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玩是幼儿的天性”“要发现、保护和引导幼儿固有的天性”“引导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可见,倡导幼儿主动学习,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采取一些生动活泼、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来调动幼儿学唱歌曲的主动性,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天性得到充分发展的“自然人”,强调教育应顺应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必须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历程,同时唱歌教学还要尊重儿童的个性特点。  相似文献   

2.
人是自然社会中物质发展、有机进化过程中的最卓越成功.只有人才具有认识自己、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教育的对象是自然社会的人,我们在对其进行教育时就不能单凭自己想当然地设计我们的教学.如果毫不考虑学生的天性与作为自然界产物的人所特有的认识规律,那么可想而知,结果一定不会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所期待的.教育要适应学生天性的发展、顺应人的天性的自然发展,才能真正做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制度文明发展史上,自然演进和理性建构是制度发展的两种模式.前者是人类的经验行为模式,强调人类理性的有限性,认为人们只能借助经验认识事物,而制度也是人类行为的结果;后者是理性设计模式,认为人的理性认识具有无限性,可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制度则是人类理性设计出来的;它们源于人类实践活动的自发性和自觉、自为性.但二者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对中国制度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下的"生本课堂""主体探究"等教育教学理念与陶先生的"主人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均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给予学生主体权利。"主人教育"理念是对人性的关怀,亦是一种顺应学生自然天性的"自然教育",他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本,从学生的自身需求出发,基于学生天性培养学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着想。  相似文献   

5.
康德的教育思想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他根据物的二重性引出人的二重性,人的二重性又决定了教育的二重性,即自然性的教育和实践教育。自然性的教育通过规训人的野性,培养人的心灵能力,为人自由运用理性能力做准备;实践教育通过使人遵守道德法则,从而实现人的本质——自由,自然性的教育是实践教育的基础。康德的教育思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对当今中国教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爱弥儿》一书中,卢梭以自然教育为核心,提出培养"自然人",他的自然教育思想提倡要顺应人的自然天性,崇尚自由和平等,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一理论对西方教育史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同时对当代教育特别是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带来了启示和借鉴作用。本文着眼于初中英语教学,探讨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弊端,以及造成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降低的原因。通过对自然教育思想的解读,笔者认为教师首先要尊重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凸显学习中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应该敢于突破传统教育的禁锢,培养出身心全面发展的学生。  相似文献   

7.
卢梭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家.他关于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的发展和培养自然人的教育目标观,突显了人的自然主体性,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展,初步奠定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基础.对我们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实施主体性教育,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卢梭对"自然教育"作了独特的诠释:(1)自然教育即儿童天性的自然发展;(2)自然教育即儿童自然状态的回归;(3)自然教育即按照自然的法则和规律进行的教育;(4)自然教育必然是自由教育。这种新的"自然教育"观对加深西方自然教育内涵的理解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儿童天性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前提。教育就是儿童依据自身的本能、兴趣、需要率性发展;回归儿童的自然状态,其实质是反对成人对儿童的过多干预,反对旧教育对儿童的束缚,保持儿童的本真状态,回归儿童自身,让他们顺应天性而成长;教育适应自然就应当遵循成长中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人的年龄特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水平;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教师应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促进儿童自由自在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以来,人们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人自身,关注人的生命,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卢梭从自然哲学观出发,提出适应儿童自然发展过程的"自然教育",强调教育应顺应儿童天性,培养自然人。人性本善,自然教育理论对于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保护儿童天性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 ,一些著名的资产阶级教育家如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等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分析、论述了自然、适应自然及自然教育的含义 ,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儿童的身心发展有其自然规律 ,教育应当顺应儿童的天性 ,遵循和尊重这些规律而不能与其对抗。这些思想对于我们重新思考教育的途径、手段、教育的目的及当前的教育实践改革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怎样培养具有自然天性的人?先回到人的自然天性这个角度来说,我不是说爱美也是孩子的自然天性发展的规律吗?所以教育定要以适合儿童自然天性发展规律为原则。 人本身就有自己的创造能力。比如说婴幼儿期的人,一生下来,就具有“吸吮”的功能,这种功  相似文献   

12.
幼儿作为自然之子,保存着与群山、田野、万物交流与鸟儿对话的能力。幼儿与生俱来地拥有一种亲自然性、亲生命性,幼儿对大自然有着天生的喜爱与探索欲望。农村丰富的自然资源正是培养幼儿主动性、探索性,增进幼儿知识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情感的活教材,是免费的课程资源。因此,结合幼儿园实际,利用丰富的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成为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利用自然资源对幼儿进行自然教育的理念主要有:以自然为师的教育理念,尊重幼儿的天性以及追求幼儿的幸福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对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研究集中在天性、自然、自然教育、自然适应性原则、教育与儿童等核心问题上.自然主义教育家认为,儿童的天性源于自然,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天性是教育的前提,教育要适应自然规律、遵从儿童的天性;儿童具有发展的主动性,在教育活动中居于中心地位.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当代教育改革依然具有启迪意义和指导价值.国内近十年的相关研究呈现"三多三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曹宝龙 《中国教师》2014,(3):32-32,37
<正>教育是在人的自然成长过程中,以适宜于人的更快速、更健康的发展方式对人施加影响的活动。因此,为了避免过度教育损害受教育者的健康,教育活动必须具有自然性;为了提高教育自身效率,教育必须具有自主性;为了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教育创新提供空间,教育必须具有自由性。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为受教育者的发展提供服务,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一、教育必须是自然的自然是指天然而非人为。教育的自然性是指教育必须符合人的自然发展规律,符合人的认知发展规  相似文献   

15.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的存在论是一些思想家们在反对教权制度否定人现实存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在经历了对人理性的提高和对人自然性的“正名”、升扬阶段后,在文艺复兴中后期形成了从人理性与自然性的交织、互制角度规定人之存在的自然理性论,从而为近代资产阶级全面论证自己存在及其行动的“应当”与“合理”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育领域中的自然分为"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两者具有本质区别,"自然之自然"本质上指人的天性,"人之自然"本质上指自然界。其中,"人之自然"是不可教的,也是不能改变的,所以教育要尊重与顺应"人之自然"。"自然之自然"对人类具有"包容性"和"反抗性",并且它的智慧是无限的,所以教育要敬畏与珍视"自然之自然"。教育只有同时兼顾"自然之自然"和"人之自然",教育与自然才能真正走向和谐。  相似文献   

17.
自然万物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即体现为自然界的规律。人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也具有特有的发展规律。这些规律从自然概念意义下理解,可视为自然准则、原则、秩序、规范等,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理解教育本质、教育制度的形成与实施、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形成以及教育方法的形成与运用都具有重要的启思价值。  相似文献   

18.
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教育家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教育不但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还要适应儿童天性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在卢梭的视域中,自然教育人学内涵是指以自然教育为视野,展开对教育与人的本质关系的论述,生成"自然人"的学问。它具体包括四层内涵:教育与人的生成的关系、教育与儿童天性的关系、教育与自由的关系、教育与个性的关系。它的理论特色包括自然性、自由性、生成性和人本性。教育人学是当前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但作为一门学科尚未建立起来,其学科建设迫切需要中外教育人学思想资源做支撑。卢梭自然教育人学内涵及其理论特色的研究,无疑能为教育人学学科建设提供思想资源和理论基础,并且能为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拓展新天地。  相似文献   

20.
卢梭坚信人性本善,在其教育专著《爱弥尔》中,他提出了适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教育思想,强调教育要尊重儿童天性,关爱儿童。卢梭怀着满腔热情,恳求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父母,要时时刻刻牢记用爱的语言、爱的行为、爱的艺术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从而促进孩子的情感、理性的健康发展。他的这种满怀爱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我国当前家庭情感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