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当下职业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笔者建议学校将"阅读疗法"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开展通过读书解除心理困惑、预防心理疾病的"阅读疗法"研究,探索独具特色的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职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高职院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导致了这种本身具有"范式"的特殊教育活动显得不够重要。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展开讨论,以期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帮助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沿袭了传统消极心理教育模式,重点关注预防和矫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忽视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和积极心理潜能的开发,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效,也制约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发展,因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转换视角,应该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消极"走向"积极",从而达到增进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何春风  赵文博 《文教资料》2014,(19):128-129
随着高职教育全面进入"90后"时代,"90后"高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作者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对"90后"高职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剖析研究,并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的今天,随着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不断增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日益受到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校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几年的努力,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由探索逐渐走向成熟,形成了一定的模式,积累了一些经验。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是认真做到"三个有"和扎实抓好"五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幸福感和学校的教育教学效果。如何在缺乏专职心理教师或现有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不足的现状下,有效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我校紧紧围绕学校"文化经营,一校多品,办书香艺术名校,培育阳光少年,奠基孩子的幸福人生"的理念(简称"幸福奠基教育"理念)开展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12年我校被评为"江门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  相似文献   

7.
王国柱  闫军  耿丽 《考试周刊》2010,(29):201-202
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提出通过加强共青团的建设,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宣传、对心理问题"苗头学生"的识别与教育及舒缓全体学生心理压力、防止压力严重化上面,与高职心理咨询中心形成有效互补,共同做好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胡锦涛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这为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使命,标志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新的发展高度。在新形势下,应该如何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理念及发展思路,带着这些疑惑,本刊记者再次专访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孟万金教授。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介绍体验式教学具体课程设计方案以及学生接受体验式教学课过程,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式教学"的思路。笔者以所授的一堂课为例,探讨了"体验式教学"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最后探讨了其在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所发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不断加强和改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普及性和深入性,我校于2010年11月22~26日举办了题为"滋养心灵快乐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活动。  相似文献   

11.
谭琴 《考试周刊》2011,(16):177-178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维护和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办好教育的重要前提。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像"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慢慢滋润他们的心田,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最有价值的途径。物理学科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2.
马海军 《考试周刊》2011,(75):149-149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是时代的需要。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积极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学生心理健康。这就要求教师面对新课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启发、引导,并帮助学生实践,提高心理品质,克服心理障碍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2012年12月,教育部出台了修订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更加明确地指出:"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根据两个《纲要》的要求,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教育局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以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以中小学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崔柳 《辽宁教育》2013,(8):57-6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不容忽视。为了强化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意识,我校开始了"三级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实践,即院有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职心理老师,系有辅导员兼职心理老师,班级有班级心理委员。通过不同层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和辅导,做到早预防、早发现和早干预。本文系统阐述了"三级网络"的运行思路,进而验证这种教育模式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杨芳 《考试周刊》2011,(13):169-171
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理念,把握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在体育教育中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在中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了探讨,认为好的体育教育必须贯彻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心理健康教育和体育教育应是融合的。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健康的概念,树立学校体育"健康第一"的新思维、新理念,把握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相互关系,抓住契机,在体育教学中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心理健康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与作用,并提出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旨在让教师树立"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以心理健康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对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最终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鲍俊杰 《文教资料》2011,(20):168-170
"80后"辅导员与"90后"大学生已成为现今大学校园的主体人群,"80后"辅导员如何做好"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包容学生是做好心理工作的前提,"三生教育"是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载体,成为"网络辅导员"是做好心理健康工作的新机遇,提高心理工作技能是预防心理危机的主要途径,与学生共同成长是做好心理工作的根本理念。  相似文献   

19.
一、以创建"五个一"为抓手,理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2011年,晋中市教育局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抓好两项建设,实现三个关注的总体目标",即抓好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和心理健尿辅导室建设,实现关注全体,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关注问题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转介。  相似文献   

20.
杜晓华 《甘肃教育》2011,(22):24-24
把德育贯穿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并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接,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德育重在"育德",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培养其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要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对接,学校要在教育目标任务、方式方法及成果转化上实现高度统一,取得"双赢"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