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出版制度创新与变迁的过程中,出版企业对原出版垄断格局下内部管理机制与经营方式的沿袭是明显的,出版集团或出版社对原有垄断管理路径的依赖会阻碍出版改革,必须打破对垄断路径的依赖.  相似文献   

2.
中国出版的公益性改革存在着"碎片化"的现状,表现在:发展模式的选择暧昧不明,民族文字出版资源需要统筹协调,农家书屋、社区文化中心、图书馆之间需要协调和联系,外部制度设计和内部机制的统一等。中国公益出版的研究也呈现"碎片化",无法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探讨中国公益出版的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就需要以"整体性"思维破解出版公益性改革的"碎片化"状况,其四个维度是:明晰发展模式、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平衡、部委之间的协商机制、民族出版的会商机制或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3.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开始了中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时开始启动新的教科书编写管理体系.根据2005年的一项统计,全国有76家出版社在从事新课程教科书的出版工作.昔日由一家出版社垄断基础教育教科书出版的局面被彻底打破,我国已经形成了多家出版社出版基础教育教科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曹继东 《出版科学》2016,24(3):24-27
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出版战略,研究融合发展模式是为全面深化中国出版改革探寻改革路径,重点探析中国出版融合发展的三种模式:全媒体融合范型、融合出版范型、关系出版范型,以期从技术视角探讨融合发展的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5.
关于出版改革总提法的一点想法──在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上的讲话(1994年11月15日)刘杲这次研讨会的主要议题与出版改革的总提法有些关系。关于出版改革的总提法,我个人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今年7月在郑州我初次讲过。那次我没有讲稿,讲得不清楚。事后有赞成...  相似文献   

6.
日本报刊对文集出版的评论 <中国的出版改革>(日文版)出版后,日本的一些报刊发了出版消息或评论,我的日本朋友还把有关的剪报寄来.现摘译其中几件如下:  相似文献   

7.
校对体制改革散论孙培镜在改革大潮中,要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出版体制,就要对出版体制的演变历史和现状,对出版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基本理论,有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要提出出版体制这个系统工程的框架,就要对选取哪些要素、子系统以至孙系统,并以怎样的方式...  相似文献   

8.
《出版改革的回顾与思考》一文,回顾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版业改革的历程,并归纳了出版改革的若干经验,对深化出版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核心竞争力与出版管理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随着中国加入WTO和出版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行业内外对于今后中国出版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有着各种分析,其中如何增强中国出版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更是众人关注的焦点。对于加入WTO以后中国企业的竞争力问题,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提出,国家的竞争力与企业的竞争力不是一回事,加入WTO之后,中国的国家竞争力还可以保持15年,而企业的竞争力即企业在全球化资产中赚钱的能力仅能维持3年到5年。这个判断是残酷的,更是令人警醒的。出版行业也许没有这么严重,但是这个…  相似文献   

10.
黄春青 《出版参考》2007,(10S):8-10
从2002年秋,各省的中小学教材出版改革实验至今整整五年了,在这五年里值得回顾和反思的太多太多。本文作者不是出版圈中人,而是身处教育第一线的研究者,他的诸多思考,不得不让我们再次审视教材出版改革的得失与成败。[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出版单位,近年来正在经历深刻的产权制度改革。但目前的改革进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诸多问题。本文对中国出版产权制度改革进程进行了全面研究,提出当前改革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改革的四方面措施和改革创新五种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出版行业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大学出版社的改革也处于一个关键的时期。大学出版社改革究竟如何进行?大学出版之路今后如何走?众说纷纭,可以说仁见仁智见智。教育部曾在全国高校出版社“十五”建设规划意见中指出:“高校出版社要建成出版特色突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中而特的出版社。绝大多数努力建成专业特色强,学术水平高,在同类专业出版社中影响较大的小而专的出版社。”  相似文献   

13.
出版体制的理论思考和实践构想范保平(一)作为一种特殊文化在业的中国出版社,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一方面要打破传统计划经贸体制下企业作为政府附属物的一些消极观念和行为,强化市场意识,勇于参与市场竞争,深化内部改革,搞好内部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又不可能像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出版业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出版业如何在数字化时代赶上潮流,改革自身流程,成功实现自身的转型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在数字化背景下,传统文化艺术出版需要实现从出版管理、出版技术、出版内容、出版人才到出版销售等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1998年7月,我的一本文集《中国的出版改革》由日本桐原书店以日文出版。译者为日本知名资深教授竹内实先生。除作者自序和译者后记外,共收30篇文章。日文版文集从1996年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宋木文出版文集》中选收了部分文稿,有些又作了删节,或者将几篇同类文稿缩为一篇,以减少文字;另又增加了中文版未收的部分新稿。  相似文献   

16.
编者语:1978—2008,中国出版改革已经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史。在其而立之年,本刊与北京出版产业与文化研究基地合作,尝试通过三期中国出版改革30年志的专题文章,从体制改革历程、技术沿革、版权贸易等三大块面系统地总结中国出版30年的变革发展情况。诚然,中国出版业30年的沧桑变化,并非三期  相似文献   

17.
袁亮 《编辑之友》1995,(1):10-12
关于建立出版机制的几个问题袁亮【北京】我们这次全国出版科学研讨会的主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相应的出版机制问题。以建立出版机制作为研究对象,这在我国出版发展史上,在出版改革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版机制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版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新年来了。这是2005年的开始。而对于中国的出版改革来说,却有远比时间上的开始更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就在去年年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人盘整总结阶段。而按照预定计划,新一轮的文化体制改革将在今年全面铺开。对于中国的出版改革而言,试点工作与其说是一种具体实践,不如说是号角与旗帜的象征。因此,简单的论断试点工作的是非得失,不仅易于失之偏狭,  相似文献   

19.
出版行业目前面临着产能过剩、库存滞胀、精品不多等诸多问题,在去产能、去库存、树精品等方面压力巨大.出版单位亟须转变思路,从供给侧发力,建设创新支持体系、加大内容资源规划整合力度,加强数字出版联动,创新中国故事表达方式.加强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是深化行业改革的必由之路、增强发展动力的有效手段,更是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依托.  相似文献   

20.
当前出版理论研究观点综述蔡学俭近几年来,出版理论研究日趋活跃,其表现是:论文增多,队伍壮大,一批中青年研究人员脱颖而出;论文联系出版工作和改革实践,探讨新情况、新问题;思想开阔,对一些问题有共识,也有不同意见的争鸣。这说明出版理论研究已受到重视,正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