瓶颈。有鉴于此,基于物质空间、意义空间、交往空间和权力空间之界分,重塑公共景观这一空间之“基”、深挖符号资源、完善社会关系网络、推行网格化管理等则是纾解“村改居”社区居民文化认同困境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区居民对社区体育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调查分析合肥市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现状,将提高合肥市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和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落实,将推动安徽省社区体育的发展.本文以合肥市为例通过文献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等方法,对合肥市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数量、项目和对场馆设施的满意度以及对社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需求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合肥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找出了城市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今后社区体育发展对策:加强健身信息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强化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加大资本中体育健身投资比重,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坚持"以人为本",落实"三边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5.
城市新移民社会融入的阻碍因素及解决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移动。这些新市民在城市生活和工作,却并未完全与城市居民融为一体。一方面他们与城市居民形成完全不同的系统及"二元社区";另一方面这个"二元社区"给新市民的社会融入带来了更大阻碍。这就要求政府革新新市民的管理体制、保障制度、城乡劳动力市场及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为新市民的社会融入奠定制度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文化素质是衡量农民和市民群体质量的集中体现,它包含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两个方面.文化素质是导致农民和市民两种角色群体内涵差异性的根本所在,也是制约"村转居"新市民市民化的关键所在.而社区教育是实现成人继续教育的重要学习平台,通过加强新市民社区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且有意义的文化教育活动,对于提升新市民的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从社区教育的视角,探讨新市民文化素质提升的教育策略,以期更好地提升新市民的文化修养.  相似文献   

17.
从图书馆的社会文化体系的特有地位出发,以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来探索有效提升新市民文化素质的途径与方法。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夯实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基础;创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体制,提高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能力;更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念,提升图书馆服务新市民的水平。促进新市民更和谐的融入城市生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常州市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从总体建设维度、文化理念维度、物质文化维度等方面进行了现状分析,并认为当前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存在思想观念有待改变、不良文化影响增加、轻"软件"文化发展、组织管理力量薄弱、缺乏展示交流平台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随着海西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成为其中点晴之笔。本文从精英理论视角对海西城市社区文化问题进行思考,梳理精英与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发现精英是社区文化的推动者,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但其自身存在流动性、排他性和局限性等缺陷,针对这些问题从思想层面、社区记忆载体、两岸文化根源三个方面提出建设海西城市社区文化对策。  相似文献   

20.
新市民教育培训可有效促进新市民与城市的融合。当前新市民教育培训系统中的政府、培训组织、用人单位、社区与新市民等参与主体均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在梳理了新市民教育培训参与主体激励传导路径的基础上,以宁波为例,提出对新市民教育培训激励应强化政府责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激励培训组织提高培训效果,发挥主阵地作用;激励用人单位主动参与,发挥重要渠道作用;激励社区拓展功能,发挥重要平台作用;激励新市民自身的内在动力与主体意识,切实提高新市民教育培训效果,推动新市民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